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來,魯 鋼,劉 洋,朱學成,陳海倫
(黑龍江省電力科學研究院,哈爾濱 150030)
SF6設備處在低溫情況下,存在液化的風險,發生液化后斷路器的滅弧能力降低,直接威脅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1-3]。目前,加熱保溫方法是避免SF6氣體液化的最經濟和合理的解決方式。加熱系統通常包括溫控裝置、加熱裝置、遠方控制、監控回路等[2]。加熱保溫方式采用的元器件雖然能夠起到加熱升溫的作用,但是由于元件數量多、接線復雜,對設備的可靠性、氣密性等產生不利影響。而且,該方法不能在柱式斷路器上使用,大量的柱式斷路器仍然面臨液化的風險。為此,本文提出了一種采用負溫度系數材料作為加熱元件的SF6設備加熱技術。
熱敏電阻主要有三種類型[4]: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和臨界溫度熱敏電阻(Critical Temperature Resistor,CTR)。
PTC具有正溫度特性,當電流流過PTC電阻后,引起溫度上升;當超過居里點溫度后,電阻也同時增加,電流下降;當增加到某一值時,電流產生的溫度與電阻值相互平衡。這樣既起到了溫度感應的作用又起到了電流控制的作用。但是在電力設備中,電流和電壓的量值很高,在正常導通時電流基本不受設備的電阻值影響,可以看做是電流源。因此電力設備選擇加熱電阻時,不能選擇PTC熱敏電阻,而應選擇NTC熱敏電阻作為加熱材料。
NTC指的是具有負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材料,即溫度上升電阻呈指數減小。這種材料通常是利用錳、銅、硅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氧化物進行混合、成型、燒結而成的半導體。該類型熱敏電阻具有阻值任意選擇(0.1~100 kΩ)、容易加工成復雜形狀、穩定性好、過載能力強的特點。在工作范圍內,NTC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可以用近似實驗公式表示[5]:

式中:T、T0為絕對溫度值;RT為溫度為T時的電阻值。RT0為溫度為T0時電阻值;Bp為該種材料的熱敏指數。
斷路器無論罐式還是柱式,其主要結構均存在氣室內導體的形式,因此構建基本模型如圖1所示。其中,導體位于中心位置、導體與外殼之間充填SF6氣體,而導體中某段鑲嵌有一部分NTC電阻,其對稱剖面結構如圖2所示。

圖1 基本結構模型Fig.1 Basic structure model

圖2 基本結構的對稱剖面圖Fig.2 Symmetric profile of basic structure
由于結構具有對稱性,僅對其對稱部分(如圖2所示)進行分析,電路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電路模型Fig.3 Circuit model
外電路等效為一個電流源I,電阻包括導體的電阻R1、R2、Rr和Rn。其中,R1和R2為鑲嵌 NTC電阻之外的部分導體電阻值,Rn為鑲嵌的NTC電阻的電阻值。
當外電路的電流為I時,Rr和Rn分別流經電流為Ir和In。

鑲嵌部分的電加熱功率為

總功率為

設Rr/Rn=k,由式(2)、式(3)可知,鑲嵌部分的導體和NTC電阻的功率之比為

固定Rr阻值而不同Rn阻值對應的功率關系如圖4所示。

圖4 電功率Fig.4 Power
圖4中,以k=1,即Rr等于Rn時的功率為基準值。在某一k值下,阻值的相對關系決定了功率的分配。選擇較大阻值的NTC電阻值,總的熱功率增加,導體的功率增加,但NTC的發熱量比重較小。
當考慮到溫度變化因素時,SF6設備溫度較高時,導體與NTC電阻共同分擔電流。當溫度降低后k增加,而功率變化卻呈現相反的趨勢。導體的發熱功率和總功率值增加,而NTC電阻的功率降低。
熱阻模型如圖5所示。

Ts1,Ts2—鑲嵌部分導體和NTC電阻的溫度;Tg,Tc—氣體導體側溫度和外殼測溫度;θrr—鑲嵌部分導體對鑲嵌部分延伸區域的熱阻;θrg—鑲嵌部分導體對氣體的熱阻;θm—鑲嵌部分導體對NTC電阻的熱阻;θn—NTC電阻對氣體的熱阻;θg—氣體的熱阻;θc—外殼的熱阻。
由于NTC電阻與鑲嵌部分導體距離較近,設θrn=0,并合并導體和NTC電阻,得到的氣體熱阻為

該模型精簡化后如圖6所示。

圖6 熱阻簡化模型Fig.6 Thermal resistance model
根據上述模型分析得到

根據式(2)—式(5)有

最低環境溫度TaL時:

此時NTC電阻的溫度為

最高環境溫度TaH時:

式中:TcL為SF6氣體外側溫度的最低值,即為SF6氣體的液化溫度;TgH為 SF6氣體允許溫度的最高值。
由溫度約束,NTC電阻值應滿足

根據式(1),Bp可由下式確定:

