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赫

2006年,跑酷被引入中國,逐漸在中國的青年人中流行開來。截至2009年,全國共有300余家有組織的跑酷俱樂部,從事這項運動的民間運動員已達到20多萬人,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
由于動作華麗、風格酷炫,跑酷從誕生伊始,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少年為其癡迷。作為一項極限運動,跑酷注定小眾,但對于癡迷者來說,跑酷是他們的信仰。近些年,中國的跑酷愛好者越來越多,出現了像城市猴子、覺醒、颶風等多家跑酷俱樂部,以及孫潔、屠峰豪等眾多職業的跑酷好手。隨著愛好者群體的壯大,早期的跑酷者已經走過了“傻跑”的階段,他們熱衷于推廣這項運動,逐步成為跑酷運動在中國的布道者。
跑酷又稱城市疾走,被歸類為極限運動,以日常生活環境(多為城市)為運動場所。它并沒有既定規則,做這項運動的人只是將各種日常設施當作障礙物或輔助,在其間跑跳穿行。這項運動誕生的時間并不長,2002年在英國開始盛行,隨后法國人大衛·貝爾將其發揚光大。
在跑酷的推廣過程中,電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貝爾主演的電影《暴力街區》讓跑酷進入很多年輕人的視野,而中國影星成龍對這項運動的發展也起到了助推作用。在成龍的功夫片里,人們見到他像雜耍一般的武術動作,把對手玩弄于鼓掌之間。他在自己的電影中融入了很多跑酷的動作,例如1998年的《我是誰》,成龍在原始森林里、城市旅館里,以及鹿特丹的情報機構大樓里,都上演了跑酷的好戲。這些電影不僅為中國觀眾所熟知,同樣也讓很多外國人愛上了跑酷這項運動。來自拉脫維亞的跑酷選手帕沙·彼得昆斯說:“成龍和美國演員查克·諾里斯的電影對我的啟發很大,正是因為看了他們在電影中的跑酷鏡頭,我才覺得這是一項那么酷的運動,才有了從事跑酷的想法。”
2006年,跑酷被引入中國,并逐漸在中國的青年人當中流行開來。經過跑酷愛好者們幾年的努力宣傳,現在知道、喜歡乃至參與跑酷運動的人越來越多。據中國極限運動協會統計:截止到2009年,全國共有300余家有組織的跑酷俱樂部,從事這項運動的民間運動員已達到20多萬人,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跑酷不僅是門運動的藝術,它的熱衷者更愿把它看成是一種青年亞文化所倡導的生活方式,在跑跳攀爬中,靈魂的自由得以無限伸展。
來自北京的城市猴子跑酷團體是全國眾多跑酷俱樂部中比較知名的一支,在日前進行的“移動的藝術”2013紅牛跑酷大賽中,來自城市猴子的孫潔憑借一套靈感與體操的原創自由式動作,獲得冠軍,而同樣來自城市猴子的屠峰豪獲得了季軍。在很多人的想法里,從事跑酷這樣小眾的運動,很難養家糊口,但事實并非如此。孫潔和屠峰豪等人都是專業的跑酷選手,他們的工作就是參加跑酷比賽、進行跑酷表演,從事跑酷教學等,俱樂部的運營狀況還非常不錯。
屠峰豪是國內第一批從事跑酷運動的選手。自從跑酷進入中國,他就一直熱衷于這項運動,也算是老資歷了。隨著不斷參加跑酷活動和比賽,不斷和國外選手的切磋交流,屠峰豪漸漸地有了專業從事跑酷運動,并把這項運動推廣到更大舞臺上的想法,于是有了城市猴子俱樂部,有了他們現在的規模。“我覺得把自己的愛好作為職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能保持熱情。我們現在在什剎海體校租用了體操館作為培訓場地,因為那里有墊子等保護措施,畢竟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我們這里訓練,安全是最重要的”,屠峰豪說。今年33歲的孫潔就是學校的教練,他曾擔任北京體操隊教練,接觸跑酷已有5年,多次獲得跑酷比賽冠軍,現積極推廣跑酷運動,致力于傳播科學跑酷觀念,影響了新一代的跑酷愛好者。“我希望城市猴子能給大家提供一個交流、切磋跑酷技藝的平臺,讓那些平時只能在戶外訓練的選手們有機會來我們的室內訓練館練習,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歡上這項運動。”
近幾年中國的跑酷選手越來越多,喜歡跑酷的人也不斷增加,不僅城市猴子的運營狀況不錯,很多地方的跑酷團體通過運作這項運動達到了生存的目的。來自河南覺醒的李興楠說:“我們在河南有一所跑酷學校,相比在北京這些大城市,我們那里的成本會低一些。最近幾年喜歡跑酷的孩子越來越多了,所以我們的招生情況很不錯。”雖然從事跑酷運動,孩子們算不上特長生,也沒法在各種考試里加分,但是現在還是有很多家長愿意讓孩子參加這項運動,起碼可能通過跑酷來鍛煉孩子的身體和意志。
目前國內的跑酷形成了一種相對良性的循環,跑酷選手不斷增加,跑酷團體教學的開展,讓更多的人喜歡上了這項運動,中國選手的跑酷水平也在提高。相比英國著名跑酷選手瑞安·道爾等人,差距正在不斷縮小。屠峰豪說:“我感覺其實中國選手和國外選手之間的差距并不大,技術水平都差不多,唯一有差距的地方可能就是身體素質上的差別。”
很多中國選手開始為人們所知。屠峰豪就因為跑酷被紅牛簽約,成了有贊助商的跑酷選手,他也意識到從事跑酷不能“傻跑”。他說:“平時我在宣傳推廣方面下的工夫就比較多,也一直堅持刻苦訓練,很幸運地被紅牛公司簽下,成為有贊助的跑酷選手。紅牛logo在世界范圍內代表了極限運動的最高水平,身披紅牛戰衣參加跑酷大賽,這多多少少給我增添了一份使命感。”
現在中國的跑酷少年們已經擺脫了單純跑的局面,有些時候,他們還會參與跑酷運動的推廣,凡是和跑酷相關的,他們逐漸都會涉及。城市猴子俱樂部除了參加比賽、演出,對孩子們進行培訓之外,已經開始從事跑酷賽事的運營和組織,今年的跑酷大賽,他們就在組織方面出了力。屠峰豪參與了比賽場地的設計,他說:“這兩年我們一直在找一塊屬于自己的場地,最好是室內的,這樣可以在里面搭建我們城市猴子自己的跑酷場地。這次跑酷大賽的場地就是我設計的,算是圓了自己的一個夢想,希望以后能有機會給自己的團隊也設計一套這樣的舞臺。”
當下,跑酷依然是一個非常小眾的項目,不為人知。但是正在變得越來越繁榮,越來越有前景,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其中,這項運動的市場也在不斷地增長,將來大有可為。
責編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