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養牛十年創業致富
2013年,連續9家“快樂牧場”鮮奶吧在河北省張家口市主城區開業,為廣大居民提供“沒有防腐劑、絕對零添加”的當日鮮奶,深受廣大居民歡迎。鮮奶吧的創辦者是一位“80后”的女大學生。10年養牛路,她帶動了附近村民致富,鮮奶吧又讓她成為全市鮮奶直銷“第一人”,她就是劉曉紅。
2003年,大學畢業的劉曉紅放棄了深圳的好工作,回到家鄉開始了養牛創業。劉曉紅回憶說:“那時候,我自己只有5頭牛,村民們思想顧慮很多,我為他們免除了全部費用,這才逐步打開了局面。”為了確保銷售,她通過各種方式聯系到了伊利集團張家口收購站,確保了銷售渠道。慢慢地,村民們看到統一管理、統一飼料、統一擠奶、統一銷售的新養殖方式成效顯著,紛紛主動加入。10年來,劉曉紅逐步建立了實驗室、擠奶大廳、飼草車間,聘請了專業獸醫,由人工擠奶發展到手推車擠奶機,再升級為全坑道式擠奶設備。現在,她的養牛場占地5.3公頃,有40多個養殖院、2 000多頭奶牛,形成了集機械擠奶、牛奶儲藏運輸的現代化養殖規模。
正當劉曉紅的牛奶場蓬勃發展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了,張家口市近6成中小奶站關門,劉曉紅的牛奶場也遭到巨大沖擊。面對困難,劉曉紅沒有退縮,反而尋求各種解決辦法。經朋友介紹,劉曉紅學會了制作奶豆腐。從那以后每天晚上,劉曉紅領著大家做奶豆腐,白天聯系客戶、銷售奶制品,就這樣堅持了近2年才走出困境,成為全市為數不多的沒有被擊垮的養牛場。
困境過后,為了保證鮮奶質量,劉曉紅下狠心,淘汰病牛、改進設備,雖然鮮奶產量從16噸降到了10噸,合作農戶也由80多戶降到了50戶,但是奶質提高了,奶價上去了,成為了伊利集團等大型駐張家口奶站的供貨方。“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富。”劉曉紅堅持自己的理念,為合作養殖戶節省更多費用、賺取更多利潤。
2013年,9家橘色大標識的“鮮奶吧”如雨后春筍在張家口市出現,人們第一次接觸到這種可以拿著專用小瓶每天按需購買鮮奶的方式,倍感新奇有趣。這是劉曉紅在山東考察時學到的經營模式,實現了從養牛場到餐桌的直供直銷。這種“鮮奶吧”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新鮮純粹”,每天都是第一時間擠出的鮮奶,從擠奶到送至鮮奶吧,時間都控制在2小時之內。在店內經過巴氏滅菌后,消費者可以不用加熱,直接飲用。所有牛奶保證“無防腐劑、零添加”。這種健康新鮮的本地牛奶非常受歡迎,短短半年,每天供應每家店的150千克牛奶經常2~3個小時就銷售一空。
為了讓鮮奶有更多的花樣,劉曉紅率領團隊,經過多方學習、反復研制,制作了奶昔、布丁、果凍、蛋撻等20多個品種。
隨著鮮奶吧知名度不斷提升,劉曉紅說:“今年我們準備再開20家鮮奶吧,力爭覆蓋主城區60%的鮮奶市場,把事業不斷做大做強,為山城百姓提供優質的鮮奶。”這位“80后”女大學生用智慧與勤勞的雙手編織著青春夢想,用創新的精神向青春致敬。
來源:張家口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