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云立
摘 要:隨著我國工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技工院校要想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一體化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筆者參與了學校數控專業一體化教學的改革與實施,在此就數控專業一體化教學提出一些見解。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改革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
早在2005年,國務院通過的《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以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繼續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因此,構建一個既符合職業教育目標要求,又適應社會發展形勢的教學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這種教學體系就是一體化教學體系。
一、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1.培養目標不明
技工院校原來的培養目標是企業技術人員,需要他們具備一定的設計能力和較高的工藝分析能力?,F在看來,這個目標有些不切實際。原因主要是,目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入學成績低,學習習慣差,學習目標不明確,導致他們中的大部分無法達到預定教學大綱的要求。因此,需要將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高素質的數控機床操作工。
2.學生實訓課時不足
在以往的課程設置中,專業理論課較多,實訓課程往往受到辦學條件的限制而被縮減,大部分學生都反映數控專業課程枯燥難領會。因此,應將實習實訓作為專門的教學環節獨立出來,不僅要有數控機床操作訓練,也要有數控機床編程訓練,且還要對工種考核要求進行專項訓練。通過更多時間,更多類別的實習實訓,學生才能真正達到中級數控操作工的技能要求。
二、一體化教學體系的重要意義
一體化教學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學生通過在學中做,從做中學的方式,將所學理論知識及時消化吸收,這是一種效率極高的教學方法。采用一體化教學后會產生幾個改變:教師從“單一講授”向“行動引導”轉變,學生由“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轉變,組織形式由“普通教室”向“實訓車間”轉變。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將職業教育的實用性更好地體現出來。
三、結合實際情況,建立一體化機制
數控專業是筆者所在城市的重點示范專業,是2002年在學校傳統機加工專業的基礎上開辦的新專業。本專業為雙工種專業,是學校的重點特色專業,主要培養掌握現代化機電設備操作技能與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基本能力,能熟練進行普通車床及數控機床操作,能對數控機床進行簡單的維護、安裝和調試,能進行數控車床編程與操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學校數控實訓基地現設有數控實訓中心一個,機加工車間一個,下料車間一個,鍛工車間一個,液、氣壓控制實訓室一個,數控仿真機房一個,機加工專業實訓維修教室一間。由筆者學校教師自主設計的裝調車間和一體化教室也于2013年下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據學校的辦學情況,首先在2012級數控專業嘗試一體化教學改革,組織相關專業教師共同觀摩、探討、學習。通過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了學習興趣,加強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之間的聯系,促進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了教師的水平。
四、一體化教學的重心是“雙師型”教師培養
任何形式的教學實施都離不開教師,而“雙師型”是一體化教學對專業教師提出的具體要求?!半p師型”顧名思義,要求教師既精于教學又擅長生產,能將理論知識和生產技能融會貫通,促使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筆者學校數控專業現擁有一支在年齡、學歷和職稱等方面結構較為合理、教學與科研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學校正在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采取理論教師進企業,實習教師再進修,從企業高校聘請專家等方法,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每位選派培訓進修的教師都以優異的成績完成省市、國家級的專業培訓學習。通過各類培訓學習,使更多的教師成為“雙師型”教師,為培養合格的數控技術人才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為了培養受企業歡迎的高素質技能實用型人才,僅僅引入一體化教學模式還遠遠不夠,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中勇于改革和創新,加強學術和技能的研討交流,實時掌握本地區工業動態,拓寬學生的就業面,改善學生的厭學情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為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發展貢獻職業教育應有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俞志榮.數控專業一體化教學初探[J].中等職業教育,2005(12).
[2]鄧唯一.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構建[J].中國電力教育,2007(5).
[3]王軍偉.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現狀調查研究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陽泉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