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麗 江蘇省宿遷市中醫院產房 223800
胎膜 早 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系胎膜在臨產前發生破裂,其中發生在妊娠>37周的稱足月胎膜早破(PROM of term),其發生率約占分娩總數的10%[1],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發病誘因較多,與羊膜絨毛膜炎、胎膜發育不全、羊膜腔壓力增高等因素引起的前羊膜囊內壓力不均、宮內壓力異常增高有關[2]。足月胎膜早破危害很大,破膜超過24h將顯著增加母兒感染等并發癥及孕婦剖宮產的幾率。臨床采用促宮頸成熟藥物,適時引產是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的有效方法。2012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對足月胎膜早破孕婦采用地諾前列酮栓促宮頸成熟引產,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產科住院的孕齡>37周胎膜早破的初產孕婦104例,年齡23~40歲,平均年齡(29.6±4.5)歲,孕周37+5~40+5周,平均(39.5±0.2)周,均符合《臨床診療指南-婦產科學分冊》[3]的診斷標準:(1)液體自宮頸管內流出或穹窿較多的積液中見胎脂樣物質;(2)陰道分泌物酸堿試紙測定pH>7;(3)陰道液涂片檢查懸滴液可見胎兒上皮細胞,加溫烘片后鏡下見羊齒狀結晶;(4)超聲檢查羊水減少。治療適應證:(1)宮頸Bishop評分<6分;(2)無應激試驗(non-stress test,NST)反應型;(3)無陰道分娩及引產藥物(前列腺素)禁忌證者;(4)排除頭盆不稱、胎心音異常、有規則宮縮、陰道流血等。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04例足月胎膜早破初產孕婦分為觀察組(地諾前列酮栓)52例,對照組(常規縮宮素)52例,兩組在平均年齡、平均孕周、宮頸Bishop評分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孕婦用藥前均需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用藥前均行宮頸Bishop評分、胎心監護及超聲檢查。
1.2.1 觀察組(地諾前列酮栓):常規外陰、陰道消毒,可使用少量水溶性潤滑劑涂抹陰道,以方便置藥,將1枚(10mg)地諾前列酮栓放在后穹窿處,為確保栓劑位置適當,將其旋轉90°,使其橫置在穹窿處。在陰道外留2~3cm終止帶以便取出。藥栓放好后患者應需臥床休息0.5~1h,定時監測宮縮和胎兒情況。當出現臨產、宮縮過強、胎兒宮內窘迫等臨床指征時,應終止用藥。如置藥超過24h仍未出現規律宮縮或宮縮乏力,應取出藥栓,間隔1h后應用靜滴縮宮素,加強宮縮引產。
1.2.2 對照組(常規縮宮素):將縮宮素2.5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內緩慢靜滴(可由輸液泵控制輸液滴數或輸液流速),先由8~10滴/min開始,靜脈滴注0.5~1h后,宮縮仍不好,可調整加快滴速。觀察30min,調至12滴/min,再觀察30min,調至16~20滴/min直到出現好的宮縮即宮縮3次/10min,每次宮縮持續30~40s。最大滴速不宜超過30滴/min。一旦宮縮加強,即可減小滴數,在維持良好宮縮的前提下,用最慢的滴數維持至產后2h。若縮宮素靜脈滴注12h未臨產者,于第2天繼續使用縮宮素靜脈滴注,連續使用3d無效者視為引產失敗,可改行剖宮產。靜滴縮宮素的孕婦需有專人定時監測宮縮和胎兒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孕婦用藥前與用藥后24h宮頸Bishop評分變化,觀察用藥期間胎心、宮縮強度變化及用藥后產程進展、分娩方式、胎兒窘迫、新生兒Apgar評分及不良反應等情況。
1.4 療效評價 促宮頸成熟效果判定標準[4]:顯效,用藥后24h宮頸Bishop評分增加3分以上;有效,用藥后24h宮頸Bishop評分增加2~3分;無效,用藥后24h宮頸Bishop評分增加在2分以下。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用藥24h內出現規則宮縮伴宮頸管消退≥80%及宮口開大3cm以上為引產成功。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數據以±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1 兩組促宮頸成熟效果及引產成功率比較 兩組用藥后24h,觀察組(地諾前列酮栓)宮頸Bishop評分為(8.15±1.61)分,對照組(常規縮宮素)Bishop評分為(5.32±1.73)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促宮頸成熟效果評價: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8.46%,引產成功率為82.69%;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5.38%,引產成功率為61.54%。組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表明觀察組促宮頸成熟效果及引產成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促宮頸成熟效果及引產成功率比較〔n(%)〕
