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烏克蘭特約記者 穆積山 本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謝亞宏 ●柳玉鵬 王會聰 馮國強 陳思佳 葉萌 許和剛 ●本報記者 劉云龍 2月28日,不少關心時局的烏克蘭人恐怕會被嚇出一身冷汗。烏國家媒體稱,俄羅斯開始軍事入侵;烏內政部長曾表示,武裝人員占領了克里米亞機場;邊境保衛局更聲稱,十多架軍用直升機從俄羅斯飛入烏領空。一時間,國際媒體都在緊張求證俄軍是否“開打”了。就在同一天,被趕下臺的烏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在俄邊境城市召開記者會,表示決不“退位”,并對普京至今沉默表示“奇怪”。對于國際社會來說,政治紛爭與軍事調動混雜在一起,遠比之前的廣場動蕩更牽動人心。“俄出兵克里米亞”是真是假 2月28日圍繞烏克蘭局勢的最大看點是,俄羅斯真派兵占領克里米亞的兩個機場了嗎?按照烏克蘭國際文傳新聞社、英國廣播公司(BBC)當天早些時候的報道,俄已拉開軍事入侵和占領克里米亞的序幕。 但俄軍占領機場的消息很快被俄烏多個渠道證明是虛假的。在俄黑海艦隊發言人否認此事后,一度在“臉譜”主頁上痛斥“俄在主權國家領土上武裝挑釁”的烏克蘭內務部部長阿瓦科夫表示,不明身份武裝人員28日凌晨占領了克里米亞的兩個機場——首府辛菲羅波爾的國際機場和塞瓦斯托波爾貝爾貝克軍用機場。據目擊者聲稱,他們的裝備與俄現役空降兵相同,很像此前占領當地政府大樓并升起俄羅斯國旗的俄羅斯族“自衛小組”成員。相關機場發言人對機場被占進行駁斥,稱這是他們為尋找烏克蘭空降兵而來到機場,已道歉離開。烏克蘭國防委員會下午發布聲明說,強力部門已重新從武裝分子手中奪回兩個機場。 對這樣的烏龍消息,俄羅斯《觀點報》28日無奈地評論說:“基輔仿佛看到了戰爭。”但未經俄羅斯方面證實的消息仍接連傳出。據路透社報道,烏克蘭邊境保衛局28日發表聲明稱,十多架俄軍用直升機從俄羅斯飛入克里米亞空域。據美聯社報道,烏克蘭邊境衛兵稱,海岸警衛隊基地被俄海軍士兵包圍。另有消息稱,烏總參謀長兼武裝力量總司令被解職。已解散的烏克蘭金雕特種部隊在克里米亞重新集結。 亞努科維奇的最后一搏? 28日的另一大看點就是被烏克蘭議會解除總統職務的亞努科維奇公開露面。據位于俄羅斯頓河河畔的羅斯托夫市消息人士透露,27日22時,亞氏乘坐的飛機在戰斗機護航下降落到該市一軍用機場。28日,亞氏“如約”于莫斯科時間17時在羅斯托夫舉行記者會,他表示,離開烏克蘭是因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將繼續為烏克蘭抗爭,奪取政權的只是少數“法西斯主義者”,不代表全體烏克蘭人。他還為自己輕信西方,和反對派簽署協議,結果導致國家陷入混亂局面表示道歉,并稱尚未與普京會面,對普京至今沉默表示“奇怪”。 在亞努科維奇發表這些言論前,克里米亞新聞社28日報道,克里米亞共和國最高蘇維埃(議會)任命“俄羅斯統一黨”領導人謝爾蓋·阿克塞諾夫擔任政府總理。謝爾蓋表示,仍認為亞努科維奇是烏克蘭合法總統,并將服從于他。但西方國家早就對亞氏失去興趣,瑞士政府已下令本國銀行凍結他的賬戶。 領土與前領導人,烏克蘭人的兩大心病 這是亞努科維奇在為自己政治生命進行的最后一搏嗎?俄對外和國防政策委員會成員盧基揚諾夫日前在接受俄《新消息報》專訪時稱,亞氏的未來將和因“顏色革命”下臺的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巴基耶夫一樣,在被推翻后在明斯克深居簡出。他認為,亞努科維奇自己造成了西方和俄羅斯都不喜歡他的現實。 對亞努科維奇的未來,基輔市民普遍認為:在國內被通緝,被所在的地區黨拋棄;如果身在俄羅斯,又會被扣上背叛祖國的帽子。名叫奧爾加的醫療志愿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如果亞努科維奇能回國并不被治罪,就是很好的歸宿。但也有市民擔心,現在很多克里米亞的居民還支持亞努科維奇,長此下去會造成國家分裂。