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的施工階段也是建筑實體的形成過程,該階段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是建筑工程質量控制工作的中心環節。文章以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工程和鋼結構工程的質量控制為例,對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工作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根據設計的圖紙進行施工并形成預期的施工產品,從而達到使用價值。作為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監管的監理工程師,要注重質量管理的內容和要求,合理地運用合同上約定的權利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進行檢驗和監督,要采取切實有效的質量控制技術將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做得更好。
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過程
針對建筑工程施工階段而言,其質量管理涉及的面非常廣,從施工初期投入的相關設備和材料要進行質量控制,到施工過程中各種施工工藝涉及的質量控制,再到竣工后整個項目的質量檢驗,并根據合同進行認真的比對,進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按照建筑工程施工階段對質量形成的時間階段不同來劃分;也可以根據施工階段工程實體形成過程中物質形態的轉化來劃分;或者是將施工的工程項目作為一大系統,按施工層次加以分解劃分。
1.1 按工程實體質量形成過程的時間階段劃分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形成過程的時間來分類,可分為三類,包括:(1)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主要是對于工程施工階段前,要對影響到整個工程的因素進行控制,為施工階段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2)施工過程階段的質量控制,主要是對在施工過程中所投入的各生產要素的質量控制,還包括施工人員在施工和管理過程中的質量控制;(3)竣工驗收的質量控制,主要是在施工完成后工程項目所達到使用價值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
1.2 根據工程質量形成階段的時間劃分
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可以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質量控制即在施工前進行質量控制。事中質量控制即在施工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事后控制即為事后質量把關。
2 加強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必要性
2.1 加強施工質量管理是科技發展的需要
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要求施工企業要根據工程的施工進度,各生產階段的相關質量形成的階段。對工程項目進行調查和控制,可以說對于施工企業而言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來控制整個施工過程中所要求的質量。當前由于生產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像傳統的沒有體系沒有監督的生產已經不存在,現代社會對施工質量要求要更高,更嚴格一些,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局面下,加強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是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更是對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
2.2 加強施工質量管理是市場競爭的需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國的建筑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的總體水平不斷提高。一個企業要在市場上站住腳,就必須有好的質量作保證。有人比喻當今世界正在進行著“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不是一場使用槍炮的流血戰爭,而是一場商業競爭大戰、貿易大戰。戰爭致勝的武器就是質量。誰贏得質量,誰就有了這場戰爭的主動權。因此,從發展戰略的高度來認識質量問題,質量已關系到國家的命運、民族的未來;質量管理的水平已關系到行業的興衰、企業的命運,因此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施工質量管理的要求。
2.3 加強施工質量管理是國家建設的要求
在鋪設土工合成材料前應將基土表面壓實、修整平順均勻,其高低差不大于50mm;清除雜物、草根,表面凹凸不平的可鋪設一層砂找平,砂層墊層厚度不宜小于300mm,且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當作路基鋪設,表面應有4%-5%的坡度。土工合成材料須按其主要受力方向鋪設,鋪放時應用人工拉緊,沒有皺折,且緊貼下承層,應隨鋪隨及時壓固,以免被風掀起。鋪放時兩端應有余量,富余量每端不少于1000mm,并按設計要求加以固定。相鄰土工合成材料的連接,對土工格柵可采用密貼排放或重疊搭接,用聚合材料繩或特種連接件連接。對土工織物或土工膜可采用搭接或縫接。當采用搭接法時,搭接長度300-1000mm。一般情況下采用300-500mm。荷載大、地形傾斜、基層極軟,不小于500mm,水下鋪放不小于1000mm。當采用縫合時,采用尼龍或滌綸線將土工織物或土工膜雙道縫合,兩道縫線間距10-25mm。土工合成材料鋪放時,不得有大面積的損傷破壞,對小的裂縫或孔洞,應在其上縫補新材料,新材料的面積不小于破壞面積的4倍,邊長不小于1000nm。回填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的回填料為中、粗礫砂或細粒碎石時,在距土工合成材料80nnn范圍內,最大粒徑應小于60mm,當采用黏性土時,填料應能滿足設計要求的壓實度并不含有對土工合成材料有腐蝕作用的成分。
3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3.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質量檢查員或監理工程師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查與控制,就是按照國家頒布的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利用技術、觀感、檢測、審查等手段,對施工過程中的關鍵部位、薄弱環節、重點工藝,以及結構構件、材料等質量進行預檢和隱檢。其主要目的就是消除質量通病,查除質量隱患,排除質量事故,保證結構安全。使所施工的工程質量達到國家驗收
規范所規定的“合格”質量等級標準。基于建筑工程施工活動的復雜性,施工企業應當在施工之前進行必要的準備措施制定,以保證每一道工序的有序開展。具體來看,工程的技術人員和作業人員應當提早進入施工現場,對施工環境進行熟悉,并在詳細研究圖紙之后,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狀況進行施工準備的布置;而檢查工作則主要針對各種違規操作、違規設計和管理體制的確實而言,施工企業應及時發現施工質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出,通過檢查及早發現此類問題,并進行通告、調整和改善,以避免因此類問題的存在而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
3.2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
新規范要求對檢驗批質量的驗收必須有監理(建設)單位的人員參加并且簽署質量驗收意見,施工單位參加人員有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和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簽署施工單位對該質量檢驗批檢查的意見;對于分項工程的質量的驗收,由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專業負責人)組織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等進行;對于子分部的質量驗收,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專業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專業項目(分包)負責人、設計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參加;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工程質量驗收,必須有施工、設計、建設方的單位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和監理單位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共同確認,對工程質量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及總體質量做出評價。這些都是施工驗收規范所體現的強化驗收的重要方面。
4 結語
總之,無論是加強對施工各個階段的質量控制,還是加大對影響施工質量因素的管理控制,都必須以實現經濟、科學、優質的工程效果為目的,嚴格把關每個施工環節,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使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在預期的質量目標范圍內,或者通過有效的施工質量管理控制使工程質量超出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 李浩明.淺析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2(31).
[2] 王恩華.建筑鋼結構工程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2010.
[3] 建設部干部學院.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驗收[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董勇,身份證:6301211981031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