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
摘 要:當今社會不斷發展進步,學生讀書態度、形式也發生變化,本文通過實踐分析總結,就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讀書,給學生們提出了幾點讀書建議。
關鍵詞:學生 讀書 建議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不讀書的人,是一個沒有發展前途的人。一個不讀書的人,是一個沒有前進方向的人。一個不讀書的人,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那么作為學生的年輕人該如何讀書呢?
看看我們身邊在校的各位同學,無時無刻手機不離手,平板電腦敢玩一宿,多媒體、博客、電子小說潛進學生的生活,卻很少能看到捧著一本紙質圖書看到大天亮的情景。這些情況并不是說如今的學生都不愛讀書了,而是所鐘愛的閱讀形式只是一種淺層次的、以簡單輕松娛樂性為最高追求的閱讀形式逐漸成。這種閱讀形式,在內容上以無厘頭式的消遣、娛樂或感官的刺激為主,充滿了游戲精神和荒誕不經的色彩;其讀物的體裁則以動漫、圖像、影像等為主,文字為輔。相對于品茗式的傳統閱讀而言,這種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知道”,而非獲得“知識”。
如今在校的學生是如何看待讀書的?筆者在校園里隨機抽選了兩個班的學生進行調查。從調查結果看,49.6%的學生認為閱讀是一件有趣的事情,34.2%的學生比較喜歡閱讀。而不太喜歡和很不喜歡閱讀的學生僅占12.1%和4.1%。這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閱讀重要性的認知程度普遍較高。每天閱讀3小時以上的學生僅為5.6%,1~3小時的為55.8%,1小時以上的為26.4%,有12.2%的學生處于基本不閱讀的狀態。每月平均閱讀5本課外書以上的學生僅占1.2%,3~5本課外書的學生占5.6%,大部分學生每月平均閱讀量為1~3本課外書,有的甚至沒看過一本課外書,這說明學生的閱讀量是少之又少的。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閱讀資料向我們撲面而來。大眾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為市場的主流,閱讀對象也不僅僅是文字,更涵蓋了影像、畫面等等一切傳統閱讀并未包含的東西,似乎我們已經進入了海量資訊的時代。如何在這個大環境下掌握讀書正確的方式方法,以下是筆者給在校的學生提出的幾點建議。
一、要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古人說過:“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可以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使我們增添人文素養,增長知識和內涵,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我們的認讀水平和寫作能力,乃至對于各科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遍喿x像一盞明燈,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讓我們可以借鑒先人的理論少走彎路,像一面鏡子讓我們時時處處審視自己不斷進步。通過閱讀,可以提高個人修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成為一個有內涵的人?!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因此,我們首先要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二、讀書要分清類別,做到粗細有別
當我們走進書店、圖書館時,面對著“書海”,往往會有些手足無措。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圖書呢?第一應選擇自己喜愛的書試著讀讀,慢慢培養讀書的習慣。第二可以嘗試著閱讀一些名著,名著之所以成為經典,肯定有它的價值。對這類書就應該細細品讀,要用一種認真的態度去讀它,可以反復地讀,仔細體驗書中的深刻內涵,細細品味別樣的閱讀樂趣。第三,要不斷擴大閱讀面。前面也提到,現在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閱讀的也不單單是紙質圖書,像時尚雜志、網絡新聞、博客論壇等等一些網絡信息等,一樣需要閱讀。考慮到繁重的課業負擔,這類閱讀就沒必要浪費的時間去細品,“知道”就可以了。
三、要合理安排,制訂讀書計劃
在校生在學好所學課本知識的同時,要利用課余時間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讀書計劃,多關注一些好書推薦欄目,選擇有內涵的書籍,培養自己的閱讀品味,千萬不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讀書是一個積少成多的過程,貴在堅持,你不能讀完一本書,就想立刻看到閱讀的成效,這是不切實際的。
四、多做一些讀書筆記
在看書的時候抄下一些美麗的詞句,可為寫作增添素材,看到有感悟的地方,就寫下自己的想法。這樣積少成多,你自然就會體會到讀書的好處。冰心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痹谛5膶W生除專業學習外,課外閱讀是業余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觀念、性格 、情感等又正在發展的形成中,具有不穩定性特點,這就要求有足夠數量的有益的讀物來適應他們的這種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從宏觀來說,一個既有物質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理應用課外閱讀隨時引導學生們健康成長。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世界正在由厚變得更厚,讀書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智慧,你是要隨波逐流還是重拾經典、勇攀書峰,這全在于你的智慧!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教師進修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