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艷 皮凱亮
(廣州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500)
中學生體育社團是學校體育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市處于我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位于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經濟圈的腹地,是廣東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廣州是我國南方的交通、通訊樞紐和貿易口岸,歷來是我國對外交往的重要門戶,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一躍成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特大城市之一。已初步形成對外開放、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格局;外向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從而也帶動了科學文化、藝術、體育的發展。目前廣州市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市容市貌日新月異,功能多樣的運動場館拔地而起。處于這種背景下的廣州市學校體育社團也顯示出別具一格的風采,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基于這種背景,進一步深入認識和了解廣州市學校體育社團,分析和研究其在中學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以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體育社團為研究對象,以廣州市天河區各中學主分管體育的副校長、體育教師以及參與體育社團的部分中學生為調查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廣州體育學院圖書館、維普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等電子圖書室檢索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收集、分類、整理了與本文相關的信息。為本問提供理論上的指導。
1.2.2 訪談法
訪談了廣州市天河區部分中學分管學校體育工作的副校長、體育科組長和體育社團指導教師,初步了解他們對當前廣州市天河區中學體育社團開展情況的看法,并從廣州市天河區教育發展中心了解到學生體育社團開展的基本情況,找出影響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體育社團開展的相關政策、制度等,為本文的撰寫提供現實的依據。
1.2.3 問卷調查法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遵循有關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設計了調查問卷,以分層抽樣方式的發放問卷,對廣州市天河區中學體育社團開展的情況進行調查。對華師附中、天河中學、恒福中學、暨南中學、華工附中等5所中學的體育社團成員進行問卷發放,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93份,回收率96.5%。有效問卷185份,有效率92.5%。
1.2.4 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到的問卷運用Excel進行數據統計處理,為文章的數據分析提供幫助。
1.2.5 邏輯分析法
在訪談、問卷調查和查閱文獻的基礎上,對所獲得資料進行邏輯分析,得出可靠結論,把握問題所在,并提出可行的對策。
體育社團是公民合法人以從事和發展體育事業為目的,自愿結成的群眾性組織。其主要職責是:宣傳和組織群眾參加體育運動,團結和動員社會力量參加體育運動,推動體育事業的發展。
2.2.1 總體情況分析
基于教育強區的時代背景下,近年來,天河區的教育飛速發展,中學生體育社團的開展也蒸蒸日上,它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新興事物,在管理的理念、場地器材、經費扶持等方面相對比較薄弱。內部環境相對不是很好,比如說:體育社團活動形式不夠健全,目的性不高,過多的是娛樂成分,注重短期效應,缺乏學校的管理和正確引導,呈現出松散的狀態,缺乏組織紀律約束,社團內部完全是“無政府”態勢,矛盾和隱患較多。受中、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初三、高三學生參與體育社團活動的少之又少,以女生為主的體育社團,如瑜伽、啦啦隊等初三、高三級成員流失特別明顯。
2.2.2 中學生體育社團的組織形式分析
中學生自發、教師兼職、專職教師領導是目前天河區中學生體育社團組織形式。
2.2.3 參與的動機分析
由表1可知,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參與體育社團的動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主要因素趨于集中。興趣愛好、豐富課余生活是主要原因,其中,參與體育社團活動是因為興趣愛好的占52.97%,豐富課余生活的占41.08%,選擇增強體質的占34.05%,鍛煉意志的占22.16%。由此可見,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參加體育社團的主要動機不再是單純的為了強身健體,鍛煉意志品質,參與體育社團的動機正逐步朝著娛樂、放松的方向轉移。
2.2.4 參加體育社團的項目分析
由表2可知,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參與體育社團的運動項目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三小球類、三大球類和水上運動類,分別占67.03%、60.54%、52.43%。究其原因,主要是三大球里籃球、足球的特性導致它們較受中學生喜愛,特別是男生,調查的5所學校,均有較好的籃球場和足球場;三小球中主要是羽毛球、乒乓球收場地限制少,上手快、鍛煉的場所多等特點決定的;水上項目類主要是游泳,廣東省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中考加入游泳項目,促使部分中學生家長支持學生學習游泳。另一方面是這幾個項目活動方便、靈活,對場地、器材的要求及參與者的技術要求等都不是很高,并且活動強度適中、消費不高的特點深受中學生的喜愛。
2.2.5 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體育社團活動頻數
大部分體育社團組織分工明確,有的社團制定了活動計劃、考核、考勤等有章可循,幾乎全部團體是在整個學年都安排活動的,甚至個別團體在節日、假期里也組織活動(如野外定向等)。100%的體育社團每學期都有一到兩次各類大型活動,因為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每學期都要例行檢查。課余時間較少,利用體育社團活動時間完成繁重的功課是中學生經常缺席體育社團活動的主要原因。(見表3)
2.2.6 經費來源分析
由圖1可知,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體育社團活動經費來源中,有36%的經費會員自己繳納的,有44%的經費是校方提供的,有8%的經費是社會贊助的,有12%的經費是來自其他渠道。由此可以看出,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體育社團的經費來源渠道較為單一,缺乏校外的融資渠道,這與廣州市學校采取的封閉式管理有關。由于活動層次不高、自身運動水平低,校外贊助較少,也造成活動經費短缺。體育社團普遍缺乏固定的經費來源,活動經費短缺并形成了惡性循環。學生體育社團的經費來源主要有三個:學生會的撥款、會員交納的會費、社會(家長)贊助等。

