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宏 李洪立
(江蘇省豐縣人民醫院,221700)
針灸結合推拿法治療肩周炎70例臨床療效觀察
程 宏 李洪立
(江蘇省豐縣人民醫院,221700)
目的 探討針灸結合推拿法治療肩周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收集70例肩周炎病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患者采取針灸結合推拿法治療,對照組患者單純進行針灸治療。結果 總有效率觀察組為91.43%、對照組為68.5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8,P<0.05)。結論 針灸結合推拿法治療肩周炎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肩周炎;治療;針灸;推拿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炎的簡稱,是肩關節囊及關節周圍的軟組織產生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癥,發病時伴有肩部疼痛、關節功能障礙甚至喪失等癥狀,嚴重時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肩周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肩關節活動功能障礙(特別是患臂外展、外旋、后伸時受到明顯限制),日久可見肩部肌肉萎縮、粘連,屬于中醫痹證范疇。本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因為肩部感受風寒濕熱之邪或跌撲閃挫,使得肩部經絡受損,氣血阻滯不通。目前,對于肩周炎的治療多采用針灸療法,療效確切[1]。筆者采用針灸結合推拿療法治療肩周炎35例,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門診治療的70例肩周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38~72歲,平均55歲;左肩13例、右肩14例、雙側8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39~68歲,平均53.5歲;左肩14例、右肩12例、雙側9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患側肩部疼痛酸重,以夜間為甚,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誘發或加重。患肩局部壓痛,肩關節活動功能明顯受限,后期可出現肌肉萎
縮。本病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見于體力勞動者,X線檢查無骨、關節病變。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上述肩周炎的診斷標準。
1.3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側臥或裸露肩部,主穴取患側肩、肩貞、肩前、肩、臂臑、阿是穴。手太陽經證者,加合谷;手少陽經證者,加外關;外邪內侵者,加合谷、風池;氣滯血淤者,加內關、膈腧;氣血虛弱者,加足三里、氣海。在進行常規消毒后下針,足三里、氣海用補法,余穴均用瀉法。先刺遠端的配穴,做較長時間的手法,行針后鼓勵患者運動肩關節;肩部穴位要求有強烈的針感,針刺得氣后施以平補平瀉針法,留針30 min,1次/d,10 d為1個療程。在針灸治療過程中輔以推拿綜合治療[2]。對照組患者則單純進行針灸治療。
1.4 療效標準 治愈:肩部無疼痛,無關節活動功能障礙。顯效:肩部稍疼痛,關節活動功能稍受限。有效:肩部疼痛減輕,關節功能活動改善。無效: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無明顯變化。
見表1。總有效率觀察組為91.43%、對照組為68.5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8,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比較 例(%)
肩周炎是一種以肩關節疼痛、肩關節活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疾病,發病較為頻繁,是由慢性勞損、外傷、風寒濕等個別原因或多個原因引起的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炎癥[3]。肩周炎的長期反復發作會造成患者局部氣血運行不暢,蘊郁而生濕熱,筋脈痹阻,導致關節僵直,部分患者甚至出現肌肉萎縮現象。研究證實,中醫針灸結合推拿治療肩周炎療效顯著[4],一方面能夠放松肩關節局部肌肉、筋脈,滑利關節,加強局部氣血流通;另一方面還能有效避免局部針刺的強烈刺激導致患肩的肌肉緊張收縮而致疼痛加重,從而影響治療效果。本研究顯示,針灸結合推拿治療肩周炎的總有效率高達91.43%,明顯優于對照組。
針灸療法在緩解患者疼痛方面比推拿療法效果更為明顯,但是,推拿法在擴大肩周炎患者關節運動范圍方面比針灸更有效。肩周炎患者發病急性期,大量軟組織炎癥滲出十分嚴重,且伴隨著劇烈疼痛,為減輕患者痛苦,不宜迫使肩關節被動運動,治療過程中應以針灸為主,輔以推拿療法,幫助肩關節活血止痛,促進炎癥吸收[5]。肩周炎后期,肩關節炎癥吸收明顯,以關節活動嚴重受限為主,此時應以推拿治療為主,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適量的針灸,迫使關節被動運動,運動過程中應循序漸進,一般來說,只要在機體生理范圍內活動,就不會引起新的損傷。針灸與推拿結合治療肩周炎,并在臨床實際操作時根據患者肩周炎程度略有側重點的使用,初期疼痛患者,主要以針灸治療為主,再配以適當的推拿;在后期粘連階段,則以推拿治療為主[6]。這兩種方法的有機結合,相輔相成,能夠起到消除疼痛、解除粘連、改善肩關節活動度的作用。
綜上所述,關于肩周炎的治療方法紛呈各異,但是治療效果卻不能令人滿意。中醫針灸結合推拿治療肩周炎,能夠做到“標本兼治”,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王艷杰,王升旭,李君,等.針刺肩頸部肌肉起止點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國藥,2009,20(3):717-718.
[2] 史雅風,林忠嗣.針灸推拿并用配合功能訓練治療小兒腦性癱瘓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09,36(1):113-114.
[3] 段獻榮,單述剛,王曉青,等.手法加穴位注射為主治療粘連性肩周炎87例臨床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12,21(3):238-239.
[4] 馮利,盧澤強.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慢性前列腺炎45例臨床體會[J].光明中醫,2009,24(1):50-51.
[5] Mohammad Tabatabaee.針灸與氟西汀在改善纖維肌痛癥狀的效果比較[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2.
[6] 雷虹,艾雙春.針灸推拿為主改善急性腦梗塞患肢肩關節活動度的臨床研究[A].二零零九年重慶市針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
1672-7185(2014)01-0046-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1.030
2013-09-24)
R24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