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波 江蘇省海安縣曲塘中心衛生院麻醉科 226661
近年來,腰麻聯合硬膜外麻醉(CSEA)被廣泛應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術的麻醉,該法既具有腰麻用藥少、起效迅速、肌松滿意的優點,又具備連續硬膜外麻醉的作用、時間靈活且術后鎮痛方便等優點,但CSEA所致的低血壓為其常見并發癥之一,其發生率高達30%~60%[1],對低血壓的防治一直是麻醉界關注的問題。我院自2004年起應用預輸注6%羥乙基淀粉預防CSEA行下腹部及下肢手術時的低血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擇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術患者60例,ASAⅠ~Ⅱ級,患心、肺及肝、腎功能不全疾病者除外,同時Hb>10g/dl、HCT>35%,具有可比性。將其隨機分為預輸注6%羥乙基淀粉組(A組)和預輸注乳酸鈉林格氏液組(B組),每組均含全子宮切除術患者15例和下肢骨折內固定術患者15例。所有患者一般情況差異無顯著性,見表1。
1.2 麻醉方法 術前常規禁食、禁水,術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鈉0.1g和東莨菪堿0.3mg,入手術室后測無創血壓、心電圖及脈搏血氧飽和度。開放靜脈后A組于麻醉前30min輸注6%羥乙基淀粉130/0.4氯化鈉注射液(德國費森尤斯.卡比有限公司產品)500ml;B組于麻醉前30min輸注乳酸鈉林格氏液(安徽雙鶴藥業有限公司產品)500ml,均于30min內輸完,然后兩組均按10~15ml/(kg·h)的速度維持輸液后即行麻醉,所有患者均行腰-硬聯合麻醉操作,穿刺間隙為L2~3或L3~4,見腦脊液回流后蛛網膜下隙緩慢勻速注入0.75%的重比重布比卡因1.5~1.8ml,注藥畢硬膜外腔頭向置管3.5cm,轉為平臥位,控制麻醉平面在T6~8。麻醉后定時測量生命體征,如術中發生低血壓[低血壓定義為:收縮壓<90mmHg(1mmHg=0.133kPa)或與基礎值相比較下降超過30%,并持續1min以上],予快速輸液及靜脈注射麻黃素糾正。術后均保留硬膜外導管接術后鎮痛泵。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
1.3 監測指標 記錄基礎收縮壓(SBP)、基礎心率(HR),麻醉注藥后5min、15min、30min和術畢時的收縮壓及心率的變化,統計各組低血壓發生率及麻黃素用量。
2.1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SBP和HR比較 兩組患者入室時基礎收縮壓及基礎心率差異不明顯。B組患者麻醉后5min、10min、15min、30min及術畢各時點SBP均較術前下降(P<0.05和P<0.01);A組麻醉后5min、10min SBP也較術前下降(P<0.05),但麻醉后15min、30min及術畢時SBP與術前比較,差異無顯著性。組間比較A組麻醉后各時點SBP均較B組顯著增高(P<0.05)。B組患者麻醉后5min、10min HR與術前比較顯著增快(P<0.05),A組患者麻醉后各時點HR與術前比較差異無顯著性,組間比較差異也無顯著性(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收縮壓(SBP)和心率(HR)比較
2.2 兩組患者低血壓的發生率及麻黃素用量比較 B組低血壓發生率和平均麻黃素用量與A組相比較明顯增加(P<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低血壓的發生率及麻黃素應用情況
CSEA是一種用藥量少、起效迅速、效果確切的麻醉方法,它具有腰麻作用迅速和硬膜外阻滯連續作用的優點,但CSEA后由于快速及較大范圍的交感神經節前纖維阻滯,其支配的動脈和靜脈血管均擴張,血液重新分布,導致相對性低血容量和回心血量減少,血壓迅速下降,而對心臟無明顯抑制作用[2]。另外由于擇期手術患者在麻醉前的禁食禁飲,導致手術前患者都有輕度脫水。脫水可使細胞外液量和細胞內液量減少,尤其是功能性細胞外液的丟失,更加加劇了血壓的下降。因此,麻醉前擴容的目的就在于糾正已存在的水、電解質平衡失常[2],以維持有效血容量減少低血壓的發生。一般而言,晶體液經靜脈輸入后半衰期短,大部分將分布到細胞外液,超過1h后僅有輸入量的20%可留在血循環中,擴容效果不滿意,要達到相同的擴容效果,晶體液的用量明顯多于膠體液[3],而6%羥乙基淀粉是第五代人造膠體液的一種,由于其向組織間隙分布慢,輸入后在血液循環中停留的時間長,達24h左右,100%容量效力維持時間約3h,可避免快速下降,且很少引起外周組織水腫[4],可起到較好的擴容效果,從而改善心排血量和氧輸送量,改善全身血液動力學狀態[5]。本文結果顯示,預輸注6%羥乙基淀粉能有效地防止CSEA后低血壓的發生,減少麻黃素的用量,從而保證了患者在麻醉和手術期間的安全,與其他報道結果一致。
筆者體會,CSEA前預輸注6%羥乙基淀粉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術,是一種簡單實用、可行的、安全的方法,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1] 張慶,張曉輝,殷莫杰,等.聯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婦科手術的體會〔J〕.臨床麻醉學雜志,1998,14(3):195.
[2] 徐啟明,李文碩,主編.臨床麻醉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21,32,
[3] 吳新民,于布為.麻醉手術期間液體治療專家共識(2007)〔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8,6:487.
[4]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11.
[5] 郭曉麗,葛衡江,劉懷瓊.羥乙基淀粉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