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兆明


ESPN評論員史蒂夫·科爾認為西強東弱這種格局的出現,在1998年邁克爾·喬丹從公牛隊退役,隨后湖人請來“禪師”菲爾·杰克遜執教沙奎爾·奧尼爾和科比、馬刺隊選中鄧肯時就已成型。
NBA的西部球隊要比東部球隊整體實力更強,這樣的局面已經維持了十多年,但今年的情況更加特殊,西強東弱的格局走向了極端。
西部賣蔭
波特蘭開拓者隊在2013年12月5日發布了一條推特,調戲戰績低迷的東部諸隊,“現在加入東部還來得及嗎?幫朋友問的”。很快,太陽隊官方推特跟著賣萌,“不是讓你們低調點兒嗎?”
當時開拓者戰績位居西部第一,而太陽隊9勝9負位列西部第十二。太陽的戰績如果放在東部,能夠排在并列第三名。很明顯,西部和東部在戰績上出現了巨大鴻溝。
東部球隊也有自尊,開拓者和太陽聯手賣萌之后,東部的老鷹隊出來攪局。當天老鷹剛好擊敗了西部勁旅快船隊,于是,他們的官方推特轉發了開拓者的原文,貼上這場比賽的戰報鏈接,并附留言:“開拓者,把這個鏈接給你那位朋友看看吧!”
雖然在推特上挽回了一點顏面,但本賽季西強東弱的整體格局是無可辯駁的。這一點不但在戰績上體現得極為明顯,而且從東、西部球隊之間的跨區對陣來看,東部也處于絕對劣勢。截止到2013年12月上旬,東部球隊對西部球隊的勝率只有31.6%。
東部的15支球隊當中,只有熱火和步行者在對陣西部球隊時勝率超過50%,就連高居東部第三的老鷹隊,在對陣西部球隊時的成績也只有3勝6負。勝率33,3%這樣慘淡的成績,居然還高過平均值。而西部的15支球隊當中,有11支在對陣東部球隊時勝率超過50%。開賽至今,東部球隊輸得一塌糊涂。
提起當下的這種現象,熱火大前鋒波什直呼“丑陋”,勒布朗·詹姆斯更是坦言賽季開始前沒有料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現在的形勢真是讓我跌破眼鏡”,詹姆斯說,“東部球隊作為一個整體來說,是很不成功的”。
實際上,在開拓者賣萌之后,東部球隊戰績在最近兩周內稍有起色。比如沃爾領銜的奇才隊正準備“證明自己是一支合格的季后賽球隊”,年輕的活塞甚至有過客場三連勝,擊敗的對手包括衛冕冠軍熱火。西部也有更多的球隊勝率跌破五成,比如森林狼和灰熊。
這樣一來,東、西部的強弱對比的確出現了一絲緩和的跡象,然而,他們的戰績仍然相差懸殊。這造成了很多奇怪的現象。
對西部中下游球隊來說,他們可能以不錯的戰績錯過季后賽。10勝12負的灰熊在西部位列倒數第三,但如果放在東部,就成了僅次于步行者、熱火和老鷹的東部第四名,不但沒有季后賽席位的憂慮,還能在首輪拿到主場優勢。
再看頂級球隊。假如季后賽現在開打,位居西部第一的開拓者將與西部第八、14勝10負(勝率58.3%)的小牛隊交手;而步行者作為東部第一,面對的對手可能是9勝13負(勝率40.9%)的公牛隊。
假設開拓者和步行者雙雙過關,他們第二輪遇到的對手仍然差距很大。開拓者將與勝率65%左右的快船或火箭交手,步行者的對手無論是凱爾特人還是活塞,勝率都只有45%左右。想在西部殺出重圍,難度實在太大。
同為NBA球隊,只因地理位置劃分不同,就有這樣的不同境遇,這也難怪西部諸強公開吐槽了。
東部沉淪
東部球隊的整體沉淪,看上去有跡可循,其中一個被頻繁提及的因素是傷病。
賽季開始之前,紐約尼克斯、布魯克林籃網、芝加哥公牛三支球隊都被歸為奪冠球隊行列,但賽季開始之后卻發現事情沒有那么簡單。各自遭遇嚴重傷病困擾之后,他們的表現令人失望。
另一個常被提及的原因是球隊人員的變動。凱爾特人、76人、活塞和雄鹿,陣容變化都比較大,球員普遍年輕化,而且各自更換了主教練,這也是球隊戰績滑落或者未能達到預期成績的因素。
然而,對于這種“事后諸葛亮式”的分析,不同意者也大有人在。現任ESPN評論員的杰夫·范甘迪就是其中之一,他說:“這件事是沒法解釋的,我的意思是根本沒有什么原因。”
也許范甘迪是對的。說到傷病,西部球隊遭遇的傷病似乎并不比東部少。鵜鶘隊的“濃眉哥”安東尼·戴維斯、灰熊的馬克·加索爾都在養傷,勇士的伊格達拉只打了13場比賽,火箭的哈登和林書豪輪番休戰,湖人的科比剛剛復出又再次受傷。這些名字比起東部受到傷病影響的泰森·錢德勒、皮爾斯、德隆、布魯克·洛佩茲、羅斯,分量一點都不差,但是上面提到的西部球隊,并沒有爛成尼克斯、籃網和公牛這樣。
年輕和人員變動同樣不是充分的理由。丹佛掘金在休賽期送走了當家球星伊格達拉,炒掉了主教練,換掉了總經理,新賽季第一個月缺少了威爾森·錢德勒,另一名重要球員加里納利還在養傷,主力中鋒麥基骨折。但他們并沒有爛到雄鹿那種地步,戰績穩居西部前八。
