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泠
37歲的牛新莊在中國民生銀行創造了兩個之“最”——他所帶領的科技部成為民生體系最大的部門;他個人也成為民生體系最年輕的部門一把手。
坐在位于北京順義的新辦公室里,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開發部副總經理牛新莊還能記起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大單”——2001年5月,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南航空)航班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庫性能調優。當時海南航空航班信息管理系統上線運行在即,卻遇到了數據庫這個“攔路虎”,束手無策的海南航空將希望寄托在了20歲出頭的牛新莊身上。牛新莊說當時緊張得汗直往地下“砸”,緊要關頭。他終于把系統調通,讓海口美蘭機場航班信息管理系統在預定的時間內正常運行。
“在上線前5天,我一共只睡了10個小時。當時。剛在海口美蘭機場旁的賓館躺下電話就打來了。又有緊急的問題需要處理。”牛新莊這樣回憶道,“初試牛刀”的他在數據庫領域開始小有名氣。各類數據庫項目的訂單也開始紛至沓來。2004年。牛新莊開始橫掃各行各業,并作為獨立咨詢顧問穿梭于國內各個城市。工、農、中、建、交、招、中信七大行、海爾集團、紅塔集團、中遠總公司、寶鋼集團等大型企業,都曾留下牛新莊的身影。
找牛新莊做項目通常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他隨身帶的小本子上行程安排得密密麻麻。隨著業務的增加,2004年和2005年,牛新莊分別在上海、北京注冊了他個人的公司。“我常常是今天都不知道明天會去哪里。”他說。最緊急的一次。是2004年9月。當天上午9點,牛新莊開始上海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IT部門AIX動態邏輯分區(DLPAR)的培訓;17點培訓結束,打車前往揚州;20點,到達揚州供電局:該公司正在進行負荷控制系統項目上線,牛新莊徹夜奮戰到凌晨3點半;然后連夜打的趕往上海,凌晨6點,到達酒店,頭剛挨到枕頭的他又不得不起身出發;8點,準時出現在上海移動培訓現場。
2010年3月。牛新莊結束創業身份,成為民生銀行科技部的掌門人。在他的主持下,民生銀行新一代銀行系統至2013年5月25日全面上線,形成擁有10大平臺、115個應用模塊、包含1150個變革點和7000多個業務流程優化綜合金融服務系統。它徹底重構了民生銀行的大部分信息系統,基于先進技術架構,有強大運維體系保障。為精細化管理提供支撐。
37歲的牛新莊在中國民生銀行創造了兩個之“最”——他所帶領的科技部成為民生體系最大的部門;他個人也成為民生體系最年輕的部門一把手。
“銀行業現在面臨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如何在現有監管體制下,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對于互聯網金融對于傳統銀行業的沖擊,牛新生并不如臨大敵。因為他覺得這是大勢所趨,無論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互聯網,“銀行業總要跨出銀行,借助新興技術提升自身的金融服務能力和管理能力。”雖然嚴格意義上說這更偏向技術問題,但對銀行的戰略、理念、管理、服務等都可能產生變革性影響。如何現有體制和監管環境下將這幾方面形成合力快速取得突破,是當下實現科技引領業務發展的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