2.2 兩組孕婦分娩結局及新生兒情況比較 觀察組陰道分娩率88.53%,剖宮產率13.46%,總產程時間(9.83±5.26)h,臨產時間(13.67±6.52)h,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胎兒窘迫發生率及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分娩結局及新生兒情況比較〔n(%)〕
2.3 不良反應 兩組用藥期間,觀察組發生2例宮縮過度刺激、胎心出現異常加快,取出地諾前列酮栓后20min左右緩解,對照組發生1例宮縮過頻,2例惡心、嘔吐,停藥后自行緩解,未發生其他不良反應。
胎膜早破(PROM)可導致宮內感染、胎兒窘迫等一系列并發癥。研究顯示,破膜超過24h未臨產將顯著增加母兒感染及孕婦剖宮產的幾率,因此選擇有效的促宮頸成熟藥物,適時引產是減少孕婦剖宮產率、提高陰道分娩率的關鍵。其中,宮頸成熟是引產成功的前提條件,有50%~60%PROM孕婦存在宮頸不成熟(宮頸Bishop評分<6分),尤其是足月前胎膜早破孕婦更為普遍[5]。既往臨床一般采取靜滴縮宮素促宮頸成熟引產,國內文獻[6]表明,縮宮素雖具有半衰期短、出現宮縮過強刺激及胎心異常幾率較小等優點,但其是通過促進前列腺素(PG)合成進行促宮頸成熟的,主要針對的靶器官是子宮,對于宮頸Bishop評分<6分孕婦引產成功率相對較低。地諾前列酮栓是一種控釋前列腺素E2(PGE2)親水基質栓劑,吸收液體后以0.3mg/h的恒定速率穩定的釋放PGE2,其在宮頸成熟的系列復雜生化和結構轉變過程中起重要作用[7]。宮頸成熟包括明顯的宮頸肌肉纖維松弛,其機制為PGE2激活膠原酶、彈性蛋白酶的活性,促使膠原纖維排列破裂、降解,從而使宮頸從僵硬結構轉變為柔軟結構,并使結構擴張允許胎兒從產道娩出。PGE2可促使子宮平滑肌細胞內游離鈣釋放增加,提高子宮平體平滑肌收縮功能,促進宮頸成熟,誘發后續反應完成分娩。PGE2不同于催產素,它對各期妊娠子宮均有興奮作用,且比較溫和,其縮宮作用較其他催產素強。
本文結果顯示,用藥后24h,觀察組宮頸Bishop評分、促宮頸成熟效果有效率、引產成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孕婦分娩結局及新生兒情況比較,觀察組陰道分娩率88.53%,剖宮產率13.46%,總產程時間(9.83±5.26)h,臨產時間(13.67±6.52)h,與對照組比較,陰道分娩率明顯提高,剖宮產率顯著降低,總產程與臨產時間明顯縮短,胎兒窘迫、新生兒Apgar評分無顯著差異,兩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未發生不良妊娠結局,其結果與國內文獻報道基本一致[8,9],表明地諾前列酮栓應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尤其是宮頸Bishop評分較低的孕婦促宮頸成熟和引產效果顯著,使用方便,安全性較好,可有效提高陰道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且不增加母兒不良結局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是目前臨床較為理想的促宮頸成熟藥物。
[1] 豐有吉,沈鏗,馬丁,等.婦產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20-123.
[2] 謝吟梅.胎膜早破的病因和發病機制〔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0):217-218.
[3] 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婦產科學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87-188.
[4] 周昔紅,李樂之,肖娟.普貝生用于足月促宮頸成熟和引產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0,20(14):2221-2223,2227.
[5] 余海云.欣普貝生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產的最佳時機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6):79-81.
[6] 盧旦.欣普貝生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產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1):4944-4945.
[7] 黃麗杏.控釋地諾前列酮栓與縮宮素用于足月妊娠引產的臨床觀察〔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2,29(3):446-448.
[8] 梁英,楊承東,鄧惠芳,等.地諾前列酮促胎膜早破孕婦宮頸成熟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4):3920-3922.
[9] 鄔雅萍,欣普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引產的臨床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22):4196-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