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嘉信技術工程公司:堅持自主創新做腐蝕檢測行業的技術引領者
文/林守江

嘉信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林守江教授
天津市嘉信技術工程公司是一家從事埋地管道檢測技術開發應用、腐蝕檢測儀器生產和銷售及相關專業軟件開發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公司的經營理念是:廣泛引進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設備及管理經驗,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高新技術研發為基礎,通過不斷地自主創新和廣泛的技術合作,打造埋地管道腐蝕檢測及評價技術的核心競爭力,致力為腐蝕檢測行業技術及裝備提供優質服務。
在改革開放初期的1994年,公司創始人林守江先生從英國Radiodetection Ltd公司離職,白手起家,創立了天津嘉信公司。經過二十年的不斷努力,嘉信技術已成為腐蝕檢測評價領域技術領先的專業公司。公司現擁有數千萬固定資產,三個企業實體,員工120余人,業務覆蓋全國28個省市區。2011年公司被授予“天津市高新技術企業”、“中小科技型企業”的稱號;作為英國DCVG公司產品中國大陸地區的總代理,2013年被DCVG公司授權為其技術支持及培訓中心。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守江先生作為國內腐蝕檢測及評價領域的知名技術專家,擔任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防腐蝕施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石油學會防腐保溫專業委員會委員、南開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天津工業大學MBA中心創業導師等社會職務。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全球化進程,通過借鑒國外發達國家技術發展理念,嘉信公司走上自主技術發展之路。特別是在三次國家科技部中小科技企業創新基金的支持下,完成了埋地管線腐蝕與防護地理信息系統(CPGIS)、腐蝕與防護檢測評價系統(DCVG/ CIPS)、外防腐層檢測數據處理軟件(ESTEC xp)、陰極保護靜態數據記錄儀(CIPS-logger)、雜散電流檢測儀(JX-SCM)淺海海底鋼質管線腐蝕與防護檢測系統(ROV)等產品的開發和持續的技術升級。公司與大慶油田設計研究院、天津大學、南開大學、中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等多家院校所開展了技術合作。
作為企業自主創新的核心部門,產品研發部成立于2000年,具有多年從事嵌入式產品研發、埋地管線探測技術、圖像處理、專業GIS應用、應用軟件開發、軟件工程等專業的高中級專業人員多名。近些年來公司在埋地管道腐蝕與防護評價技術、設備及軟件的研發項目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致力于發展成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管道腐蝕與防護檢測儀器及軟件的生產商和提供商。研發部已經開發出了以CPGIS/GDFFW軟件系統為代表的多項軟硬件產品。其中,GDFFW軟件系統在全國有600余套在相關行業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2004年CPGIS系統為強化油田的地面工程建設,使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提供了重要的手段,獲得了國家創新資金的支持。現已有大慶、中原、河南等多個油田應用了該系統,用戶企業通過應用CPGIS解決了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2008-2009年公司的“埋地管線腐蝕與防護檢測評價系統”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部和天津市創新基金支持,并獲得90萬元的無償資助,開始埋地管線腐蝕檢測關鍵設備的自主品牌研發和產業化。創新基金的支持加速了嘉信公司的發展步伐,提高了企業的整體水平。公司于2009年12月獲得天津市科技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實施優秀企業稱號。
2011年公司與中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開展了淺海油氣管道檢測技術和檢測ROV合作研發。經過兩年多的艱苦攻關,開發出具有國際水平的海底鋼質管線腐蝕與防護檢測系統。

該系統已在唐海油田、中海油渤海灣的海底油氣管線上成功了進行工程應用,取得了良好檢測效果,2014年將投入批量生產和銷售。
研發部門的全體技術人員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積累了陸地和海底管道腐蝕檢測的核心技術和開發經驗。公司現有腐蝕檢測評價領域的軟硬件產品3個系列7個型號,發明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5項,軟件產品認證2項。
在工程服務領域,公司憑借在埋地管道探測、腐蝕檢測評價、雜散電流探測、陰極保護等領域的多年技術研發和工程經驗的積累,開展了以埋地鋼質管道外腐蝕檢測和評價(ECDA)工程、動態雜散電流檢測和治理項目、陰保系統故障診斷及排除等工程技術服務,先后為中石油、中石化、川氣東送、北京燃氣集團公司、西氣東輸為代表的全國用戶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和工程服務,獲得廣泛認可和好評。十多年來工程部秉承誠信至上、顧客滿意、質量第一的服務理念,已經承接國內上百項腐蝕與防護檢測工程。工程部現有項目管理及工程技術員工20余人,多年從事埋地管網的腐蝕與防護工程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埋地管網的腐蝕檢測經驗,有能力為全國管道行業客戶提供先進、合理、優化的腐蝕檢測與防護方案,提供優質的技術及工程服務。
工程部裝備有完善的管線檢測專業儀器設備。其中,雷迪管道電流測繪儀5套、RD-管線儀3臺、RD-SCM雜散電流測繪儀4臺、瑞典瑪拉探地雷達1臺、DCVG/CIPS檢測儀5套、天津嘉信的CIPSLogger數據記錄儀5套、瑞士徠卡公司的全站儀2臺、江蘇海安SL-6防腐層檢測儀器2臺、美國天寶GPS定位儀3部、工程車2部。工程部將積聚優勢資源,通過不斷努力不斷開拓國內市場,與客戶合作創造價值,實現互利共贏。
