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祖闖 馬長生 孫中偉
河南地區花椰菜地膜覆蓋越冬栽培技術
卓祖闖 馬長生 孫中偉
導讀:河南省平原地區的花椰菜地膜覆蓋越冬栽培是在花椰菜越冬、早春拱棚栽培技術基礎上形成的。此生產模式作為反季節栽培,若冬、春季節遇到干旱、極端低溫、氣溫忽高忽低等異常天氣,會給生產帶來不小的損失。為此,我們通過試驗栽培研究和調查,形成了一套針對本地區的花椰菜地膜覆蓋越冬栽培技術措施,以供該地區及相似氣候類型的地區參考。

花椰菜越冬栽培覆膜前

花椰菜越冬栽培覆膜
近幾年,花椰菜地膜覆蓋越冬種植在河南省栽培面積不斷擴大,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途徑[1,2]。此栽培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土地復種指數,利用秋茬作物收獲后的冬閑地,增加土地產出,提高農業效益[3];另一方面比早春拱棚花椰菜早上市,填補“五一”節假日花椰菜市場空缺,彌補了市場需求空檔,增加了農民收益[4]。該栽培模式育苗時間在10月1~15日,最遲不可晚于10月20日,定植時間11月中下旬,翌年5月收獲上市。現將該模式關鍵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花椰菜宜選用耐寒、抗病、豐產、花球潔白、整齊、商品性好的品種,如珍玉78、珍寶、春玉、新珍寶[5]等。
2.1 播種育苗
定植時正是低溫季節,為了快速緩苗,利于扎根生長,建議采用穴盤基質育苗。基質按草炭∶珍珠巖∶腐熟有機肥=3∶1∶1配比,也可購買蔬菜專用基質。將配制的基質混勻,裝入70孔穴盤,穴盤噴透水,每穴1粒,播后覆蓋0.5~1.0 cm厚基質,再覆蓋白色地膜,以提溫保濕。
2.2 苗床管理
一般播種后5天左右就有出苗,種子有40%出土后揭去地膜。出土完畢后,噴灑一遍百菌清或代森鋅。苗床保持濕潤,干旱后及時補水。進入11月夜溫低于15℃,及時搭建拱棚。育苗一般不施肥,待幼苗3葉1心時,可根據苗情進行根外追肥,3~5天補充1次復合肥水,以培育壯苗。5~6片葉時選健壯無病幼苗定植。
前茬作物清理干凈,以免病害越冬傳播。每667m2施腐熟農家肥5 000~6 000 kg、優質三元復合肥50 kg、尿素20 kg、過磷酸鈣30~40 kg。旋耕使土肥混勻,整平,按壟距60~65 cm劃線起壟。
定植前1天噴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使秧苗帶藥定植;次日定植前將苗床澆透水,利于拔苗。定植時天氣溫度低,宜選擇晴天無風日定植,定植當天按株距50 cm在壟的頂部挖穴,穴寬10 cm左右,深12~15 cm。定植深度以幼苗頂部與壟相平為宜。每667m2定植2 200株左右。定植后不宜澆大水,要澆穴水(定根水)。定植完畢澆水后覆蓋60~70 cm寬的白色地膜即可。
5.1 越冬管理
定植活棵后5天左右,澆水1次,如苗過弱可每667m2追施尿素5~10 kg。保持土壤濕潤,待土壤開始上凍時,澆水1次。越冬的12月到翌年2月中旬,一般不用澆水,如需澆水,視降水量、土壤墑情再確定。在多風、小鳥聚集的地區,要時常檢查地膜是否損壞,如有損壞,要及時修補。
5.2 越冬后管理
2月中旬后溫度開始回升,土壤開始解凍,幼苗逐漸生長,在2月下旬至3月初把地膜摳破將幼苗露出,并把地膜用土封好。幼苗露出后,及時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防治病蟲害。并澆大水1次,促使植株早返青生長,每667 m2追施優質三元復合肥20~25 kg、尿素20 kg,如有條件每667 m2可順水沖施雞糞水(人糞尿)2~3m3。第二次肥水在封壟時,每667m2追施優質三元復合肥30 kg、尿素10~15 kg。第三次在結球初期(花球雞蛋大小),每667 m2追施優質三元復合肥30~35 kg、尿素10 kg。在蓮座后期到結球中期噴施0.2%硼砂葉面肥2~3次。
此外,在蓮座期,植株未封壟前,要及時除草。
花椰菜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病害有霜霉病、黑腐病、細菌性黑斑病等。防治措施主要有:清理好田間殘物,加強田間管理,科學施肥,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的農藥。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積極有效地防治病蟲害。
在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蟲害發生初期和未發生時可采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3%啶蟲脒乳油2 000倍液、1%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20%蟲酰肼懸浮劑1 500倍液等防治。
霜霉病、黑腐病、細菌性黑斑病等,發病前可用77%可殺得(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45%代森銨水劑500倍液等噴霧防治。發病后采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 000倍液或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等防治。
病蟲害可結合防治,未發病時約10天1次,發生后5~7天1次,連噴2~3次,防治效果較好。各種藥劑宜交替使用,以免植株產生抗藥性。
花球形成后,在能看到花球頂部,但還未采收前,要及時折葉蓋球,避免太陽光的直射,引起花球發黃影響商品性。花椰菜植株成熟不一致,整個收獲時間在10~15天,因此,花球采收要分批次進行,當花球充分長大、球面圓整、質地致密、邊緣尚未散開時及時采收,采收時花球帶4~5片能護住花球表面的心葉,保護花球,避免在運輸過程中損傷,影響商品性。
[1]李永輝,楊金蘭.中原地區越冬花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2,25(5):60-61.
[2]賈利元,張成霞.河南省豫東地區越冬花椰菜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3(7):241-242.
[3]楊金蘭,劉艷波,史小強.越冬花菜新品種冬花二號綠色栽培技術規程[J].吉林蔬菜,2009(6):12-14.
[4]朱伯華,龍鉦,廖建華.長江流域春花椰菜設施早熟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1(19):14-15.
[5]賈利元,張建祥.河南省豫東地區越冬花椰菜品種比較試驗[J].北方園藝,2013(13):32-33.
河北:蔬菜標準化示范種植園達到40個
近年來,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逐漸成為秦皇島市農業發展的新亮點,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企業數和認證產品數,標準化基地創建數量、規模等,均居全省前列。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3個,蔬菜標準化示范種植園達到40個,北戴河新區優質水稻、撫寧縣豐碩生態農業、青龍滿族自治縣中藥材、昌黎縣漁島、撫寧縣酈城隆盛生態養殖5個優勢園區示范帶動作用明顯。2013年,全市實施千萬元以上的標志性農業項目92個,總投資257.37億元。
據了解,2014年該市在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過程中,示范推廣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力爭在平原區建成市級生態農業科技園區2~3個,在丘陵、山區建設甘薯、中草藥、雜糧生態種植核心示范區6~8個,建設特色蔬菜基地3.67萬hm2,爭創國家級蔬菜標準園3~5個。
(來源:河北新聞網)
卓祖闖,河南豫藝種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鄭州市文化路95號農大院內2號樓,450000,E-mail:yuyiseedzzc@126.com
馬長生,孫中偉,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201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