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馬
如果現在唱衰蘋果相信很多果粉都不會答應,但是在喬布斯之后的蘋果的確已經走過了自己最輝煌的時候,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iPhone 5和iPad Mini的出現并沒有多少創新價值。雖然iPhone 5S“土豪金”的出現讓果粉對蘋果又多了些許期待,但是iPhone 5C的五彩斑斕也讓我們看到了蘋果的“黔驢技窮”。在2013年的歲末,蘋果最終吞下了中移動這塊“肥肉”,這個全球第一大移動運營商也的確讓蘋果在資本市場獲得了不菲的預期。
不過,2014年對于蘋果來說還有很多的變數,走過了巔峰的蘋果雖然還一直在高位盤整和徘徊,但我們也常聽的一句話是,久居高位,不進則退。對于移動互聯網市場而言,同樣猶如逆水行舟,如果不能繼續激流勇進,那么順流而下也將不可避免,那么2014年蘋果還能在波峰維持多久呢?
iPhone 6難助蘋果再續輝煌
有媒體甩出了蘋果CEO的年終備忘錄稱:明年有“重大計劃”。撇開噱頭不說,蘋果也的確應該有所變化了。不是iPhone 5S對iPhone 5的簡單否定般的改變,而應該有一次新的變革性的轉變。否則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期待和對蘋果深深的“迷信”。
庫克對全體蘋果員工呈現的年終備忘錄中透露出2014年的“重大計劃”是什么呢?自然是產品計劃。“我們對2014年有很多期許,其中的一些重大計劃應該會受到用戶的喜愛。能夠與你們并肩作戰,共同為人類最深層的價值和最高級的愿望展開創新,令我感到無比自豪。”對此,坊間的傳聞是,iWatch智能手表會推出。還有傳言稱,蘋果公司還將對新iPhone展開重新設計,有可能采用4.7英寸的屏幕。可憐的是,還是不到5英寸。當三星已經推出6.3英寸大屏的時候,蘋果還是不愿意大一些,再大一些。
當然,蘋果TV的傳聞更是由來已久,2014年蘋果會兌現傳聞嗎?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產品傳聞是iPad Pro,即搭載13英寸的超大尺寸iPad。iPad Pro可能是一款混合設備,就像微軟Surface一樣同時具備筆記本和平板電腦的功能。
其實用戶在關注大屏幕iPhone手機的同時,更期待的是iPhone 6的發布日期,以及蘋果能否帶來一些新的預期。按照目前庫克統領蘋果的節奏和保密程度來看,已經和喬布斯時代有了很大的區別,保密的效果以及饑餓營銷的模式都已經今非昔比了,這樣帶來的后果是果粉的追捧程度有所下降。
當然如果iPhone 6能帶來一種新的革命性變化的話,庫克給蘋果帶來的改變就值得稱頌了,但目前來看,這種預期的可能性有多大?據筆者觀察很小。一是蘋果iPhone幾乎已經透支了創新的根基,喬布斯之后那種特立獨行已經喪失。二是智能手機的發展太快,跟隨者中已經有太多的創意被市場接納,新的創意還難以涌現。三是蘋果已經失去了單一品牌創新智慧,或許在新的產品框架中能夠尋找到機會,比如穿戴式市場。四是市場留給蘋果的機會已經收窄。尤其是競爭對手的產品更迭讓蘋果幾乎是應接不暇了。五是蘋果的惰性。早期品牌的成功讓蘋果生出惰性,上位者的思想促成蘋果不思變革。
蘋果和中移動的蜜月期不會太久
蘋果和中移動在一起也算是眾望所歸了。無論對蘋果還是對中移動都有好處。當然資本市場也借此炒作,尤其是分析者對蘋果的預期陡增了不少。在這樣的背景下,或許蘋果和中移動的蜜月期將很短。這其中也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國市場已經成為蘋果的重中之重,容不得閃失,這樣的結果就是蘋果開始得不償失或者瞻前顧后。因為要顧全三個運營商之間的平衡,或者蘋果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好日子,但是當市場不緊俏之后,也會流于平淡。二是三個運營商的角力注定不會給中移動太大的騰挪空間。雖然4G目前是中移動主推,并且也得益于LTE-TDD的布局,中移動在2014年的上半年會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不過由于市場的前期預熱、4G布局的局限性以及人們的觀望情緒都會讓市場存在著很大的變局和不確定性,此外中國聯通什么時候可以拿到LTE-FDD的牌照也是一個重要的支點。三是中移動會給蘋果多大的補貼?由于聯通和電信的補貼帶來的運營商本身利潤率,相信移動在這方面和蘋果的分成將異常膠著,想必這也是當初雙方談判的焦點。因為4G作為移動的拓展市場,因此中移動更希望用足夠好的性價比鎖定早期的用戶群,故此在價格回饋上移動的選擇會傾向于市場和用戶,而對終端廠商本身的補貼將透明化,當然蘋果或許還是會獲得一定的好處,優如其他終端商。