在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實行項目經理制。項目經理全權對所實施的工程項目進行全方位管理。在與甲方協調、技術方法應用、質量控制、進度把握、人員調配以及獎金發放等環節負責。項目經理制的實施,有利地保證了嘉信公司每個工程項目的順利高品質的實施。
在腐蝕檢測技術應用推廣方面,公司與中國工業腐蝕協會合作,自2004年起已經成功舉辦了8期國家腐蝕技師任職資格培訓班,先后對全國油氣行業、城市燃氣行業、特檢行業以及從事管道腐蝕檢測評價工程單位的400余名從業人員進行了專業培訓。其中10余人取得了國家防腐蝕高級技師資格證書,200余人取得了國家防腐蝕技師從業資格證書,近百人取得了國家防腐蝕高級工的任職資格證書,為我國腐蝕檢測領域的技術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此外,嘉信公司于2013年入圍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評選的“2012-2013年度全國防腐蝕行業施工作業20強“;林守江總經理榮膺”2012-2013年度全國防腐蝕行業十大杰出企業家“的殊榮。
嘉信公司全體同仁將本著信譽第一,用戶至上的服務宗旨,以不斷開拓進取的敬業信念,提供先進的技術,高質量的產品、精良的裝備、完善的服務。愿廣交全國各行各業朋友,以精誠合作、互惠互利的信任精神共創美好明天!
2月19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出通知,自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停止企業年度檢驗工作,要求各級工商機關抓緊做好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實施準備工作。
通知提出,國務院發布的《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將企業年度檢驗制度改為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據此,總局決定自2014年3月1日起停止對領取營業執照的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企業法人、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及其分支機構、來華從事經營活動的外國(地區)企業,以及其他經營單位的企業年度檢驗工作。
通知要求,各級工商機關要向社會公眾廣泛宣傳將企業年度檢驗制度改為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的意義,結合本地企業和經濟發展實際,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依法查處各類違反企業登記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切實履行監管職責。
工商總局關于停止企業年度檢驗工作的通知工商企字〔2014〕2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
國務院發布的《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將企業年度檢驗制度改為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據此,總局決定,自2014年3月1日起停止對領取營業執照的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企業法人、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及其分支機構、來華從事經營活動的外國(地區)企業,以及其他經營單位的企業年度檢驗工作。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按照《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的要求,抓緊做好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實施準備工作。要向社會公眾廣泛宣傳將企業年度檢驗制度改為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的意義。要結合本地企業和經濟發展實際,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依法查處各類違反企業登記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切實履行監管職責。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19日表示,反壟斷工作將對更加關切民生的、社會比較關注的領域進行優先調查。
對于今年反壟斷工作有哪些重點領域的問題,許昆林表示,只要有壟斷的問題存在國家發改委就會調查處理,發改委也在積極找線索,但并沒有設定要重點向哪個領域開刀。
許昆林指出,目前反壟斷調查力量薄弱,很難有力量更多主動出擊,光現在的反壟斷舉報就夠發改委應付一陣子。在我們工作過程中,對更加關切民生的,社會比較關注的領域進行優先調查。歡迎社會各界積極舉報,提供反壟斷線索。
日前,司法部印發《關于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就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作出部署。意見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健全公共法律服務網絡,有效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大力拓展公共法律服務領域,不斷提高公共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國情、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法律服務需求,努力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意見提出,公共法律服務是由司法行政機關統籌提供的,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所必需的法律服務。具體包括:為全民提供法律知識普及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動;為經濟困難和特殊案件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開展公益性法律顧問、法律咨詢、辯護、代理、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預防和化解民間糾紛的人民調解活動等。
