摘 要:本文通過對于道路建設建筑材料的主要內容、主要問題的介紹,提出了道路建設建筑材料課程的主要設計思路、課程設計目標,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教學模式改革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道路建筑材料;課程設計;教學模式
道路建設建筑材料是我國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該課程的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水泥、砂、石、瀝青等常用道路建筑材料的性能、使用與檢測方法,使其能夠根據工程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做出清晰的判斷,是學習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測設計等課程的前提,高校如何進行課程設計,推進教學模式改革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策略。
1 《道路建筑材料》課程的主要內容及存在的弊端
1.1 道路建筑材料課程的主要內容
道路建筑材料課程主要是介紹了砂、石料石灰、水泥及水泥混凝土、砂漿、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瀝青和瀝青混合料、木材、工程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建筑材料等道路建設材料的基本組成、技術性能、技術標準、檢驗方法以及復合材料的配合比設計。
1.2 道路建筑材料教學存在的主要弊端
當前,本課程教學一般分為課堂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大板塊。從學時分配上,課堂理論教學學時一般占課程總學時一大半,占到了三分之二左右;實驗教學學時一般占課程總學時的三分之一。從教學內容上,課堂教學一般以傳授道路建筑材料的基本種類、生產組成、基本性能、適用范圍等內容,實踐教學主要進行實驗驗證。從教學效果上來看,課堂教學枯燥乏味,效果不佳,實驗室教學也會脫離了實際。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的道路建筑材料課程以課堂教學為主導,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枯燥,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由于科技的迅猛發展,新材料不斷更新,教材更新跟不上新材料的速度,導致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相分離。
2 道路建筑材料的課程設計目標
2.1 課程設計基本思路
課程設計的第一個基本思路可以采取“課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的理論結合實際能力”的基本思路。主要操作步驟是將本課程中的全部知識點進行梳理整合,將其分為課堂理論、實驗檢測、施工現場三大教學知識模塊。根據固定的比例安排三大模塊的具體學時來安排教學。首先是開展理論教學,在此基礎上開展實驗教學,最后向施工現場教學循序推進,實現“實踐教學促進理論教學更好發揮”實踐效果,改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不斷加強了學生實際操作應用能力的培養,而且實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第二個基本設計來源于道路建筑材料的性質和作用。根據道路建筑材料課程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通過發揮專家和用人單位的作用,確定課程內容的側重點,將用人單位所需的職業技能要求納入課程設計中,成為學生考核的主要內容。既可以促進高校學生就業,也可以為用人單位提供高素質的人才。
2.2 課程設計的目標
高校課程的目標一般是培養學生的理論素質,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專業水平。許多高校在設計課程時,往往忽視了對于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養。選修道路建筑材料的土木專業的學生,一般需要較強的實踐能力,為了保證土木專業學生的就業率,促進學生的學習內容能夠與社會相適應,可以將理論培養與實踐培養相結合。將實踐能力作為一種課程設計的重要目標。
3 教學模式的改革對策
3.1 制定課程的標準,設計課程內容
道路建筑材料課程的教學大綱較為傳統,不符合我國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無法滿足我國道路建設行業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高校辦學者應該根據深入建筑行業的調研和收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加強對于道路建筑材料行業的發展狀況、發展趨勢、行業目標、用人標準等基本情況的了解。根據得到的結論制定了道路建筑材料課程的課程標準,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等兩大環節結合起來,作為制定課程的標準。使學生能夠短時間、高效率的方法認識建筑材料、理解材料的基本性能、材料的檢測技能,使得大學生畢業后能夠快速融入社會,走向滿意的工作崗位。
3.2 改革教學方法,建立考核與評價機制
我國傳統的課堂形式主要是“滿堂灌”,老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理解和吸納是學生的任務,這種傳統的模式使得課堂缺乏生機與活力,較為枯燥,學生“翹課”現象增多,教學效果差,學生的專業學習不夠深入。
針對道路建筑材料課程的特點,我們應該轉變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多的參與課堂,增加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建立一個與實踐能力掛鉤的考核機制,評價學生不僅依賴于理論成績,更應該考察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3.3 轉變教學模式,提高師資力量
從老師主導課堂的模式向學生參與式課堂轉變有利于高校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增加專業技能和知識,形成良好的知識運用和遷移能力。同時,要加強招收老師的標準,不僅是單一的要求高學歷,更應該注重老師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等等,提高教師的素質。
4 總結
現代的高校教育需要培養實用型和應用性的復合人才,道路建設建筑材料課程的設計和教學模式改革能夠促進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轉變,為公路行業輸送更多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商艷.新建高校道路建筑材料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模式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2(33).
[2] 蔣玲.《道路建筑材料檢測與應用》課程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J].新課程研究,2011(6).
[3] 吳偉東,舒志堅.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討[J].麗水學院學報,2009(5).
作者簡介:王玉琢(1978.04- ),男,回族,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碩士,研究方向:道橋。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森工總局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課題 基于工學交替教學模式的道路建筑材料檢測課程改革與研究(課題編號:SZZX12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