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湯園林

不久前,倫敦市長約翰遜應邀參加墨爾本市的作家節,并將作為主講嘉賓現身。這讓他很是欣喜,不僅可以觀賞這個美麗的城市,還可以和老朋友道爾見面了。
出發前,他給道爾打了個電話,非常開心地告訴對方,一定會到老朋友家里做客。對于朋友的到來,道爾自然非常期待,不無幽默地表示,會準備好對方最愛的家常菜,到時要一醉方休。
下了飛機,約翰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見老朋友。走出機場,外面有許多出租車載客,也有不斷穿梭的公交車,約翰遜正猶豫著選擇哪種交通工具出行,忽然發現街道兩邊停滿了藍色公共自行車。他頓時兩眼放光,還是騎自行車吧,又健身又環保,自己的車技也很不錯的。
于是,他大步流星地走到自行車停放點,自行車旁有個藍色的投幣箱,上面寫得很清楚,只要投入三澳元,就可以把自行車騎走,用完后可以歸還到最近的“自行車站”,真是實惠又方便。如此便利的條件,還有什么好猶豫的?
約翰遜很快投入三澳元,騎走了一輛自行車。在澳大利亞,很多上班族都選擇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墨爾本的自行車通道更是修得漂亮又寬闊。在暢通無阻的道路上騎行,一邊感受微風拂在臉上的清涼,一邊欣賞城市美景,確實是一件很爽的事。
約翰遜越騎越興奮,忍不住秀起了車技,一會兒單丟把,一會兒單腳蹬,還來了個漂亮的U形掉頭,引得路人一陣驚嘆。正當他陶醉不已時,卻被一名交警攔下了。
交警禮貌的一句話,將約翰遜的快樂終止:“先生,您沒有戴頭盔,違反了本市的交通法規,請出示您的證件。”
約翰遜舉目四看,這才發現,那些騎自行車的人確實都戴了頭盔,看來,自己真的違規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我是倫敦市長,來參加作家節,不了解墨爾本法規,下次一定注意。”心想,自己身份特殊,又是初犯,是否可以免除處罰呢?
“謝謝您來參加我們的作家節,不過,即使是貴賓,也必須接受罰款。”交警一臉嚴肅地說。
約翰遜看看時間,已經在路上耽誤太久了,忍不住對交警說:“我趕時間,你們的市長,我的好朋友道爾先生還在等著我呢,能不能等我和他見過面之后,再接受你們的處罰?”
交警露出一絲驚訝,不過,很快就以一副公事公辦的口吻說:“對不起,您必須先接受處罰,即使是市長的朋友也不例外。”
無奈,約翰遜只得掏出證件。確定面前的這位違規者確實是倫敦市長,交警露出了友好的笑容:“非常歡迎您到墨爾本作客,不過,對您的處罰依然會執行。”
交警一邊說,一邊迅速開出了罰單。
拿著罰單,約翰遜非常懊悔。這段小插曲讓他不好意思再去好友家做客,而是直接去了酒店。事后,他打電話給道爾,誠懇地表示了歉意,作為市長的好友,他卻違反了該市的規定,實在是給市長臉上抹黑。而作為倫敦市長,這樣的行為也是給倫敦抹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貴為市長,即使和當地的市長是好朋友,即使為該市的發展提出了好的建議。墨爾本交警開出的一張罰單,讓我們看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也唯有如此,路上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