意見強調,要以實現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為主要目標,按照服務為民、保障權益,統籌城鄉、強化基層,改革創新、提高質量,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意見明確提出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六個方面的主要任務:
一是進一步健全法律服務網絡。加快解決欠發達地區律師資源不足問題,推進律師資源合理分布、均衡發展。進一步健全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準入機制,引導基層法律服務所主要為鄉鎮(街道)、村居(社區)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務。大力發展縣域公證工作,積極解決欠發達地區公證員短缺問題。推進城鄉社區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設、村居聯絡點和便民服務窗口建設,著力打造“一小時(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加強城鄉公共場所及基層村(居)普法陣地建設,建立完善基層法制宣傳教育公共設施體系。鞏固和規范鄉鎮(街道)、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積極推進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托優質資源設立一批高資質、高水平公共鑒定機構,支持規模大、實力強的鑒定機構將服務網絡向基層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延伸。
二是進一步整合法律服務資源。進一步建立健全縣(市、區)司法行政法律服務中心、鄉鎮(街道)法律服務工作站、村(社區)法律服務點(窗口),在政府已設立的政務服務平臺設立法律服務窗口等方式,集中受理和解決群眾的法律服務事項,提供綜合性、“一站式”服務。全面加強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將司法所真正打造成化解矛盾、宣傳法治、服務群眾的一線綜合平臺。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法律服務,實現公共法律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三是進一步拓展法律服務領域。引導廣大律師、公證員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積極參與公益性法律服務,積極探索建立鄉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深化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引導律師積極參與信訪、調解、群體性案(事)件處置和社區工作等公益法律服務。進一步放寬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準,積極推動地方政府將就業、就醫、就學、社會保障等與民生問題緊密相關的事項,納入法律援助補充事項范圍。切實做好常見性、多發性糾紛調解工作,積極參與企業改制、征地拆遷、勞動爭議、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產權、交通事故、電子商務等領域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深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不斷深化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依法誠信示范企業”等法治創建活動。拓展司法鑒定業務范圍和服務領域,及時將與保障和服務民生密切相關的鑒定事項納入統一登記管理的范圍,積極為交通事故、保險理賠、醫療損害、職工工傷、房屋拆遷等爭議解決提供公益性司法鑒定服務。
四是進一步提升法律服務質量。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務標準體系,建立健全公共服務質量評價機制、監督機制、失信懲戒機制,推行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服務公開制等服務制度,加強便民利民服務建設,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質量和水平,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
五是大力加強法律服務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司法行政工作與智慧城市建設迅速、深度的融合,依托本地區公共服務網絡,盡快建成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逐步完成連接省、市、縣、鄉四級地方公共法律服務網絡信息通道。加強“12348”法律服務熱線平臺基礎設施建設,使“12348”法律服務熱線成為接受群眾法律咨詢、宣傳法律知識、疏導群眾情緒、指導群眾維權的綜合平臺。
六是切實落實保障措施。積極推動將公共法律服務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將公共法律服務事項納入政府購買項目,促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常態化、可持續。推動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務補償機制。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貧困地區政策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