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智 朱有明
(甘肅省天??h哈溪林場,甘肅天祝 733206)
哈溪林區有害生物防治技術
陳永智 朱有明
(甘肅省天??h哈溪林場,甘肅天祝 733206)
主要闡述了哈溪林區生態的重要性以及防控林業有害生物的必要性,提出了對幾種常見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所采取的對策,切實保障森林健康。
有害生物 防治
近年來隨著哈溪林場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重點公益林建設的不斷開展,新造林面積的不斷擴大,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也日趨嚴重。為了保護森林資源,維護林區生態安全,我場對幾種常見的森林病蟲鼠害進行了有效防治,并取得了明顯效果?,F將哈溪林區的幾種有害生物及其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中華鼢鼠俗名瞎老、瞎瞎,體型粗壯,毛色呈灰褐色。成年鼠體長180毫米~250毫米,一般雄鼠大于雌鼠,四肢較短,前肢粗而有力,前足生有鐮刀狀的長爪。眼睛退化,極小。尾細長,約50毫米~60毫米。
中華鼢鼠主要危害沙棘、樺樹等林木幼樹幼苗。它們在取食、交配、構筑巢穴洞道的活動中啃食幼樹樹皮、根莖,截斷苗木的根系,并將新土推出地表,形成大小不一的土丘,覆蓋了牧草和幼樹幼苗,致使苗木失水枯死,影響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危害程度大時可造成大面積毀林現象,嚴重威脅著林業建設的成果。
(1)營林措施:根據鼢鼠危害特點,新造林地避免營造針葉純林,主導營造針闊混交林,可加大造林密度,以提早郁閉,造林整地時實行穴狀整地,限制鼢鼠活動。(2)生物方法:施用不育劑或化學滅鼠劑,如溴敵隆、殺鼠醚、多效抗旱驅鼠劑、貝奧雄性不育滅鼠劑等。(3)招引、保護狐貍、鷹等天敵。(4)人工捕捉,即用地弓、地箭、滅鼠彈等工具進行捕殺。捕捉時挖開洞一尺,放好弓箭,然后填洞口,留一進風口,鼢鼠堵洞時被箭射死。弓箭應勤放勤查,提高防鼠效果。此方法是我區滅鼠的主要措施,具有安全無毒、操作簡單、防治效果不反彈等優點。
近幾年因氣候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致使林區云杉嫩梢害蟲呈擴大趨勢,其中云杉梢斑瞑為主要種群,它取食嫩梢、新葉,造成枝梢失葉、頂芽枯死,樹木生長衰弱,失去結實能力。海拔2600—2800米之間的青海云杉林受害較為嚴重。但林區多陡坡,道路條件差,噴霧防治費時費力且不能達到理想效果,故我場主要采用煙霧載藥技術進行防治,蟲情明顯得到遏制,并歸納出以下幾項技術要點。
防治林區應事先做好蟲情調查和預測預報工作,必須準確掌握病蟲種類、發生時間、危害面積、分布密度、害蟲齡級及危害部位等情況,以便確定使用藥劑的種類、數量和配制濃度、單位面積用藥量。施放煙霧前,作業人員必須對防治區域進行地面勘查,根據發生面積、地形、林木分布及常年風向等特點,確定施放煙霧的順序和方法。另外,對害蟲的天敵也應做詳細的調查,天敵寄生率達到足以抑制害蟲災害時不應施放煙霧。
結合當地短期天氣預報,擬定具體作業日期。掌握在產生“溫度逆增”時為最有利時機,即地面層氣溫與近樹冠層的氣溫大致相似,當煙霧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繼續上升。一般在傍晚和黎明前易產生“溫度逆增”現象。傍晚施放煙霧,煙霧隨氣壓下沉,在低層漂浮,適用于樹高在5米以下的人工林。陣雨過后也可抓緊作業;有霧或有露水的早晨也可以施放煙霧。施放煙霧時,林內風速在1米/秒以內為合適,風速超過1.5米/秒時不宜作業。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技術培訓,作業時戴好防毒口罩、準備好濕毛巾,將煙霧機調試正常后,用3%高滲苯氧威乳油按每畝林地20—25毫升兌柴油使用,藥劑和柴油比例為1:10。施放煙霧方法可采用固定法和移動法。一般來說地形較陡、氣流穩定、風向變化較小時,可先在預定地點啟動煙霧機,在逆風方向固定地點靜置放煙,在林區形成煙云擴散至防治范圍;移動放煙法適用于地勢較平坦、面積不大、郁閉度相對較小、煙云不易流動的林地,施工人員相隔一定距離,在林內逆風呈“之”字形緩步走動,使煙云在預定范圍內停留較長時間。
作業完成后所有人員迅速撤離防治區域,用肥皂水洗臉洗手,并用清水漱口。如有頭暈、嘔吐現象,應立即送往醫院診治。
防治效果好壞,除對藥劑種類選擇外,煙云層停留時間長短是成效的關鍵,也是判斷防治效果的重要標志。一般要使煙云在林內停留10分鐘以上,方能發揮煙霧載藥的防治效果。防治后根據蟲害的種類,定期調查記載害蟲死亡或停止發展的情況,統計防治前后蟲害的變化情況,計算防治效果,標準株的數量不宜過少,以保證效果檢查的準確性。經過效果檢查,發現漏放或效果較差的區域,應查明原因,采取補放或其它措施彌補不足。
此病主要危害云杉樺樹混交林中的云杉,病株針葉發黃脫落,當年新梢被害率達95%,林木生長衰弱,葉色土黃,枝葉稀疏,球果少,種籽不飽滿,發芽率低,影響天然更新。同時在轉主寄主杜鵑葉片上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危害。病害與降雨情況有明顯關系,連續數日高溫后又伴隨有小雨,晴、陰交替,這樣的天氣既有利于葉銹病冬孢子萌發,又有利于擔孢子傳播和侵染。經調查認為海拔高的林分比海拔低的林分嚴重,郁閉度低的林分比郁閉度高的林分嚴重。
防治方法:
(1)有條件的地方應盡量營造混交林,加強幼林撫育,促進其盡快郁閉,郁閉度達到0.7以上時可大大降低銹病發病機率。
(2)苗圃中采用塑料拱棚隔離,既可防病,又能促進苗木生長。
(3)在人工幼林中采用20%粉銹寧乳油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在6月中旬噴施一次,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陳永智(1974.4—),男,本科學歷,林業工程師,主要從事育苗、森林病蟲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