中國移動表示,2014年將推出“千元4G手機”,以及中國移動自行研發的自主品牌4G手機與終端產品,并且加大4G手機的補貼力度。2010年,中聯通對iPhone等手機補貼力度加大,凈利潤下滑了60.87%;中電信于2012年引入iPhone,并采用高額補貼方式銷售,也導致利潤下降。對于像蘋果這樣的中高端終端的補貼一旦沒有把握好度,雖然能帶動中高端市場的拓展,但卻也帶來了沉重的盈利負擔。這無疑是中移動會盡力去避免的事情。更何況,隨著千元智能機的強勢入場,終端補貼政策的效力也會銳減。智能手機日益普及,開始在大量不愛上網的用戶間被使用,反而導致了ARPU值的降低。運營商期望用ARPU值交叉補償終端補貼的初衷逐漸會難以實現。
當然,能夠牽手中移動,對于蘋果來說還是非常成功的,因為資本市場非常認可這項合作。有分析師表示,該公司將因此每季度增加約200萬部iPhone的銷量。蘋果公司最終將每年向中移動銷售2000萬部iPhone。蘋果對于這個出貨量還是非常在意的。
蘋果和三星的競爭將貫穿2014年
依照目前國際移動終端市場的格局來看,蘋果的最大競爭對手還是三星,雖然中國本土廠商的崛起速度非常快,但暫時還不具備在全球市場真正能夠和這兩家公司抗衡的實力。當然在中國本土市場上,那就很難說了。雖然之前蘋果在中國本土的份額被甩在后面,但是隨著和中移動的簽約,2014年的發展將變得撲朔迷離了很多。或許在中國本土市場三星、蘋果和中國本土終端廠商的競爭將貫穿2014年;而在全球市場三星和蘋果之間的角力還將延續。endprint
有分析認為,蘋果如果想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多機會,就必須推出廉價版的iPhone手機。不過,對此筆者卻不是很看好。其實蘋果iPhone5C的出現就是想在價格上有所改變,但是這個幅度太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也導致了iPhone 5C越來越成為一個雞肋,由于和iPhone 5S的價差并不大,而在相應的應用和內容上iPhone 5S更被市場接納,因此iPhone 5S的銷量好于iPhon 5C也就不難理解了。除非2014年蘋果公司對于產品范疇會進行調整,在價格上重新布局,不然的話在低端市場依然沒戲。但是依照目前蘋果的發展策略來看,低端市場的切入很難,蘋果也不會降低自己的市場品質來迎合低端用戶群。畢竟蘋果是一個定位高端市場的移動廠商,而且高端市場的利潤不菲,博取較大溢價空間是蘋果一直的追逐。
中低端市場上的產品溢價是需要其在高端市場持續的產品創新和市場引領而維持的,過多地側重于產品組合管理和策略,與蘋果品牌的內核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背道而馳的。作為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之王,三星雖然在產品線采用了復雜的產品組合,并針對不同市場進行了本地化開發,幾乎覆蓋了千元以上智能機的全系列產品,但其多年的苦心孤詣仍奠定了其自身在核心元器件和供應鏈上的優勢,最終也必然要將其轉化成高端市場的份額。
三星是開創大屏手機的鼻祖,在與蘋果iPhone對陣的道路上,它的必殺技是大屏和超薄。2011年,三星率先推出了主打大屏賣點的GALAXY Note,點燃了全球消費者對大屏手機的熱情。現在,三星對大屏手機做出了更加大膽的嘗試。2013年,三星推出兩款擁有5.8英寸和6.3英寸大屏的GALAXY MEGA手機。在三星的力推下,大屏手機市場有如雨后春筍一般蓬勃壯大,迅速成為市場發展的趨勢和競爭熱點。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的成就,開始讓蘋果如坐針氈。據悉,蘋果正準備推出更大屏幕的手機和平板電腦,來應對三星的大屏攻勢。來自蘋果供應商的內部人士透露,蘋果最近幾個月定制了比目前的iPhone屏幕尺寸更大的智能手機原型機的屏幕,并要求為尺寸略小于13英寸的新款平板電腦進行屏幕設計。
其實,三星和蘋果的競爭由來已久,尤其是三星Galaxy品牌出現之后,蘋果iPhone終于找到了一個競爭對手,而且這種競爭依舊延續了很久,相應的訴訟也是層出不窮。包括近日,韓國一家法院駁回了三星要求禁售蘋果老款iPhone和iPad的請求,并認定蘋果并未侵犯三星的三項移動通信技術專利。類似此類的訴訟已經發生了多次。蘋果和三星的相互咬合以及競爭訴訟或許還會延續到2014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