設定I=10 A,環境溫度分別為+40℃(313 K)和-50℃(223 K),進行Simulink仿真試驗。
未采用和采用NTC電阻材料的熱分布如圖7和圖8所示。

圖7 未采用NTC電阻材料的熱分布Fig.7 Thermal distribution without using NTC resistance materials

圖8 采用NTC電阻材料的熱分布Fig.8 Thermal distribution using NTC resistance materials
從圖7和圖8可以看出,未采用NTC電阻加熱時,裝置的內部溫度基本與環境溫度一致。當環境溫度達到-50℃時,采用NTC電阻加熱后,SF6氣體的最低溫度提升了10℃(達到233 K),而最高溫度僅增加2℃(達到315 K)。可見NTC電阻的負向電阻增加特性和非線性特性改善了低溫下的熱分布,提升了氣體溫度。
熱敏指數對溫度分布的影響如圖9所示。

圖9 熱敏指數對溫度分布的影響Fig.9 Effect of heat sensitive index 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由圖9可知,熱敏指數越高,NTC材料的溫度變化率越大。當采用高熱敏指數的NTC電阻時,相同條件下總體溫度降低。但低溫的氣體溫度降低程度小于加熱電阻的溫度降低程度。這是由于B參數增加,導致在高溫時材料電阻的電阻值更小,在一定電流下產生的熱量不足以維持熱平衡,因此其溫度平衡點較低B值時高。
在選擇熱敏電阻時,通常以25℃時的電阻值作為基準值,在不同基準電阻值下,溫度分布如圖10所示。

圖10 R25電阻值對溫度分布的影響Fig.10 Effect of R25resistance value 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仿真結果顯示:當R25增加時,各部分的溫度差趨大,而且總體溫度上升;當R25較小時,R25對溫度的影響較顯著,因此在選擇參數時應盡量選擇在這個范圍內。
熱阻對溫度分布的影響如圖11所示。
由于內部氣體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熱阻對氣體溫度的影響最直接,所以通過仿真曲線圖11可以看到,當提高此部分的熱阻后,氣體溫度上升較內部NTC電阻上升幅度大。因此在采用NTC電阻進行內部加熱的同時,加強外部的隔熱對提高SF6氣體的溫度具有較好的效果。

圖11 熱阻對溫度分布的影響Fig.11 Effect of thermal resistance 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斷路器分閘后,由于沒有負載電流,該裝置不能工作,此時斷路器無需切斷電流,因此分閘后不會對系統的工作產生影響。但當長時間分閘后重新合閘,此時溫度仍然很低,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重新升高溫度,如圖12所示。氣體熱阻和熱容量減少50%時合閘后溫度變化如圖13、圖14所示。

圖12 合閘后溫度變化Fig.12 Temperature changes after closing

圖13 與氣體熱阻減少50%后合閘后溫度變化Fig.13 Temperature changes then gas thermal resistance decrease 50%after closing

由圖13、圖14可知,減少熱阻和熱容量有利于斷路器溫度的快速提高。因此在合理布局電場分布的條件下,增加傳熱面積和減少導熱部分的體積,可以減少合閘后斷路器在低溫范圍內的時間。
NTC電阻對SF6設備進行加熱時,應合理選擇熱敏電阻的參數;在平衡氣體溫度加熱效果時,應避免內部溫度過高。在合理加熱的同時,增加保溫裝置也有利于設備的保溫和可靠運行。
[1]何勇,張渺.SF6斷路器低溫運行氣體壓力報警及閉鎖頻繁動作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案[J].內蒙古電力技術,2008,26(4):87-88.HE Yong,ZHANG Miao.Cause analysis and its solution to SF6breaker low temperature gas pressure alarm and frequent actuation[J].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2008,26(4):87-88.
[2]王永光.SF6斷路器運行中氣體低溫液化解決方案[J].內蒙古電力科技,2009,27(4):35-37.WANG Yongguang.Solution to gas low-temperature liquefaction in operation of SF6circuit breakers[J].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2009,27(4):35-37.
[3]黃濤,蔣電波,閆浩.提高SF6斷路器低溫工況下開斷電流的研究[J].吉林電力,2006,34(1):8-10.HUANG Tao,JIANG Dianbo,YAN Hao.Research on enhancing the interrupting current of SF6breaker under low-temperature operation [J].Jilin Electric Power,2006,34(1):8-10.
[4]蘇樹兵,宋世庚,鄭應智,等.CoMnCuO系NTC熱敏電阻的復阻抗分析[J].材料科學與工程,2002,20(3):386-389.SU Shubing,SONG Shigeng,ZHENG Yingzhi,et al.Analysis of complex impedance of NTC thermistor of CoMnCuO series[J].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2,20(3):386-389.
[5]徐海英,董慧媛,劉英,等.NTC熱敏電阻B常數[J].電子器件,2004,27(3):497-500.XU Haiying,DONG Huiyuan,LIU Ying,et al.A discussion for describing B constant of the NTC thermal resistance[J].Electron Devices,2004,27(3):49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