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綠展,遼寧醫學院外語教研部講師

電影《紫顏色》劇照
艾麗絲·沃克是當代美國文學界一顆耀眼的明星,她的小說《紫色》盡管沒有曲折的情節以及華麗的詞藻,卻無論在美國文學史還是黑人文學史上都不愧為一部力作。自1982年出版以來,接連獲得普利策文學獎、美國國家圖書獎、以及美國書評協會獎。1985年,著名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成功將其改編為電影,大受歡迎,十分轟動。本文從生態女性主義視角對《紫顏色》進行分析,進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其內涵。
1974年,法國女性主義者弗朗西斯瓦·德奧博妮在其著作《女權主義或死亡》中首次提出生態女權主義這一概念。其主要觀點為:女性與自然之間存在著天然的生理及心理的相似性,因此,對女性和自然的壓迫是相互關聯的。而壓迫的根源就在于長期運作于人類社會的人類/男性中心論,這一中心論在人類社會內部表現為極端個人主義、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則表現為掠奪和破壞、改造和征服自然。根據美國生態百科全書中對生態女性主義的解釋,“首先,生態女性主義是一種激進的政治活動形式,它來源于婦女的權利、公民的權利以及和平和生態運動的會聚。其次,生態女性主義也是關于對社會和環境的統治支配的原因、本質及解決辦法的各種理論的名稱?!保?]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生態女性主義一直受到新聞界的關注,其思想精髓體現在了婦女權益、環境保護、動物保護、反對戰爭等諸多方面。在文學界,也產生了眾多生態女性主義的追隨者,如美國黑人女作家艾麗斯·沃克,英國女作家多莉絲·萊辛,加拿大女作家阿特伍德等等。
生態女性主義學者斯普瑞特奈克認為:“大地和子宮都依循宇宙的節奏。大地上孕育萬物的河流隨月的盈虧而漲落,而女人子宮的來潮也經歷同樣周期性的變化。所有文化都不能不注意到以下兩者間的聯系,或者說自然造化力量的相似表現:即女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生兒育女,并把食物轉化成乳汁喂養他們,大地則循環往復地生產出豐碩物產,并提供一個復雜的容納生命的生物圈。”[2]在《紫顏色》中,自然與女性的親密關系隨處可見,莎格曾說過:“有一天我安安靜靜地坐著,覺得自己像個沒娘的孩子,它突然來了,我覺得我是萬物的一部分,不是跟萬物毫無關系、割裂的東西。我知道如果我砍一棵樹的話,我的胳膊也會流血。”這種“萬物有靈論”正體現了生態女性主義摒棄二元對立論,崇尚多元平等的思想。
在電影《紫顏色》中,女性受到了殘酷的壓迫,自然被肆意破壞。在當時的社會,黑人受到來自白人社會的壓迫,而黑人女性更是受到來自白人社會與黑人男性的雙重壓迫。女主人公西麗就是典型的代表,十四歲時被繼父強奸,生下的兩個孩子又先后被送人。隨后,她被繼父像轉手牲口一樣嫁給了“某某先生”,淪為干活的奴隸和泄欲對象,過著悲慘的生活。在當時的父權制社會,女性是男性的附屬品,可以像物品一樣被交換,是卑賤的劣等性別?!澳衬诚壬笨梢噪S意辱罵她:“你是黑人,你很窮,你長得難看,你是個女人……你一錢不值?!倍鎸@一切,西麗沒有感覺,沒有憤怒,只是默默忍受。更為可悲的是,長期受到壓迫的黑人女性反而成為了壓迫其他黑人女性的幫兇,因其已經將男性對她們的要求內化為對自己的要求。西麗的大兒媳索菲亞敢作敢為,敢于向壓迫她的丈夫哈潑反抗。當哈潑向西麗討教如何使索菲亞像西麗一樣溫順時,西麗竟然說“揍她”,令人無限唏噓。
在人類中心論的社會中,人類自認為是自然的主人,而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應服務于人類,對大自然的迫害也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在電影《紫顏色》中,非洲的奧林卡人原本過著寧靜祥和、自給自足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他們的世界就是一個人類與自然相互依存的人間仙境。然而,白人為牟取暴利強行侵入奧林卡部落的村莊,種植橡膠、霸占田地、拆毀房屋、砍光了奧林卡人賴以生存的大葉子樹,當地人甚至要向白人交納房租水稅艱難度日。白人侵略者打著現代文明的旗號,嚴重破壞了奧林卡的傳統文化和生態環境。
由于女性所遭受的壓迫和自然受到的破壞之間的密切聯系,著名的生態女性主義學者沃倫認為,“控制自然與控制女性都是在同一種體制下運作的,這個體制就是父權中心體制。推翻這個父權體制是女性運動與環保運動的基本工作?!保?]
與激進的思想不同,生態女性主義并不主張女性取得獨立地位后,與男性社會勢不兩立地對立起來,而是打破原有的二元尊卑論,以“愛”作為核心價值觀,實現男性與女性、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蹲项伾分屑闯錆M了溫情的一幕又一幕。西麗丈夫“某某先生”的情婦莎格的出現,使得西麗獲得了新生。敢愛敢恨、自信獨立的莎格告訴西麗:“男人腐蝕一切……他坐在你的糧食倉上,待在你的腦子里,收音機里。他要讓你以為他無所不在。你相信他無所不在的話,你就會以為他就是上帝。可他不是?!蹦鎭眄樖艿奈鼷愂艿搅松竦墓膭?,毅然決然地離開了欺凌她的丈夫,理解了上帝的真正意義,懂得了信奉上帝最好的方式就是信奉自己、熱愛生活。隨后,西麗開創了自己的事業,開辟了新的生活,成長為一個能夠自食其力、獨立自信、敢愛敢恨的新女性。這種婦女之間的姐妹情誼幫助處于弱勢地位的女性找到了自信與尊嚴,從而使男性重新評價女性、思考兩性關系。
在電影中,“某某先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麗的離開使他徹底改變,他開始收集貝殼和做針線活。收集貝殼意味著“某某先生”開始懂得傾聽,而做針線活則代表他開始摒棄大男子主義男尊女卑的思想,開始平等待人。事業有成而榮歸故里的西麗令“某某先生”刮目相看并向她求婚,西麗雖然拒絕了,卻與“某某先生”成為了好朋友,實現了兩性的平等與和諧相處。
西麗的最后一封信寫給了她熱愛的一切:“親愛的上帝,親愛的星星,親愛的樹,親愛的天空,親愛的人們,親愛的萬物?!保?]信中的這些文字,代表著人類視自然為平等的伙伴,信中的上帝也不再是父權的象征,而如同自然界中的一花一木、萬事萬物。
生態女性主義秉承印度佛教、日本禪宗、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旨在為人類創造一個人與人之間互敬互愛、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的美好家園。作為素食主義者,艾麗斯·沃克試圖打破人類與非人類的界線,呼吁保護環境。在電影的結尾,西麗和妹妹在紫色的花叢中拍手,“某某先生”牽著牛從旁邊走過,一派祥和。紫色代表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也預示著充滿希望的新生活的開始。
[1]Maria Mies,Vandana Shiva.Ecofeminism[M].London:Zed,1993:13.
[2]C·斯普瑞特奈克.生態女權主義建設性的重大貢獻[J].秦喜清,譯.國外社會科學,1997(6):62-65.
[3]王諾.歐美生態文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67.
[4]艾麗斯·沃克.紫顏色[M].陶潔,譯.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198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