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泰達環保有限公司推出環保指數 創造綠色財富

天津泰達環保有限公司廠區
2001年成立的天津泰達環保有限公司,是由天津泰達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立的,注冊資本8億元人民幣,是天津市最大的治理城市固廢的國有企業,也是全國首家具有環保部頒發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甲級資質的環保企業。2008年,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推出的以“泰達環保”命名的國內第一只社會責任型指數——泰達環保指數,為全球資本市場提供了一個衡量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晴雨表。
作為泰達控股的五大產業之一,泰達環保的發展戰略,確定為“以創新和技術研發為原動力,發展以垃圾焚燒發電及相關專利、專有技術為核心的城市固廢處理業務,打造垃圾處理的全產業鏈”。公司在縱向上,注重垃圾焚燒全環節的自有核心技術開發,特別是以煙氣凈化處理為核心的技術研發和自有專利,形成產業規模和工業化生產能力,同時開發工程設計、外包運營等經營模式,形成完善的環境治理服務體系。在橫向上,系統處理城市固體廢棄物,發展新的聯動業務,如危險廢棄物處置、城市污泥處理等,擴展新能源技術和項目。
泰達環保早在2001年就進入垃圾焚燒發電領域,其建成投產的天津雙港垃圾焚燒發電廠填補了華北地區的空白。2003年,該項目成為國家建設部“科技示范工程”,2006年取得了國家環保總局(現環保部)評定的“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示范工程”。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泰達環保如今已經擁有天津雙港和貫莊、江蘇揚州、遼寧大連4個千噸級及以上的大型生活垃圾發電項目,還有天津武清和寶坻、山東棗莊和滕州4個生活垃圾衛生填埋項目,以及河北遵化、故城、平泉3個生物質秸稈發電項目。公司的環保和新能源產業齊頭并進,業務覆蓋國內津、冀、魯、遼、蘇等省市,涉及項目總投資達37億元,生活垃圾無害化總處理能力830噸/天,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總處理規模為5300噸/天,生活垃圾衛生填埋總處理規模為1530噸/天,生物質秸稈發電項目總處理規模為2055噸/天,年發電量為11.89億度,總裝機容量為194兆瓦,可為十多個城市地區的1000多萬人提供生活服務。
目前,天津雙港、江蘇揚州、遼寧大連三個垃圾焚燒發電廠和天津武清、寶坻、山東滕州三個衛生填埋場都已投入運營,各項運營排放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焚燒發電廠部分煙氣排放指標甚至優于歐盟2000的標準。2013年,在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組織的2012年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無害化等級評定中,雙港項目、揚州項目被評為“AA級生活垃圾焚燒廠”,武清項目、寶坻項目和滕州項目被評為“I級生活垃圾填埋場”。
這些成果的取得都得益于公司對人才和科研的大力投入。公司在引進國外技術的同時,堅持做好自主創新與技術研發,目前已經掌握了垃圾焚燒發電的核心技術,并積累了大量的相關技術資源,開發了大量獨有的技術。公司在成立之初即組建了研發中心,如今已有一批科技創新成果應用于垃圾焚燒發電、煙氣綜合治理等領域。公司申報了92項國家專利,已獲批準授權56項,獲省部級和國家級科技成果證書12項,獲省部級和國家級各類科技攻關項目近30項,公司還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普教育基地、天津市企業技術中心、天津市垃圾(污泥)處理科技創新基地、天津市固體廢棄物處理與利用企業重點實驗室、天津市優秀科技小巨人企業、濱海新區優秀科技型企業的榮譽及稱號。
為了充分發揮產學研一體化的作用,泰達環保將研發中心獨立出來進行公司化運作,注冊成立了天津渤海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并設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天津大學等機構,共同成立了天津市城市生活垃圾綜合利用與污染控制工程中心,致力于工程化、配套化、系統化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和污染控制技術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小學生在參觀泰達環保揚州垃圾焚燒發電廠的中央控制室
泰達環保在治理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的“三廢”方面不遺余力。2013年,公司所屬營運項目共焚燒處理生活垃圾119.4萬噸,相當于節約標準煤22萬噸,提供綠色電力4.4億度,累計處理垃圾滲瀝液29.2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4.2萬噸。
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有生活污水、生產廢水與滲瀝液。其中生活污水、生產廢水被輸送至廠區污水處理站。對于難處理的滲瀝液,泰達環保雙港垃圾滲瀝液處理站采用生化+深度膜處理工藝,使出水水質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揚州項目滲瀝液處理出水水質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標準后在廠內回用。濃縮液經深度氧化達到污水處理廠進水標準后進入市政污水管網。大連項目的滲瀝液經過處理后,水質達到《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21/1627-2008)后排入污水處理廠。
垃圾焚燒煙氣中含有一定量的粉塵、酸性氣體、二惡英及汞、鎘、鉛等重金屬,由于其中有害成分復雜,必須采取性能先進的組合凈化系統進行處理。泰達環保的煙氣污染物排放限值指標,除了滿足國家標準和當地環保部門制定的污染物允許排放總量,還適當提高部分指標,如對敏感性指標二惡英就采用更嚴格的歐盟2000標準。
泰達環保還樂于接受社會監督,天津雙港項目于2005年就在廠區主入口處設置電子顯示屏,向公眾公示垃圾焚燒產生的煙氣經處理后的排放指標。雙港項目也是國內首座將煙氣排放指標主動向社會公示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這種方式目前已被寫入國家標準,要求所有新建垃圾焚燒發電廠都必須在廠區大門口設置電子顯示屏,將焚燒爐的主要煙氣排放指標實時在線顯示,接受公眾的監督。


揚州、大連項目除了在廠區門口設置電子顯示屏外,還設置先進的煙氣在線監測實時傳輸設備,主動與當地環保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進行聯網,接受政府的實時監管。
雙港、揚州、大連項目均是當地環保教育基地,雙港項目已被天津市旅游集團定為工業旅游項目。各地會定期組織社區居民、大中小學生及各屆社會團體到現場參觀學習,還舉辦市民開放日,展示垃圾焚燒發電工藝流程及各種污染物的治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