美聯社27日援引西方一位政治學學者的分析稱,“由于俄羅斯輕視烏克蘭的國家存在,普京和亞努科維奇的關系是眾所周知的糟糕。因此,雖然普京會給亞氏適當的庇護,但在俄對烏克蘭的戰略考量中,他并不足以成為一枚重要棋子。 在基輔獨立廣場,《環球時報》記者聽到人們抱怨“工資不見漲,物價卻上漲”,對亞氏的評價也多持否定態度。也有市民表示,說亞氏生活豪奢甚至貪污沒有問題,但他原來就是個商人,且反對派領導人季莫申科更是家財萬貫,各自都有問題,討論這個沒有意義,“關鍵是他們倆政績都不行”。 隨著克里米亞局勢日趨緊張,原本聚集在獨立廣場的市民又到不遠處的議會門前和平游行,呼吁新政府堅守克里米亞主權,抵制分離主義。舉著“克里米亞屬于我們”標語的女導游佳娜特意請假一天來議會“請愿”,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帶客人去克里米亞玩時常遠眺俄黑海艦隊所在地,現在電視節目正在渲染俄軍要大兵壓境。她說,我們可以接受克里米亞人說俄語,但不能坐視克里米亞從烏克蘭分裂出去。 以色列《國土報》28日刊文稱,在血雨腥風中上臺的烏克蘭新政府不會冒險再次對克里米亞的反對者動武,尤其是動武會給普京提供軍事干預的完美借口。普京掌握著主動權,他沒有任何理由著急,只需讓克里米亞邊境的駐軍保持高度戒備。普京可以選擇時機,讓克里米亞的大多數俄羅斯族人在提前公投中為他鋪平道路。 俄《晨報》28日發表題為“克里米亞前途將通過公決來決定”的文章稱,克里米亞議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已決定5月25日就克里米亞半島前途問題舉行全民公決。議會發表的告人民書提出,整個國家已陷入經濟危機中,處于無政府的混亂狀態,鑒于激進民族主義者在武裝團伙的支持下已竊據烏國家政權,克里米亞半島的和平與穩定正遭受嚴重威脅。 對此,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表示,克里米亞有權就自決問題舉行全民公決,“如果有人告訴我,獨立廣場可以產生政權,那為什么人民的意志不可以產生政權?為什么克里米亞不可以民族自決?” “就在俄烏沖突加劇、普京計劃擴大俄在全球的軍事基地之際,一艘停靠在古巴的俄間諜船又放出了冷戰的幽靈。”在英國媒體27日爆料俄間諜船停靠哈瓦那后,《今日美國報》做出這樣的議論。烏克蘭通訊社28日稱,間諜船是在俄15萬軍人在俄烏邊境舉行大演習背景下出現在古巴的,因此人們有理由擔心出現“第二次加勒比海危機”。但俄海軍司令部發言人表示,俄海軍艦只前往古巴是正常現象。 學者呼吁俄“堅持原則” 據俄新網報道,烏克蘭27日組建新內閣,但俄并未承認其合法性。烏外交部呼吁俄客觀評價烏國內局勢,不要發表影響烏國內政治和經濟穩定的言論。烏代總統圖爾奇諾夫28日表示,烏請求召集聯合國安理會會議討論克里米亞局勢,并在其主權受損情況下采取措施。 擺在烏克蘭新政府面前的問題有很多,首先是如何將經濟推向正軌。沒有俄羅斯的“配合”,烏克蘭的長治久安仍是難題。據《華盛頓郵報》28日報道,俄衛生官員質疑烏克蘭出口食品的安全性,這表明:俄羅斯今天可以停止進口烏農產品,明天就能切斷對烏天然氣供應。文章評論說,基辛格曾講過,“和平最終只能通過霸權或權力平衡來實現”,如果美國不出面平衡俄在烏的權力,烏克蘭將完全墜入俄羅斯的控制之中。 俄《共青團莫斯科報》28日援引俄戰略調查研究所專家庫爾托夫的話說,俄必須對烏克蘭發生的事件持原則性立場,如果克里姆林宮仍持模糊性立場,那么在獨聯體國家未來發生的廣場示威中反俄情緒會有恃無恐。無疑,俄羅斯對烏克蘭局勢做出的合理反應就是維護自身利益的“試金石”。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夏義善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克里米亞地區的親俄分裂主義客觀上有利于俄對基輔施加壓力。他認為,實際上,如果支持克里米亞獨立對俄羅斯來講并不一定有利,有可能會完全將烏克蘭推向西方。▲
環球時報201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