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璐

2014年春季,傳媒股已經走過了快速發展的“春天”,即使多部國產影片在春節賀歲檔都創下票房“神話”,仍難掩蓋眾多機構對傳媒股下行趨勢將至的先知先覺。作為國內娛樂傳媒行業領軍企業的光線傳媒和華誼兄弟,從去年四季度起頻頻遭到機構減持。
從行業層面看,盡管各大傳媒公司都在向互聯網、新媒體等方向轉型,不斷完善傳媒產業鏈,并購影視、游戲、網站仍然會持續,但鑒于文化傳媒板塊前期獲利已較高,從2013年四季度起,資金已經開始流向新興產業,信息科技概念獲得機構青睞。
光線傳媒:板塊中被減持幅度最大
Wind數據統計顯示,文化傳媒板塊已經被基金機構拋棄,成為被機構減持幅度最大的板塊。對比不難發現,2013年三季度基金持有文化傳媒占凈值的比例為1.13%,而到了四季度末則降為0.37%,其持倉市值也由300億降至107億,除一只跟蹤創業板的指數基金外,其余基金對文化傳媒板塊的配置都在凈值的10%以下,而在三季度末共有4只主動股票基金持倉占比在20%以上,有48只基金持倉在10%以上。
2013年四季度傳媒板塊幾乎被基金機構全線減持,其中減持幅度最大的為光線傳媒。三季度末,共有39只基金機構持有光線傳媒約4853.76萬股,占流通股的比例為35.13%。而到了四季度末,僅1只基金機構重倉持有該股,持股數為35萬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也只有0.25%,基金減持幅度超過30%。
2013年光線傳媒一度被基金機構熱捧。但僅僅一個季度之后就已淪為棄兒。四季度,光線傳媒一度創出65.23元/股的年內新高,隨后股價一路下挫,最低跌破35元/股。但這仍不妨礙,重倉此股的基金利益頗豐。
而作為電影第一股的華誼兄弟也被大舉減持。2013年三季度末,有近70只基金重倉持有華誼兄弟,持股總數達8106.08萬股,占流通股的比例為19.83%,而四季度末僅有15只基金持有華誼兄弟,持股總數銳減至1806.26萬股,其占比僅有2.21%,減持幅度接近18%,但華誼兄弟2013年的全年漲幅表現,為持有的基金機構貢獻了較高的正收益。
除此之外,華錄百納四季度遭機構減持幅度超過16%,浙報傳媒的持股數由三季度末的4045.55萬股降至1416.16萬股,四季度機構持股減持幅度近20%、中南傳媒持股數由3969.13萬股降至698.60萬股,四季度機構持股減持幅度近10%。此外,新文化、長江傳媒等個股更是出現了四季度末沒有基金重倉持有的現象。
資料顯示,除東方財富和樂視網略有增持以外,其余傳媒股均被機構大幅減持。
衛寧軟件:機構持股比重最高
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四季度末,基金持股占流通盤比例超過20%的股票有39只,衛寧軟件取代伊利股份成為基金持股占流通盤比例最高的股票,該股被22只基金機構重倉,累計持股2752.97萬股,基金持股比重達49%,而伊利股份基金持股比例降至40.93%。另一只被31家基金重倉的廣聯達,去年四季度末被基金累計持股5669.28萬股,較去年三季度末增加1303.72萬股,流通股持股比例也從17.71 %增加至22.98%。
隨著傳媒文化板塊遇冷,信息科技個股開始受到資金追捧。高科技主題包括互聯網平臺建設以及衛星網絡的個股如中國衛星、華天科技等,以及目前比較火熱的智能家居主題,包括青島海爾和格力電器等家電行業的龍頭股票,也紛紛得到基金的青睞。例如,東方國信(300166)四季度就有郵戰略新興產業、浦銀安盛價值成長、建信恒久價值等5家基金將其納入重倉股名單,持股數占流通股的比例為16.39%。
機構偏愛創業板+信息科技股
整體來看,被增持的個股多具備創業板與信息科技概念兩個特點。從事按摩器具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蒙發利(002614),在四季度有5只基金將其納入重倉股名單,其中工銀系基金和中郵系基金雙雙加倉,工銀瑞信消費服務等基金也重倉配置將入前十大重倉股名單,其基金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升至33.62%。同時,碩貝德(300322)、尚榮醫療等也被大舉增持。三季度5家基金重倉碩貝德,持股數為544.77萬股,到四季度增至8家基金合計持有近1000萬股,占流通股的比例由10%上升至17%。尚榮醫療的基金持倉占流通股比例則由25.67%升至29.33%。
除傳媒文化板塊遭到機構大幅減持外,銀行和房地產板塊也被基金機構冷淡,wind數據顯示,基金機構的前十大重倉股更偏向于與新興產業板塊及消費板塊,而過去為主傳統行業為主要配置的格局已經發生改變。
此外,被基金機構明顯增持個股的還包括宏大爆破、恒泰艾普、華力創通、開山股份、和佳股份、維爾利、易華錄、翰宇藥業等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