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堯軍 孟秋峰 王毓洪
浙江大棚鮮食榨菜高效栽培技術
裘堯軍 孟秋峰 王毓洪
導讀:浙江大棚栽培鮮食榨菜關鍵技術是選擇早熟、優質的品種甬榨4號、瑞安香螺種,在土層深厚、保水保肥性好、排灌良好的地塊建大棚,9月中旬穴盤育苗,10月上旬幼苗3葉1心時帶土定植,施足基肥,適時追肥,加強通風、保溫和增加光照管理,注意及早及時防治軟腐病、霜霉病、菜青蟲、斜紋夜蛾等病蟲害。

榨菜是中國特有蔬菜,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浙江、重慶、四川是我國榨菜的主要產區,榨菜產業在這三個省(市)農業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在浙江省,榨菜作為一種重要經濟作物,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農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從目前榨菜主栽品種的用途來看,主要有鮮銷和加工兩種類型。從產品鮮銷角度考慮,優良的品種首先是早熟,可以提早采收,如11月中旬至元旦采收,是春淡季供應的好品種;其次是品質(優質)的問題,消費者的要求就是衡量優質的指標。近幾年,浙江省鮮食榨菜的面積逐步擴大,從原來的溫州擴大到余姚、慈溪等地,特別是在余姚、鄞州等地出現了設施榨菜栽培模式,效益很高。設施榨菜栽培模式,一般采用穴盤育苗,鮮榨菜品質較好,上市時間較早,經濟效益好,現將其栽培關鍵技術總結如下。
選用適應浙東沿海地區氣候條件的良種,可以盡量減輕或避免先期抽薹現象的發生。目前生產上可以供選擇的品種有甬榨4號、瑞安香螺種等。
榨菜適合在地勢較高、排灌方便的土壤種植,因此要選擇保水保肥性好、排灌方便的地塊建大棚。榨菜不耐澇,要及時清理好棚內棚外的水溝。
播種時間在9月中旬。播前整理好苗床,苗床泥塊達到細而勻,四周開好溝,每667 m2施復合肥50 kg,播后覆蓋遮陽網防烈日和暴雨,苗期保持土壤濕潤,幼苗3葉1心時帶土移栽。幼苗期防止斜紋夜蛾和菜青蟲為害。
10月上旬定植,選用土層深厚,排灌良好的土壤,播種前深翻地塊,施足基肥,667m2施硫酸鉀型復合肥50 kg。6m寬大棚內均勻分布兩畦,每畦種5行,株行距33 cm×33 cm,667m2栽7 000株左右,栽后澆足定根水。
基肥一般每667 m2施復合肥(15-15-15)50 kg,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一般追肥3次。第一次在緩苗后至第一葉環形成前,667m2穴施三元復合肥(15-15-15)15~20 kg。第二次在第一葉環形成后,莖開始膨大,并逐漸形成第二三葉環時,此時莖的生長速度較快,每667 m2追三元復合肥20~30 kg。第三次在莖生長盛期,每667m2隨水沖施尿素15~20 kg、氯化鉀10 kg。在中后期植株封壟后,應盡量減少田間活動,以免損傷葉片。追肥應根據不同的栽培條件和莖、葉生長特點進行。采收前一個月停止追肥,以防生長過速而空心。在水分管理上,應始終保持土壤濕潤狀態。
大棚榨菜葉片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5℃左右,最適于莖膨大的旬平均溫度為8~13.6℃,在此范圍內,溫度愈高,生長愈快。對于簡易大棚,應根據植株生長狀況、外界氣溫變化,適時(11月上旬)扣棚,合理打開棚門,搖動大棚搖桿,卷起棚膜通風,尤其是陰冷白天更應注意開門放風,增加光照,為莖葉生長創造適宜環境,以提高品質,增加產量。遇到低溫極端天氣,應及時覆蓋大棚膜,防凍害。
生長前期主要防止菜青蟲、斜紋夜蛾為害。用48%樂斯本(毒死蜱)2 000倍液加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防治。每7天防治1次,共噴2~3次。
生長中后期防治軟腐病、霜霉病。在軟腐病發病初期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4 000倍液噴霧,每7~10天防治1次,連防2~3次;或者用50%多菌靈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連防2~3次。防治霜霉病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和70%乙鋁·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另外,注意輪作,出現病株立即拔除,并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土壤用生石灰消毒。榨菜采收前期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4 000倍液噴霧防治軟腐病,7天1次,連防3次,另外應加強大棚內的通風換氣,降低棚內濕度。
寧波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2012C10034)
裘堯軍,浙江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寧波市江東區寧穿路6號橋,315040
孟秋峰,王毓洪,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201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