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記
(山東巨野縣消防大隊,山東菏澤 274900)
社區消防設施如何“物”盡其責
郭良記
(山東巨野縣消防大隊,山東菏澤 274900)
火災是人類社會最常見的災害,怎樣才能有效的防范火災發生一直是人類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所有火災中,社區火災是發生最多的,小區的規劃建設,人群消防意識淡薄等等都會導致社區火災的發生。在火勢失控前,最有效的消防設施就在身邊,怎樣正確使用,這些設施日常維護工作又如何進行,這些問題都會在發生火災后被人們拿來討論。本文中就以上問題重點分析社區里的消防設施怎樣做到物盡其責,日常碰到的消防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社區火災 消防設施 小區消防
在各類火災中,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最多也最為嚴重的還是商業區和居民社區發生的火災,而社區火災又是最為普遍的。據消防部門統計,社區火災占每年火災總起數的40%左右,這些火災的發生嚴重的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根據調查顯示,社區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有3個,分別是超負荷用電、線路老化現象嚴重;消防設施形同虛設;以及消防管理不到位。在城鎮化建設如火如荼,社區很難統一化、系統化,社區結構,建筑材料,生活垃圾堆放,用火用電不規范等都構成了嚴重的火災隱患。消防管理不到位主要是因為火災隱患嚴重,監督難度大,而且大量私營、個體工商戶、外來人員進入社區,不規范的用電用氣,物品垃圾隨意擱置等問題。而在這些問題當中,最需要重點關注的就是消防設施的“無用化”。
消防設施,是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防煙排煙系統以及應急廣播和應急照明、安全疏散設施等。而在社區最主要的消防設施還是滅火器和消防栓。數據分析表明,易發生火災的地方一般都是年數已久的小區。最近幾年開盤的小區,資金較為充足,相應的消防設施都能落實到位,消防驗收合格,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還有消防栓系統質量和日常維護基本都能得到保障。對比來說在舊的小區,很多配置的消防設施都形同虛設,甚至居民不會使用。
小區內的消防設施最主要的是消防栓和滅火器。
消防栓系統由蓄水池、加壓送水裝置(水泵)及室內消火栓等主要設備構成,這些設備的電氣控制包括水池的水位控制、消防用水和加壓水泵的啟動。而在小區內,人們能直接看到并且直接使用的是室內消火栓。通常是掛立在走廊墻上的,包含水槍,水帶,閥門,卷盤,水嘴在內,外面是玻璃門。常見的問題是有槍頭、閥門鐵銹嚴重,甚至影響正常使用;玻璃門破裂或門一直開著導致里面槍頭閥門失竊;閥門水帶等上面全是灰塵,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無法供水。室內消防栓的作用非常重要,對于小區內火災初期,使用室內消防栓是最方便和有效的,能起到關鍵性的滅火和降低火勢蔓延的作用。
滅火器常見的問題有4個,(1)丟失被盜現象普遍。滅火器閥門處有黃銅,價格不菲,經常因此造成失竊,在消防檢查中,常常見到空著的滅火器架子。(2)滅火器損耗嚴重。通常情況下,消防設施被使用的概率是很小的,滅火器放置在那,會很長時間沒人動,沒人管。消防檢查時,經常發現有的滅火器的壓力指針指向黃色的區域。因為小區里的滅火器大多都是干粉滅火器,如果滅火器放置的位置被暴曬到的話,就會大大縮短滅火器的使用壽命。(3)群眾不會使用滅火器。雖然消防宣傳一直在做。但是對于滅火器的使用并不是每個小區都會組織專門的培訓演練。很多小區的居民都不會使用滅火器。滅火器的使用雖然不是很復雜,也比較容易學習。但是在沒有培訓和演練的情況下,一旦發生火災,情況緊急,居民拎起來就會用、就能用還是很有困難的。
消防設施的完備只是確保在發生火災時能夠派上用場,及時控制火源。事實上,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狀態,減少火災發生的概率是最好的。火災預防工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社區的消防監督工作主要是由公安派出所來執行,公安消防部門也要積極針對社區消防安全進行抽查,督促物業管理企業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利用96119火災隱患舉報電話,讓群眾來監督自己,監督物業。
在《消防法》中有明確規定,把消防站建設、消防裝備建設、消防規劃和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納入整體規劃,確保經濟發展與消防建設相吻合、相協調。常見的消防通道堵塞的問題與規劃建設有很大的關系。消防設計,既要科學又要合理實用。對于高層建筑以及室內裝修設計都要滿足消防要求。
宣傳內容:除了消防安全和消防知識的宣傳外,還要重點宣傳火災預防措施。比如,廚房火災預防,油炸食品注意蓋鍋蓋,液化氣使用遵循“火等氣”,用完確保閥門關緊,定期檢查燃氣管道等。還有電氣使用,照明系統等火災預防都要宣傳到位。
宣傳方式:除了在顯眼位置張貼消防安全海報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手機,電視等進行消防安全的宣傳。比如,近期山東衛視舉行的全國首檔明星消防體驗真人秀節目《烈火雄心》,除了介紹消防官兵的生活和使命,更是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具有很強的社會公益價值和意義。這為消防宣傳在形式和思路上開啟了新的篇章。
總結:社區是火災頻發地方,社區消防設施和火災隱患一直問題不斷,所以,文中重點分析了如何讓消防設施“物盡其責”和減少火災隱患,然而,只靠這些并不能完全戰勝火災,除了“物盡其責”,更重要的是“人盡其責”。消防重任是全社會的責任,只要每個人都重視起來,用心負責,相信火災帶來的損失會越來越少。
[1]王荷蘭,吳美文,吳佩英.我國城市公眾消防科普教育問題及對策[J].中國軟科學,2011,1.
[2]高錦田,白鳳領,劉東海.我國消防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改革建議[J].中國西部科技,2007,1.
[3]曾偉雄.我國消防工作現狀及對策建議[J].改革與戰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