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育肥羊五原則
凡不作種用的公、母羔羊和淘汰的老、弱、瘦、殘羊都可進行育肥。先對它們進行去勢、驅蟲、滅癬、修蹄等處理,然后按老幼、強弱、公母進行分群和組群。這樣有利于飼養管理和羊的生長發育。但一般而言,幼齡羊比老齡羊增重快,育肥效果好。1~8月齡羔羊的生長速度最快,且主要長肌肉,因此,選擇斷奶羔羊進行育肥效益最高。
經濟效益的高低是衡量肉羊育肥成敗的關鍵,而不是盲目追求日增重的最大化。尤其是在舍飼育肥條件下,最大化的日增重往往是以高精料日糧為基礎的,但日增重的最大化并不意味著一定能獲得最佳經濟效益。因此,生產中應根據飼養標準,結合育肥羊自身的生長發育特點,確定肉羊的飼糧組成、日糧供應量或補飼定額,并結合實際增重效果及時進行調整。
當氣溫較低或草場、草坡被冰雪封凍時,可由放牧改為舍飼育肥。育肥期間,以喂優質干青草或青貯飼料為主,每天喂給一定數量的玉米、瓜干、高粱、豆餅等精飼料,還可喂些胡蘿卜、南瓜等多汁飼料,以提高飼料適口性,增加采食量。同時要注意羊舍保暖和清潔。
應合理組織生產,適時屠宰育肥羊。根據育肥開始時肉羊所處的生長發育階段確定育肥期,育肥期過短效果不明顯,過長則飼料報酬低。因此,肉羊經過一定時間的育肥達到一定體重時,要及時屠宰或上市,不要盲目追求最大體重。
通常而言,育肥規模越大利潤越大,但在實際生產中往往適得其反。有些養殖戶盲目采購,貪圖規模,卻忽視市場規律,結果造成巨大虧損。在確定飼養規模時要注意三點。
首先要了解銷售地的肉類消費水平、個人收入情況,通過這些數據對預售價格做出可靠預測。
其次要關注與畜牧業有關的農產品價格,如玉米、大豆等,這些產品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飼料價格起伏,也是肉類價格的晴雨表。
第三要根據自家儲存的飼草、飼料數量確定育肥期的長短和育肥批次。在科學的飼養管理下,一般育肥期以60~70天為宜,具體育肥時間視育肥羊的膘情、大小、日增重速度而定,但育肥期最好不超過90天。●
馮小鹿 吉林省大安市龍沼鎮計生站 1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