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狀元返鄉(xiāng)種菜種出名堂
31歲的小伙郭可江在河南范縣甚至濮陽可以說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2004年,家境貧困的他以全縣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中央財經大學。然而,郭可江的驚人之舉還不止于此,大學畢業(yè)三年后,他放棄在北京的優(yōu)越工作,回鄉(xiāng)種起了蔬菜,當上了農民,再次轟動一方。
大片的蔬菜大棚、成群的雞鴨、滿圈的豬崽……這是一個集蔬菜、花木、水果等種植和家禽養(yǎng)殖為一體的現代高效農場。
這個現代農場,是2011年3月郭可江創(chuàng)辦的專業(yè)合作社。除了蔬菜大棚和養(yǎng)豬場,郭可江還培植景觀樹和櫻桃、蘋果、梨等果樹2000多棵。他還在自己的農場里推廣“豬——沼——菜”、“豬——沼——果”等生態(tài)循環(huán)模式。他的種地模式讓祖輩務農的村民開了眼。
郭可江在北京海淀、豐臺、朝陽等地區(qū)設立了4個有機蔬菜銷售點,農產品直接用貨車送到銷售點,不愁銷路。他還在北京注冊開通了網站,創(chuàng)立自己的“老家菜園”品牌,還請《西游記》中沙僧的扮演者擔任形象代言人。
如今,他種地種出了名堂,成了遠近聞名的年輕富翁。郭可江的蔬菜每賣出一箱,他還會從中抽出一元錢,資助在校貧困學生,這在當地也被傳為佳話。(據《大河報》)
□本欄編輯/屈紅梅
你試用,我賺錢
海莉·巴納有一位朋友是美容策劃,她常常請巴納測試她策劃的頂級美容產品。巴納覺得幸運之余又想到,每個女人都希望能看到美容策劃的私家收藏,有很多小樣可以試用。哈佛畢業(yè)的她立刻想到了這個需求的市場商機。
海莉·巴納找到校友卡蒂婭·波尚,兩人在2010年秋天聯(lián)手創(chuàng)辦了Birchbox。這是一個新訂閱零售模式的試用網站:顧客每月支付10美元成為會員,在網上填寫個人資料后,每個月至少會收到4個化妝品樣品,從80多個高端零售商處送到家里。如果顧客對樣品感到滿意,還可以通過Birchbox在線雜志購買該產品的零售裝,并按會員積分有相應優(yōu)惠。
對消費者來說,支出一筆小錢——每月10美元,就可獲得多種高端化妝品,何樂而不為?與其在商場瞎逛,聽一個銷售員喋喋不休,還不如花10美元試用一下小樣化妝品來得簡單直接、實惠。
Birchbox的一個獨到之處在于,為用戶個性化定制樣品。比如用戶對口紅感興趣,可以設置針對性訂購。Birchbox會通過每個用戶的美容問卷調查為其創(chuàng)建個人資料,再以此為依據為她們挑選樣品。所以會員們很多時候收到禮盒都會感到驚喜。
就這樣,Birchbox的用戶數保持急速增長態(tài)勢:到2011年1月,已經擁有5000名會員,到2012年2月,據媒體報道,會員數已經激增至10萬人。零售商們爭著搶著向Birchbox提供樣品。2011年8月份,Birchbox和80多個高端零售品牌有合作,到如今,這一數字是130多家。
Birchbox的成功之道總結起來也很簡單:預付費的模式可以保證網站充足的現金流;個性服務贏得用戶的好感和信任,從而維持數量穩(wěn)定、質量上佳的用戶群;優(yōu)質用戶群吸引零售商提供免費樣品。目前Birchbox的融資額達到1190萬美元,其獨特的模式在電商界闖出一片天地。
(文/宋家明 據《商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