表1 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參與體育社團的動機調查表

表2 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參與體育社團的項目調查表

表3 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參與體育社團的活動次數調查表

表4 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體育社團活動技術指導調查表

圖1 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參與體育社團活動經費來源圖
2.2.7 技術指導
由表4可知,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體育社團活動,有15%的體育社團有體育教師或外聘教師每次到現場指導,22%的體育社團中很少有體育教師或外聘教師到現場指導,51%的體育社團活動,體育教師只安排活動方案,不去現場指導,還有12%的體育社團是沒有教師,由社團骨干指導活動的。專業性很強的各類中學生體育社團活動,指導老師的專業指導對于學生體育社團活動的開展有著不可或缺的意義。一方面,各社團聘請的指導老師多數都是進行無償的指導工作,指導教師在某種程度上缺乏必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忙于教學、科研工作、空閑時間少也是指導教師參與社團活動較少的原因之一。
2.2.8 學生參與體育社團的收獲
在固定的活動時間、活動強度、活動類型的情景中,競爭的活動情境和自主選擇活動內容的情境有利于學生焦慮水平的降低。學生參與所喜愛的體育社團活動,會不自覺地陶醉于其中,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會經歷一種難以言喻的喜悅,在這種狀態下,個人、行動和意識交融在一起,體驗個性展現的滿足感。
學生體育社團與學校體育部門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沒有高水平的教師或專業人士指導;場地設施、器材的不完善、規模較小,發展困難;多數學校不重視,經費投入嚴重缺乏;組織管理無序,社團凝聚力較弱;社團之間聯系極少,學生參與度不高;學生體育社團的開展受升學率和安全問題影響嚴重。
影響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體育社團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學校制度、經費、場地、器材、社團自身管理、師資隊伍匱乏、缺少家長的理解支持等。
(1)目前,廣州市天河區中學生體育社團的發展較快,團體組織管理基本上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團體均有固定的名稱和管理機構,有明確的成文管理條例,且管理達到了相當程度的制度化。但是,在學生體育團體活動普及程度上,教學成績一般的學校較教學成績顯著的學校低很多,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2)在成員特征上,學生體育社團的成員大多數有一定的體育基礎,其參加團體的動機呈現多樣化的態勢,其中以興趣愛好、增強體質、提高運動能力、緩解壓力、豐富生活為其主要的動機。
(3)在活動項目上,團體所開展的體育項目基本上包括了常見的較普及的項目,以跆拳道、武術健身類項目最多,除對傳統的球類項目社團選擇的比較多之外,一些時尚流行的有一定刺激性的項目,如街舞、輪滑等也頗受中學生的青睞,但在專業指導、場地設施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
(4)在外環境上,目前直接的管理部門為團委下屬的“社團聯合會”;在內環境上,團體內部設有若干健全、穩定的微組織機構,并有明細的分工,運作效率較高。近年來學校各級領導對學生體育社團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但政策、經費方面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大。
(5)在團體活動科學性的問題上,80%以上的學生群眾性體育團體成員都感到了其鍛煉身體、提高多種能力等需要得到了滿足,社團活動開展情況總體較好,會員對交友效果、活動內容、時間等比較滿意,但對學生體育社團活動的氣氛和健身效果評價不高。
(6)中學生體育社團急需有相關經驗的教師指導,目前,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體育社團活動時積極性不高,無償服務是影響指導教師工作積極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1)學校相關領導、家長、學生轉變觀念,提高對學生體育社團的科學認識,切實加強領導,建立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
(2)給予一定的政策導向與保證,加大資金投入、促進基礎建設,轉換管理方式、納入體育課時中來。
(3)提高體育社團自身的組織管理,體育教師加強專業指導、關注其成長。
(4)以中學生體育社團競賽促校園文化建設,豐富社團活動,激發參與活動積極性。
[1]邱英.中學生體育社團實踐活動課的實施[J].體育學刊,2003(5).
[2]韓曉.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學生體育社團開展現狀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
[3]薛強.中學生體育社團開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3.
[4]胡鉑,商執娜.廣州大學城大學生體育社團活動開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