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丹 王建春 張洋
(1.北京大學標識管理辦公室,北京 100871;2.中央美術學院,北京 100102)
高校發展成果展的教育內涵及其創新探析
——以北京大學近四次展覽為例
曲丹1王建春1張洋2
(1.北京大學標識管理辦公室,北京 100871;2.中央美術學院,北京 100102)
高校發展成果展是展現高校成果的重要舞臺,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內涵。本文以北京大學近四次發展成果展為例,歸納分析了高校發展成果展的傳承與創新、愛校情感、愛國愛黨情操、立志成才以及奉獻精神等教育內涵,并提出了高校發展成果展的改革與完善的建議,這對于我國高校發展成果展的舉辦有著重要的理論依據和借鑒意義。
高校 發展成果展 教育內涵 創新
高等教育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在國家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在培養了數以億計的高層次專業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同時,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
近五年來,特別是教育規劃綱要實施以來,高校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質量,明確思路和創新機制,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充分展示了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校發展成果展是展現高校發展成果的重要舞臺,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內涵。本文以北京大學近四次發展成果展為例來對我國高校發展成果展的教育內涵及創新進行探析,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2012年4月,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劉淇等參觀了“勇創一流走在前列——北京大學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服務首都發展成果展”。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等參觀了北京大學發展概況展、人文社會科學成果展和“學雷鋒樹新風、加強校園文明建設”系列活動成果展,與吳樹青、袁行霈、沙健孫、葉朗等老教授和青年教師、學生代表親切交流。該月北大又舉辦了115周年校慶,各界校友同北大師生一同參觀了“加快創一流共圓中國夢——百年校慶以來北京大學建設成就巡禮”展。6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就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在北大進行調研,并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
1.2.1 構建世界一流大學,服務我國現代化建設
很多國外著名的高校也非常重視大學發展成果展的舉辦。如哈佛、牛津、麻省理工等世界一流高,邀請政界、商界等社會各界名流人士參與,使其在國際上的地位得以鞏固和提升,也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目前,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和我國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很多高校為了提升國際知名度和擠入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在很多工作的開展上都瞄準了國際前言,高校發展成果展就是其中之一。
1.2.2 培育現代人才,繼承與開拓創新文化
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首先要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要將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艱苦環境中砥礪意志,在實踐鍛煉中增長本領,在奉獻祖國中成長成才。通過這些發展成果展可以很好地激勵大學生服務意識和社會意識,更好地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服務。
1.2.3 彰顯校園特色,創新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所特有的精神環境和特定的文化氣氛,所包涵的范圍也很廣,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和深遠的。而高校成果展也是校園文化的具體展現形式。如“加快創一流共圓中國夢”百年校慶成果展就充分展示了北大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也彰顯了北大的校園特色。
每一所大學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傳承和辦學特色。如北京大學是我國近代建立的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已經建校115周年,在“勇創一流走在前列——北京大學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服務首都發展成果展”等多項成果展上都展現了其獨特的歷史傳承和辦學特色。在文化積淀上,北京大學一直保持著“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文化傳統,并致力于積極推進社會關注核心價值體系和黨的理論研究和建設。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又瞄準國際前沿領域的開拓創新。在理工醫科方面,承擔多項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并獲得多項國家科學獎項,很多成果已經走在了國際的前列。這些既是學校歷史成果的總結,也進一步鼓勵和推動著學校在其輝煌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高校發展成果展是學校發展成果的濃縮和展示,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師生以學校為榮的情感并積極地為學校的榮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2]。在北大的115周年校慶上,北大師生感悟到了北京大學在學科建設、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人才隊伍建設、對外交流、社會服務、條件建設和黨建工作等各個方面的成就,深切地感悟到了作為一名北大人的驕傲和自豪。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在成果展中學生能深切體會到這一點。12年6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進行調研時指出: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要繼續堅持和貫徹好正確的指導原則,緊緊圍繞服務大局和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這一主題來開展,圍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一根本來推進……。這次展會使得廣大師生深切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他們的衷心關懷和深切希望,他們的愛國愛黨情操也在這次展會中得以升華和加深。
12年6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北京大學發展概況展、人文社會科學成果展和“學雷鋒樹新風、加強校園文明建設”系列活動成果展時他勉勵北京大學進一步把雷鋒精神與北大光榮傳統相結合、與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大力弘揚雷鋒精神,激勵廣大青年學子勇擔時代重任,不負美好青春。特別在觀看《錢學森》之后,很多學生感觸頗深,立志以錢學森為榜樣,在自己的崗位為祖國未來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國很多大學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如北大、清華。大學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都會形成自身所特有的氣質和特色[3]。這些氣質和特色體現在學校的各個方面,也造就了他們的歷史使命。就目前來說,我國大學的使命是為國家的經濟、文化等建設培養和儲備人才。而高校成果展是了解他們在這些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的具體而形象的展現。對于一些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中起領頭羊作用的大學來說,他們的歷史使命又有著獨特的一面。如北京大學,要積極地把自己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成果展就具體體現了北大在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如北大在“勇創一流走在前列——北京大學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服務首都發展成果展”上詳細展示出了北大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服務首都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學校成果展要具體地和舉辦成果展的目的和意義相結合,特別是重點領域的重點要特別突出和詳細的展出。
對于任何一所大學來講,學生是主體,也是學校賴以存在的根本。成果要體現學生在各個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如豐富的校園文化,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的專業學習以及學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等。北大在成果展中就特別重視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在多次成果上充分展示了學生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和學習、創新能力。
成果展是學校發展成果的展現形式而已,它不要求形式多么的美觀和華麗,而是要把學校取得的成就具體、形象有層次的展現出來就可以了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正如習總書記提出的“實干興邦,空談誤國”這一偉大號召一樣,我們要踏踏實實的做事情,而不是流于口號。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高校也應該不斷的創新自己的展覽形式,如開展網上展覽等[4]。這樣就既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資源的浪費,又可以方便人們對于高校成果展的查閱。
高校發展成果展是人們認識和了解高校在以往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平臺,對于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展望未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任重而道遠,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諸如北京大學等必須抓住這一重要歷史機遇,繼承和創新并舉,建成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學校,達到或者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是它的使命。相信,隨著我國高校對高校發展成果展認識程度的不斷深入,其一定會在我國的高校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1]張彥,呂晨飛,楊俊峰.高校典禮活動的教育內涵與文化意蘊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2:52-56.
[2]王卓君.以創新文化建設引領高校科技創新[J].中國高校科技,2011,10:47-52.
[3]張彥.超越歷史與自發,提升校園文化育人功能[J].中國高等教育,2005,19:25-26.
[4]曾雪梅,黨躍武,李金中.高校網上校史展覽館建設探討—以四川大學網上校史展覽館建設為例[J].數字與縮微影像,2013,1: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