太陽隊同樣改頭換面,這支年輕的球隊更換了主教練,上賽季的首發五人只剩下德拉季奇,球隊也非常年輕,沒有像一些東部球隊那樣糟糕,同掘金一樣穩居西部前八。更有意思的是原本志在擺爛的太陽隊高層被球隊的狀態打動了,已經在考慮通過交易獲得球星的可能性,爭取本賽季就有所作為。
所以,無論是傷病、經驗還是人員變動,都不是東部球隊目前孱弱現狀的充分解釋,倒是下面將要給出的這組數據能夠從側面反映一些問題。
東部15支球隊本賽季的薪金總額為10.37億美元,他們目前拿到了133場勝利,平均每場勝利所需支付的薪水是779萬美元;西部15支球隊薪金總額是9.89億美元,目前拿下了169場勝利,平均每場勝利支付585萬美元,比東部要劃算得多。這組數據對比稍顯單薄,但足以從側面看出東、西部球隊管理層在對球隊的組建和對薪金控制方面的差距。
說到東、西部管理層的差距,還有一個有趣的案例。不久前,尼克斯老板詹姆斯·多蘭親自叫停了一筆與猛龍隊的交易。當時,尼克斯控衛費爾頓受傷,后衛線告急,而猛龍控衛洛瑞恰好待售。多蘭之所以叫停這筆救急的交易,是因為猛龍總經理烏杰里是他的“老熟人”,當年招攬安東尼時,烏杰里在掘金擔任總經理。那筆交易過后,多蘭感到被烏杰里坑了。掘金陣容深度可觀,多年來成績穩定,而且手握多個未來選秀權。尼克斯則身陷巨額合同泥沼,安東尼也不是救世主,更可悲的是2014年的選秀權也被烏杰里“騙”走。因此,這次聽說球隊又跟烏杰里談判,多蘭擔心再次被坑,于是不顧球隊現狀,直接叫停。
大勢難改
不管是什么原因導致的,西強東弱都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ESPN評論員史蒂夫·科爾很愿意談論這個問題,球員時代他曾在1996到1998年幫助公牛奪取3座總冠軍,在2003年隨馬刺奪冠,退役后還擔任過太陽隊的總經理。
“西部占據統治地位已經10多年了”,科爾說。他認為這種局面出現在邁克爾·喬丹1998年從公牛隊退役之后,隨后湖人請來“禪師”菲爾·杰克遜執教沙奎爾·奧尼爾和科比,馬刺選中鄧肯,局面就此成型。
數據完全支持科爾的說法。從1999年到2013年的14個賽季里,東、西部跨區交手戰績方面,東部只在2008-09賽季占過上風,勝率51.3%。其余13個賽季都是西部占優,其中東部輸得最慘的一個賽季是2003-04賽季,勝率36.7%。
在那個賽季開始之前的選秀大會上,總裁大衛·斯特恩剛剛滿懷期待地表示:“我不希望東、西部對抗一邊倒,我希望勒布朗·詹姆斯的到來可以給東部帶來新氣象。”
在季后賽門檻方面,東部更是顏面盡失。過去7個完整賽季里,在西部,季后賽球隊(即前八名)平均勝場數是46.4場,而在東部,這個數字只有38.9場。
更早之前的2003-04賽季,東部的凱爾特人以36勝的成績打進季后賽,這在西部簡直無法想象。1999年以來,西部戰績最差的季后賽球隊也有42勝(2006-07賽季湖人)。西部甚至有過兩次季后賽球隊勝場全部達到50場的賽季,分別在2007-08賽季和2009-10賽季。其中,勇士2008年拿下48勝的出色戰績,卻與季后賽無緣,這個成績在東部能排到第四。
現在效力于西部勇士隊的博古特曾經在東部的雄鹿隊效力,如今他對這種落差深有體會。“當年我在雄鹿打球的時候,常規賽拿下37場或者38場勝利,就可以拿到一張季后賽門票了”,博古特說,“但是在西部,可能要拿到48場勝利,才有望進入季后賽。我不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但東、西部的實力并不是相當的”。
科爾在太陽擔任總經理的第二年,就感受過這種落差,“那年我們拿下46勝,但沒進季后賽”,科爾說,“如果在東部,這個戰績就是第五名。”
當年,灰熊隊甚至向聯盟申請被劃歸為競爭相對溫和的東部。因為從地理位置來看,灰熊隊所在地孟菲斯的確比被劃在東部的芝加哥、密爾沃基更靠東。森林狼也希望被劃在東部。盡管森林狼駐地明尼阿波利斯并沒有像孟菲斯那么靠東,但是那里跟芝加哥、密爾沃基等城市靠近,都處在五大湖附近。當然,這些申請都沒有通過。
面對本賽季愈發極端的東西實力分化以及越來越多的吐槽,NBA官方也在認真地考慮整改措施。今年2月份即將正式上任的新總裁亞當·席爾瓦表示,他不會刻意延續過去的規則。
當初NBA劃分東、西分區以及小賽區,目的是使距離較近的球隊多打比賽,以節省出行開支,另外一個考慮是增強NBA球隊的競爭意識,培養敵對情緒。但目前西強東弱的極端格局是此前沒有想到的。
責編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