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 周智濤 火耀高
摘 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作為信息化的核心和靈魂,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然而,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人力資本上升、國內外城市激烈競爭等眾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面臨艱巨的挑戰。因此,本文以大連為研究對象,結合當前的形勢,分析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重要作用,并為如何發展好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大連;轉型升級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等“四化同步”的戰略部署,是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下,審時度勢、與時俱進的科學決策,是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重大創新,凸顯出信息化對經濟社會各層面的重要作用。作為一個極具成長性、滲透性和再生性的戰略新興產業,一個富有強大生命力、龐大牽引力和巨大驅動力的智慧產業,大連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1998年起的短短15年間,已經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成為推動大連跨越式發展,實現當前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依托。
2 發展速度(Speed of development)
從1998年到現在,大連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已經由一個銷售收入僅僅2億元、出口額為千萬美元的小產業,一躍成為銷售收入總額突破1000億元、出口額突破30億美元的支柱性大產業(圖1),創造了500倍和300倍的增長奇跡。其增加值對城市GDP的貢獻,也由1998年的0.2%上升到2012年的8.2%。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產能過剩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響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依舊獨領風騷,保持30%以上的驚人發展速度,成為帶動城市經濟騰飛的主力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大連帶來前所未有的關注[1]。
圖1 1998—2012年大連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銷售收入和出口收入
Fig.1 Income of import and export of Dalian
software & information service in 1998—2012
3 帶動功能(Driving function)
十年磨礪,2012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已經接近20%,成為拉動第三產業持續增長的重要力量。同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高速發展,也提升了各行各業的信息化水平[2],使信息化與工業化高度融合,推動石化、船舶與海洋工程、現代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可以說,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已經成為對其他產業滲透和帶動作用最強、引領大連轉型升級的重要保障。另外,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不斷崛起,也拉動了商務寫字樓、房地產開發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生活環境、教育衛生、文體娛樂等方面向高品質、高層次發展。一些大企業、大項目的入駐,也吸引了其他上下游企業和配套企業的投資和建設。這些方面產生的連鎖反應,對經濟的增長的貢獻甚至遠遠超過產業本身。
4 品牌效應(Brand effect)
憑借著大連速度,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大連贏得了“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國家軟件出口基地”“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國家軟件版權保護示范城市”“信息服務外包行業個人信息保護試點城市”等榮譽,軟件和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業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名片。為了支持產業發展,大連市委、市政府,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英明決策,在綿延30多公里的旅順南路專門規劃出軟件產業帶,建設大連軟件園、大連軟件園騰飛園區、東軟國際軟件園、大連天地·軟件園等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產業園區。隨著產業集群效應增強,輻射規模不斷擴大,IBM、惠普、DELL、愛森哲、東軟、海輝、華信等國內外知名軟件企業陸續聚集大連,全球領先的前十大ITO和BPO服務提供商,有一多半已在大連開展外包業務,40多家世界軟件跨國巨頭在大連設立軟件研發和服務中心。大連已經形成了以國際化為鮮明特色、服務外包為產業主導,軟件開發、教育培訓、創業服務等綜合配套的產業環境。企業規模也由1998年的105家上升到2012年的1480家,就業人數從當時的0.3萬人上升到現在的15.6萬人,其中90%以上是本科以上學歷。人才的匯聚,也為大連人才強市建設、打造城市品牌增加了重要砝碼。
5 創新驅動(Innovation driven)
然而,隨著工作人員工資的不斷上漲、人民幣持續升值,昔日憑借著勞動力成本優勢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歷史將不復存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逐漸呈現由一線城市向二線城市、由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擴展的趨勢[3]。面對此變化,88.5%的大連軟件企業已經將目光放到自主研發上,力圖破解低端發展宿命,實現向價值鏈高端戰略升級。2011年,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企業累計投入研發經費達到36.9億元,軟件企業新登記軟件產品達到510個,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極大地推動了軟件與自動化技術、制造技術、管理技術的相互滲透,實現了軟件在工業產品設計制造、企業管理信息化、生產過程控制智能化、制造裝備數控化等方面的應用,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時,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新一代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眾多新興業態的出現,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紛紛加快轉型和技術升級步伐,涌現出華信軟件和服務外包云、東軟健康云和中小企業云、哥倫布航海物聯網管理系統、泰德煤網電子商務平臺、東北亞現貨交易平臺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產品,成為帶動產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先行者。
6 對策建議(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由于我國正處在服務業加速發展的重要時期,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面臨一些新的機遇和挑戰[4]。雖然大連作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較早的城市,獲得了一定的先發優勢,但是由于產業本身具有門檻低、技術更新快、企業淘汰率高、經營風險大等特點,如稍有松弛和懈怠,就可能在新一輪“騰云駕霧”的競爭中被后來者超越或趕上。因此,大連必須在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其他城市不停追逐的壓力下,開拓創新、加速轉型,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5],形成產業高端、產業鏈完整、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為此:一要把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列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技術創新的重點,依靠開發新產品換代舊產品,提高競爭力。如:依托公共云平臺建設,在軟件和服務外包、電子商務、航運物流、金融保險、醫療健康、教育培訓、電子政務等領域推動軟件研發、生產、服務走上云平臺,形成新的產品創新體系。二要引導外包走向高端。將知識外包、系統分析設計外包、數據挖掘外包等高端外包作為外包業務轉型升級的目標;在開拓日韓市場的同時,開發歐美市場;在提升離岸外包的同時,發展在岸外包。三要發展高端軟件。繼續立足大連的優勢產業,發展特色高端工業軟件;加大數據來源的開發力度,提高數據的加工處理能力;推進政府、金融、醫療、保險、通信、交通、廣播電視等方面軟件產品的自主研發和產業化。四是要在商業模式、產業組織形式等方面開拓創新。利用當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發展優勢,走差別化發展道路,在高端軟件、動漫游、電子商務、數字文化等領域形成特色,在不斷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加大業態創新,提升發展動力。五是要抓好環境建設。按照國際一流標準完善產業環境、亮化政策環境、美化自然環境、優化社會環境、更新服務環境,為產業發展做好服務、提供保障。
7 結論(Conclusion)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發展規律和趨勢表明,哪個城市掌握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主動權,哪個城市就會在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占據優勢。因此,大連必須增強緊迫感,跟上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步伐,才能不斷贏得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優勢,成為持續引領城市發展的引擎。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江親瑜.建設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新領軍城市[J].軟件工程
師.2007,(10):30-32.
[2] 陳慶江.國際服務外包對接包企業技術能力的影響研究[D].
山東大學.2012.
[3] 江小國.我國服務外包內需市場發展趨勢與對策[J].經濟縱橫.2013,(03):73-76.
[4] 來有為.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的機遇與挑戰[N].經濟日報,2013-06-21(13).
[5] 大連軟件和服務外包發展研究院.大連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報告(2012)[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1-16.
作者簡介:
趙 偉(1982-),男,博士,經濟師.研究領域:產業生態與城市經濟.
周智濤(1979-),男,博士,工程師.研究領域:信息產業與區
域經濟.
火耀高(1963-),男,碩士,工程師.研究領域:信息技術與軟
件產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