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軍 伍云川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房屋建設作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的好壞關系到整個建筑的質量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房屋建筑施工技術水平的提升才是促進房建施工水平提升的關鍵。
關鍵詞:房屋建筑;施工技術;問題
房地產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筑企業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以便能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建筑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水平是關鍵。房屋建筑施工技術對一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影響很大,只有進行科學規范化的施工,才能保證建筑產品的質量合格,避免不必要的問題和浪費等。而如何進行房屋建筑施工技術的提升,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例如,房屋建筑施工之前的工作,在建造過程中幾個比較重要的方面如墻體砌筑、混凝土施工等,都是施工的重點過程。本文也從這幾個方面出發,淺述房屋建筑施工技術及相關的問題。
1 房屋建筑施工前準備過程中的技術分析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對整個建筑項目而言有很大的決定性作用,準備工作的好壞與是否齊備,與后續的施工有很大關聯。因此,在進行建筑之前,應該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以方便后續工作的開展。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包括三個方面,即基槽施工、基礎砌筑以及定位放線。
1.1 基槽施工技術
基槽施工的核心是確定房屋以及房屋軸線的位置,同時要根據基槽的實際寬度要求來撒放挖槽灰線。對基槽進行開挖支護,施工人員要結合基槽的實際狀況對基槽周圍的情況也進行了解,以免出現塌方。基槽施工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塌方,尤其是針對含水量比較多的土層,施工人員在進行基槽施工時要針對基槽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對出現的異常現象要進行及時地檢測、標注等,并且繪制好平面圖,為后續的工程做好鋪墊。
1.2 基礎砌筑技術
基槽是一個房建項目的基礎,對基槽驗收合格之后,就可以按照基礎的結構形式進行房屋基礎的砌筑。當前房屋建筑中,比較常用的基礎砌筑方式都是條形。基礎和墊層的材料亦不相同,施工的工序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先進行墊層施工,然后分層砌筑大放腳,最后再進行基礎墻體鋪設防潮層等操作,墊層的材料一般是使用三合土或者混凝土,而基礎所用的材料則一般都是磚、毛石等。
1.3 定位放線
定位放線是準備工作的最后一步,在房屋建筑過程中,定位放線是為了按照設計的圖紙要求在地面上進行相應的測定,并且做相應的標志,使其成為施工的依據。在確定施工的位置時,施工方應該和設計人員進行細致的交流和溝通,避免出現房屋落座上的位置差異。放線的關鍵在于,根據已經測得的房屋主軸線的方位來確定房屋各個支軸線的交點的位置,并且將交點標注出來,然后再根據中心樁的位置來進行后續操作,例如在基槽外各個軸線的延長線打控制樁,控制樁的位置就是為后續施工中各個軸線位置的確定和校對提供依據的。
2 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分析
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施工和墻體的砌筑是兩個比較關鍵的步驟,對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分析也主要從這兩個方面出發:
2.1 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
進行混凝土施工時,要對施工的各個步驟都進行有效的把握和控制,才能保證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合格。首先,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時應當連續進行。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有間歇,則要控制間歇的時間,在前層混凝土出現凝結現象之前,進行次層混凝土的澆筑,一般說來,混凝土的運輸和澆筑的全部間歇時間都不能超過其初凝的時間,以免影響混凝土質量。其次是混凝土振搗過程,振搗是用各種振動器來促進混凝土受到均勻的振動,以排出混凝土內部的空氣,讓砂石和水泥漿能充實在混凝土的縫隙之間,提高混凝土的密實程度。目前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比較常用的振動器有內部振動器、表面振動器和外部振動器。最后是混凝土的養護過程,混凝土進行澆筑運輸施工之后,要進行有效地養護,以防脫水和收縮裂縫現象的出現。進行混凝土養護的養護劑一般選用保水性能比較好的,并且表面涂層薄膜可自行脫落的產品。養護最好是采用塑料薄膜養護,防止風吹。混凝土養護的一個重點是要保持其濕潤性。如果在冬季,則要注意保溫防凍,大體積的混凝土以及冬天的混凝土施工都應該有一定的測溫措施,以便隨時監控混凝土的溫度。
2.2 砌筑墻體的技術分析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墻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承載樓板造成的負荷,可以很好的避免樓層出現變形的情況;墻體還可以為人們提供合適的生活空間,起到圍護的作用,并且能對空間進行分隔,讓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對房屋空間進行利用。墻體的施工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墻體的砌筑過程中,也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整個墻體的砌筑,首先要掌握砌筑的方法,比如一順一丁、梅花丁、三七縫法、條砌法、丁砌法等,都是墻體砌筑過程中比較常用的手法。在墻體的砌筑施工過程中,需要遵循幾個原則。第一,砌筑墻體時磚是要錯縫的,在磚與磚之間的縫隙間要用砂漿進行填充,最終成為牢固的磚墻。因為錯縫搭接能提高墻體的承載能力。第二,要及時控制水平灰縫的厚度。當前建筑行業的規定中,灰縫的厚度一般是10毫米,范圍在8-12毫米之間,灰縫的厚度需要嚴格的控制,如果灰縫較厚,則會使砌體出現較大的壓縮變形,最后導致砌體出現滑移的現象,對墻體的結構和承載能力都有很大影響,而如果灰縫比較薄,則會影響砂漿的實際飽滿程度,對墻體之間的粘接力有影響,會導致墻體不夠牢固。墻體之間的聯結應該要滿足建筑需求,一般說來,房屋建筑的墻體都是縱橫交錯相互支撐的。所以墻體之間的聯結也十分重要。建筑設計理論中,兩道相互接合的墻體,應該是同時砌筑的,但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卻并不容易實現,因此,需要有接合的方法,在墻體的砌筑上,墻體接合叫做接搓。為了保證墻體的牢固,墻體之間的接搓應該要符合規定,墻體接搓質量是影響房屋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接搓得不合具體的建筑要求,則墻體在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很容易產生裂縫問題,因此,為了預防這類問題的出現,墻體的接搓一般采用兩種方式,一是斜搓,二是直搓,針對不同的建筑要采用適宜的方式進行墻體砌筑。
此外,還有柱子的吊裝,當前的建筑過程中比較常用的吊裝方法有“旋轉法”和“滑行法”,這兩種方法有時候單獨使用有時候會混合使用。具體的操作方法要根據具體的建筑施工條件選擇。
3 結語
在房屋建筑中,施工技術是影響房屋質量的關鍵,科學規范的施工技術對建筑整體質量的影響很大。因此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本著加強施工技術水平的理念,避免出現安全隱患,針對各種施工操作技術,要制定出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在施工準備階段和施工過程中進行實施,保證工程質量能合乎要求。
參考文獻
[1] 黃紅霆.淺談房屋建筑施工技術[J].職業時空,2011(07).
[2] 朱振,李旭.淺析房屋建筑施工技術存在的問題與應對[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