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嘯虎
摘 要:對于當前職業教育中實施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各個學校都在實踐推進,筆者學校以“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的模式深入實施校企合作,為提高職業教育水平進行了積極的實踐探索。
關鍵詞:機電技術應用專業 階梯分段式 工學結合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
國家政策要求非常明確,但是工學結合搞了多年,卻仍停留在書面協議上。為了深入探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作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第一批創建學校的江蘇省南通中等專業學校在創建過程中不斷開拓、勇于創新,尤其是在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積極開展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建設的實踐探索,形成了“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一、預期目標——“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的方向
“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將傳統的兩段式(在校學習、頂崗實習)教學,重新規劃為工學結合(交替)、教學做一體的多段式教學,即:基于企業需求和專業發展特點,實施“學校專業理論基礎學習—企業見習—學校專業技能學習—企業綜合實訓—學校專業技能學習實訓、考證—企業頂崗實習”分段推進的人才培養方式,其中學生在企業實踐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企業見習,使學生初步了解本專業及相關工作崗位的基本情況,對企業文化和職業素養的要求形成初步的感性認識;第二階段:企業綜合實訓,借助于校外實訓基地,開展教學做一體的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增強技術經驗;第三階段:頂崗實習,使學生通過真實的崗位勞動鍛煉,提高技術應用水平,增強就業經驗。三個階段的教學實踐,被科學地分在三個學年,采取三種組織形式,分三個目標組織實施,強化對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教育與訓練。
“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教學新模式的主要目標是怎樣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縮減企業上崗培訓時間和成本,為企業培養所需的綜合型技術人才,并完善和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這一目標主要是由學生在3年時間內,在學校和企業兩個地方的分段交替中完成。
二、積極實踐——“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的關鍵
首先了解企業對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2011年,筆者通過3個多月的時間,對本省30多家企業和本校機電專業近百名畢業生進行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人才需求調研,通過調研了解了畢業生就業崗位分類及崗位能力
要求。
然后與企業交流溝通選擇確定了1~2家機電企業為進行 “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單位。學校機電專業部與兩家機電類公司本著“互利共贏” 的原則,簽訂了《校企合作共建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協議》,并共同制定了《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工學結合”教學實踐方案》。
2012年4~6月,機電專業部安排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一年級三個班的學生開始實施第一階梯即第一階段的工學結合。三個班的學生分別在兩個企業展開教學實踐活動,每個班教學實踐時間為2周。每個班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5~6個學生,企業為每個小組安排1名技術人員擔任實踐指導。通過這一階段短時間的企業實踐,使剛進校的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及將來就業崗位形成感性認識,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某企業實踐時,我們主要熟悉變電站各種測量控制柜的制作“組裝”調試等內容。實踐內容從周一到周五,一組為參觀企業安全教育、學習識圖、了解元器件名稱、性能和使用范圍、照圖樣組裝模塊、上機柜配線、檢查、檢驗調試、組裝、包裝出庫,另一組為下料、折邊、數控沖孔、柜體焊接、打磨、電鍍等。
2012年10~11月,機電專業部實施第二階梯即第二階段的8個星期的企業實習。這一階段的實習以深化理解學校所學知識、強化操作經驗、提高學生技能為主。實習期間,企業為每個學生安排一位師傅,一對一指導實踐。通過這一階段教學實踐,學生們都熟練掌握了從柜體的下料到焊接組裝整個工藝和內部安裝、扎線、調試、包裝的整個工藝,以及空調、冰箱等的工作原理和安裝工藝。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每個學生每天在師傅指導下學習實踐,記下實踐內容和心得體會。通過“廠內教室”,企業安排技術人員給學生集中授課。每天學生組內評、師傅評、指導老師評,最后進行總的考評。每周還對學生進行書面和實踐考核。最后公司對實踐中積極認真的學生進行表揚,并分一二三等獎進行獎勵。
從2013年6月開始,上述班級學生就進入為期一年左右的第三階梯即第三階段教學實踐,也就是最后的頂崗實習。學校招生就業處和專業部一起組織挑選出100多家優秀企業,讓學生和企業進行雙向選擇,進行零距離的就業實踐。
