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老人要防關節炎
隨著秋天的深入,天氣漸漸變冷,早晚溫差也越來越大,不少老人因天氣變化導致關節疼痛時有發生,有的老人以為這是風濕病,實則未必。天氣變化只是風濕病的一個誘因,而骨關節炎與天氣變化的關系更大。骨關節炎是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這種病會導致關節疼痛、腫脹,關節絞鎖,活動受限,甚至關節變形和功能障礙,從而影響病人的活動能力,是老年人致殘的主要原因。
秋冬季節防治關節炎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關節保暖。關節炎患者多會出現關節疼痛、怕風、畏寒等癥狀,要盡量避免接觸冷水,體格較弱的病人在天氣轉涼的時候,要及時根據天氣的情況增減衣物,早晚較涼時可以多加一件衣服,局部可以用護膝、護腕、長襪或手套等。
2.適宜的關節運動。不參加過勞、劇烈運動,注意做好運動前的準備,適當對負重關節(如膝關節)增加預防性的保護措施等。而對于已經有關節疾病的人來說,尤其老年人,對關節的保護尤為重要。因此,建議這類人群做無負重的運動,如仰臥屈膝、平躺“蹬三輪”等,增加局部肌肉力量。發病時盡量休息,避免長時間步行、爬山、爬樓梯等運動,以維護關節功能。
3.合理飲食,起居有節。首先要補充鈣和維生素D,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在600~1 200毫克,宜多食牛奶、蛋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同時增加多種維生素的攝入,以及礦物質如、硒、鋅以及膠質的食品等。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多曬太陽,戶外活動時間每日以9:00—11:00、15:00—17:00為宜,四季實時調整。總之,老年人不適合在早晨進行鍛煉,一是早晨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二是老年人多有心腦血管疾病,晨起鍛煉容易發生意外,尤其是在秋冬季節。
張小六 湖南省汝城縣土橋中學 42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