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儉 周 慧 楊兆杰 上海市嘉定區中心醫院放射科 201800
骨創傷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病,常規X線檢查費用便宜,操作簡單,使其仍然是臨床診斷骨折的首選方法,但X線檢查對于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存在缺陷,易造成醫療糾紛,故需要一個更精準的檢查方法。筆者通過50例臨床高度懷疑掌骨骨折,常規X線檢查骨折陰性的患者進行16層螺旋CT檢查,分析16層螺旋CT對掌骨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手掌外傷患者50例,納入標準:患者手掌部外傷后明顯疼痛,臨床診斷高度懷疑骨折,常規X線檢查由2名高年資放射科醫師觀察均未發現明確骨折。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齡18~67歲,平均年齡35.54歲。
1.2 檢查設備及方法 常規X線設備采用柯達DR7500,攝手正斜位;螺旋CT使用PHILIPS公司Brilliance 16螺旋CT常規橫斷位掃描,掃描參數:120kVp,200mAs,層厚2mm,間隔1mm,掃描后采用骨算法1mm薄層重建,然后將重建 數 據 傳 至Extended BrillianceTM Workspace Release 2.3.0工作站,進行多平面重組(MPR),容積再現(VR)處理,再由2名高年資放射科醫師診斷。
本組50例患者經16層螺旋CT掃描,進行MPR、VR重建后,48例患者顯示明確骨折線,其中顯示掌骨頭部骨折的4例,體部骨折的0例,基底部骨折的44例,并且顯示掌骨鄰近骨骨折23例。詳見表1及圖A~I。

圖A 常規X線未見明確骨折

圖B、C MPR、VR顯示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圖D 常規X線未見明確骨折

圖E、F MPR、VR顯示第四掌骨基底部、鉤狀骨骨折

圖G 常規X線未見明確骨折

圖H、I MPR、VR顯示第三掌骨基底部、鉤狀骨撕脫骨折

表1 MPR、VR顯示掌骨不同部位的骨折例數
當前國內醫患矛盾緊張[1],由于非專業人員對于隱匿性骨折認識不足,易產生誤解而產生醫患糾紛,這使得對于隱匿性骨折的檢出變得尤為重要。隱匿性骨折是指傳統X線攝片不能顯示而實際存在的骨折[2~4],主要好發于解剖結構復雜的部位,由于重疊投影的干擾,常規X線片不易發現此類骨折[5,6]。本文發現掌骨的隱匿性骨折好發于掌骨基底部,筆者分析原因在于掌骨及其鄰近骨解剖關系復雜,使在X線平片上重疊影較多,導致出現骨折時易被漏診。本次納入的患者,常規X線診斷均陰性,而16層螺旋CT陽性率高達96.00%,兩者陽性率有明顯差異。對于解剖結構復雜的部位,常規X線平片重疊影像較多,診斷存在困難,容易出現漏診和誤診,而多層螺旋CT以其掃描層薄、速度快、可任意角度層面重建及強大的后處理功能等特點在隱匿性骨折的診斷中顯示出優勢,在診斷復雜、隱匿性骨折中占主導地位[7],而且通過MSCT后處理后,可以極佳角度展示骨折線走行,配合VR圖像更加直觀,有助于臨床正確判定傷勢及制定恰當治療方案。故筆者認為臨床醫師高度懷疑掌骨骨折的患者,雖常規X線檢查骨折陰性,但仍需排除隱匿性骨折的可能,尤其是掌骨基底部的外傷,可通過多層螺旋CT檢查來彌補常規X線檢查的不足,以提高診斷準確率,減少醫療糾紛。
[1] 周玉芳.醫患關系現狀調查及服務質量改進的對策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24):115.
[2] 陳前麗,萬智勇,王彬,等.16層螺旋CT在診斷隱匿性骨折中的應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1,27(8):1230-1238.
[3] 丁建林,易旦冰,陳曉亮.64層CT及MRI診斷隱匿性骨折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09,17(1):12-15.
[4] 蔡成仕,趙瑞華,劉長春,等.16層螺旋CT及后處理技術對DR檢查可疑骨折的診斷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08,6(1):72-74.
[5] 楊其根,毛其華,華曉.多層螺旋CT在肋骨隱匿性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07,8(6):383-384.
[6] 肖樹愷,吳春慧,朱宇輝.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足踝隱匿性骨折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1,27(8):1236-1238.
[7] 續晉銘,盧曉玲,薛曉瑜.隱匿性骨折的CT、MRI分析〔J〕.中華現代影像學雜志,2005,2(11):978-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