企業反饋證明,參加“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3個班學生,在企業的穩定率明顯高于其他班級。
三、多方合力——“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的保障
1.學校發力
在每次學生到企業實習前,學校及機電技術應用項目組均要制訂周密的活動計劃,明確學校和企業的相關管理責任。為了及時了解和處理學生在企業實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學生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學校在每個實踐企業選派1名專業教師擔任領隊,代表學校協調與企業的關系,對學生進行管理。每天早晚,老師帶隊到企業和回住宿地,早飯在旅館統一吃,午飯、晚飯在企業統一吃;晚間由老師負責檢查督促學生的學習生活。
學生的吃住費用和接送費用都是由項目建設中財政經費預算支持的,因此解決了學生的吃住問題,學生和家長都很滿意,使教學實踐活動積極性很高。
2.企業給力
企業為每個學生指定一位經驗豐富的師傅,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傳授指導。企業還為每個學生購買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企業為帶隊老師參與生產實踐和現場管理提供機會,使教師在參與指導學生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為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endprint
3.制度有力
為順利實施“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機電專業部制定了《學生校外教學實踐管理辦法》《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校外教學實踐的紀律規定》以及實踐學分考核評定的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比如每天寫教學實踐日志并給指導師傅簽字和每周的書面或者現場考核,從制度層面保證校外教學實踐跟學校內日常教學的全面結合。企業領導對車間及各位指導師傅也進行指導學生方面的管理考核。這些制度都準確有力地保障了工學結合的落實
實施。
四、多方共贏——“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的成果
通過實施 “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踐,學校、企業、學生等多方都獲益匪淺。
1.學校受益
完善了實施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實施 “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修訂了相關教學管理制度,涉及學生課程安排、學分考核、教師配備、經費保障、考核規定等多個方面。這為以后進一步完善“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積累了寶貴經驗,獲得了更多的教學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實踐教學師資力量不足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
效益。
2.學生受益
學生對機電專業的企業生產從初步感性認識上升到了較全面的認識和掌握。學生通過教學實踐過程中師傅的教和自己“動手做、動腦想、動口問”,使操作技能不斷提高,將對所學書本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化。學生對企業生產管理等方面的較為深入的了解,激發了專業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通過企業實踐獲得了更多專業技能,提高了專業崗位適應能力,這對他們回校后的進一步學習專業理論有了很大的幫助和觸動。學校的課堂理論學習結合到企業的生產實際后,學生才體會到了書本知識的重要價值,進而學習更加認真。學生維修電工中級工考核的通過率明顯提高。
3.教師受益
提高了師資隊伍建設水平。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絕大多數是從學校到學校,在企業實踐的時間很少,特別是一些實習指導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和工作閱歷,知識結構和操作技能跟不上企業要求,無法對學生在企業生產的教學實踐進行指導,因此我們的專業教師通過在企業指導學生實踐,提升了實踐操作技能,深化了理論水平,回到學校以后教學能力有了更大提高。
4.企業受益
保證了企業的用人需求,滿足了企業長期、穩定的用人需求,而且員工隊伍穩定,利于管理。而且學生開始不拿工資,企業用人成本明顯下降。這些參加實踐的學生到企業就業的比率明顯提高。
五、體會思考——“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的發展
通過“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教學實踐,學校方面獲得了良好的教育效益和社會效益。學生獲得了企業生產實踐的較高技能,結合學校的理論教學,學習效果有了很大提高。企業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這是一個多方合作共贏的好事情,政府部門、學校、企業、教師、社會、家長及學生都應該重視和積極推動實施“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今后學校專業教學應在工學結合的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完善,比如企業選擇、課程編制、階梯細分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深化,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的引導作用,使我們的 “階梯分段式”工學結合模式發揮出更大的效益。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