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興
(廣東省湛江農墾畜牧有限公司幸福分公司,廣東雷州 524261)
在養殖業中,豬價一直是時起時落,豬只升價時,許多人士都爭著搞養豬,豬價下跌時,他們又一味把種豬賣掉,迅速宣布告別養豬。然而不到一至兩年豬價又悄悄上升了,筆者據多年在養豬工作實踐中所總結的經驗,就近期養豬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闡述一下如何應對豬價下跌,供養豬同行參考。
1.1 前些年,由于豬病復雜,豬高致病性藍耳病、豬圓環病毒、豬病毒性腹瀉、口蹄疫、豬瘟、傳染性胃腸炎、飼料霉菌毒素等影響,導致豬只死亡增多,種豬繁殖力下降,促使豬只市場供應失衡,求大于供。
1.2 許多小型養殖戶,經受豬病困擾后,豬只生產受阻,部分資金隨死亡豬只而流失掉,造成資金缺乏,無能力再養豬,豬只出欄率減少。
1.3 消費者對豬肉需求大,生豬出欄量未能滿足其消費,正所謂豬以稀為貴。

2.1 2007年,豬價升到歷史最高點(1頭100千克毛豬可掙到300~500元左右),原屬養豬業同行更加大投資力度。
2.2 養豬利潤可觀且門檻不高,外行企業或老板看到養豬前景,斥巨資進入該行業。
2.3 豬疾病有效控制,豬只出欄率大增。
2.4 豬既然增多,供大于求,豬價很自然回落,所謂豬多而跌。
豬價好時,我們特別想養豬,因為能掙大錢,豬價跌時,就不喜歡養豬,因為多養1頭,就虧損多1頭,大家都懂,但筆者作為養豬專業人士,覺得要沉著應對,盡量將養豬成本降低,提高養豬效率,將虧損降到最低,或許亦有一定的利潤。
3.1 對繁殖性能差、體型欠佳、年老有毛病的種豬及時找出來處理淘汰掉 (因為豬價好時,這部分豬曾參加生產),留下質優、年輕、生產性能好的種豬,從而減少養豬成本,并能保持一定的養豬規模和實力。
3.2 對弱仔(如初生重低于1.0千克的或畸形等個別殘次豬)全部廢棄,此類豬只其實生長速度慢,飼料報酬低,亦賣不到好價錢。
3.3 重視飼料原材料、預混料的質量。不因為豬價下跌了,就隨便購買些價錢便宜的劣質飼料,因為這些飼料,對豬群生長無幫助,可能耽誤豬只出欄時間或可能導致豬只營養不平衡,使其誘發疾病,那樣養豬就更虧了。
3.4 加強豬群飼養管理,因為豬群少了,必須更愛護豬群,一定按獸醫防疫原則做,需打疫苗的,一定要打,需藥物保健仍需繼續,欄舍消毒等工作亦不例外,萬一搞不好,有疫情時,困難就加重了,再無法經營下去。
3.5 對于空置欄舍,進行嚴格清洗和消毒,放空一段時間,待到市場好轉時,重新進入豬群。
3.6 近期建筑材料價格下降,改造欄舍,便于日后提高生豬生產效率,或可擬定建一些新豬舍。
3.7 由于豬只減少了,可安排員工放假,豬場員工一直長年累月在辛勤地工作,較少時間休息,趁機批準部分有需要的員工,同時發放一定的生活費給他們,以穩定他們的自信心,待時機成熟時,再請他們回崗位工作。
3.8 豬價下跌,種豬場種豬自然難賣,如買種豬的養殖戶定能挑選到較為理想的種豬,所以感覺自己豬場的種豬品質欠佳時,趁機更換改良品種,但強調一點,必須精心篩選后,才能購進,并隔離2~3個月,做足相應疫苗后,經采血化驗合格后,才能與原豬場混群。
3.9 看準豬行情,及時將豬群發展壯大,從而彌補豬價下跌時的虧損,同時亦會給你掙回一筆雄厚的資金,機遇是屬于始終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