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玲玲
旋耕機配套使用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戴玲玲
旋耕機是一種由拖拉機帶動和牽引,一次性可完成深松、旋耕和整地等多項作業的整地機械。一次作業即能達到碎土和平整土地的效果,使用旋耕機整地可大大縮短耕整地時間,有利于搶農時和提高功效。為了充分提高旋耕機的工作效率,確保工作穩定性,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與拖拉機配套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目前國內使用的旋耕機多采用彎刀片與刀座固定,為了作業需要和刀軸的受力均衡,安裝時應根據作業要求確定安裝方法。刀片的安裝方法有三種:交錯裝法、內裝法、外裝法。無論使用哪種安裝方法都要注意將刀片分成左右兩組,然后順序安裝,并使刀片刃口與刀軸旋轉方向一致,絕不能裝反,否則會使刀背入土受力過大,損壞機件。
(2)旋耕機與拖拉機的動力配套應注意功率匹配,不同功率的拖拉機均有與之相應的配套旋耕機。由于各地的土質情況及農藝要求和旋耕機的工作幅寬不同,選配拖拉機時應注意拖拉機功率大于旋耕機的功率消耗。拖拉機與旋耕機掛接方式有三點懸掛和直接連接式兩種:前者的懸掛及升降方法與懸掛犁相同,并由拖拉機的動力輸出軸通過萬向節傳遞動力帶動刀軸工作,多適用于履帶拖拉機和大功率拖拉機;后者多與功率較小的拖拉機配套,它是用螺栓直接固定在拖拉機后橋上,動力是由動力輸出軸通過離合器或聯軸節帶動刀軸工作。直接連接式旋耕機的升降雖也由液壓操縱手柄控制,但齒輪箱及主梁是固定不動的,僅旋耕部分繞主梁回轉,使刀軸升起或落下。基于上述兩點因素,在配套使用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這對機械的使用與維護及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是非常重要的。
(3)拖拉機與三點式掛接旋耕機掛接時,傳動軸應與拖拉機的動力輸出軸位于同一條直線上,拖拉機懸掛裝置中央拉桿應盡量高點懸掛,這樣可以提高拖拉機組的通過性能,以減小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左右提升桿也應高度一致,以保證左右耕深達到一致。
(4)萬向節兩個夾叉的開口方向應位于同一平面上,保證動力傳遞平穩。旋耕機工作時,應使萬向節總成兩軸線夾角盡量小,夾角越小傳動效率越高。在安裝時不注意就容易裝錯,極易造成傳動軸十字節的損壞。
(5)拖拉機帶旋耕機作業地頭轉彎時,應分離動力輸出軸,停止旋耕機的工作,再提升旋耕機。若要在旋耕機轉動中提升,必須限制其提升高度。用萬向節傳動的旋耕機,由于受萬向節傳動傾角的限制,不能提升過高,若在傳動中提升過高,容易造成動力輸出軸和萬向節的損壞,或導致傳動軸與限位鏈的碰撞損壞。
(6)駕駛員在通過分配器操縱升降的過程中應注意分配器的提升、中立、壓降三個位置的正確使用,旋耕機工作時應將液壓手柄事先限制在允許的提升高度。開始作業時,應先結合動力輸出軸,再掛上工作擋,在柔和地結合離合器踏板的同時,使旋耕機刀片慢慢入土,然后再加大油門,禁止在拖拉機起步前先將旋耕機入土或猛放入土,以免造成發動機熄火和刀片折斷或液壓系統中齒輪泵和高壓油管等部件損壞。
(7)旋耕機作業時應根據地塊大小、土壤性質、作業要求及駕駛員的操作熟練程度來選擇拖拉機的速度,而且既要充分利用拖拉機的功率,又不能長期超負荷工作。在一般情況下,旱耕作業的前進速度選用2~3 km/h,水耕或耙地作業選用3~5 km/h。對旋耕刀軸轉速而言,一般旱耕或耕作比阻較大的土壤選用低速擋,其轉速為200 r/min左右;水耕、耙地和耕作比阻較小的土壤選用高速擋,其轉速一般為270 r/min左右。
(8)碎土能力與拖拉機前進速度及刀軸轉速有關,如中間傳動箱的速比可以調整,也可以用改變傳動箱速比的方法來適應不同的土質和不同型號的拖拉機。
(9)與具有力調節、位調節液壓系統的拖拉機配套時,應用位調節,禁止使用力調節,以免損壞旋耕機。當旋耕機達到需要耕深后,應用限位螺釘(手輪)將位調節手柄擋住,使每次耕深一致。
(10)與具有分置式液壓系統的拖拉機配套時,分配器手柄應放在浮動位置上,旋耕機的深淺用固定在油缸活塞桿上的定位卡箍來調節。下降或提升旋耕機時,手柄應迅速扳到浮動或提升位置上,不可在壓降或中立位置上停留,以免損壞拖拉機。
與手扶拖拉機配套旋耕機的耕深是用尾輪或滑橇控制的,若調整后仍達不到要求,可松開夾緊手柄,提升尾輪套管來增加耕深。
(11)在使用過程中要定時對旋耕機中間齒輪箱加注齒輪油,在各油嘴處加注潤滑脂,認真檢查各連接螺栓的緊固情況。每工作3~4 h應停機檢查刀片是否有松動、折斷或變形。檢查或排除故障,必須先停機熄火。
(12)田間轉移或過田埂時,應切斷動力輸出軸,并將旋耕機提升到可以提升的最高位置以后進行。旋耕機工作時其上禁止站人,停放時不得呈懸掛狀態,應使旋耕機著地。
作者信息:江蘇省南通市(唐閘)農機學校,2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