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師德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內容。師德是教師必備的素質,也是社會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師德建設除了需要國家的重視,教師本人對自身素質的努力外,還在于師德建設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即倫理精神。把握師德建設的倫理精神、探索師德建設有效途徑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人才培養質量都具有至"/>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劉亞琳
>摘要:
師德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內容。師德是教師必備的素質,也是社會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師德建設除了需要國家的重視,教師本人對自身素質的努力外,還在于師德建設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即倫理精神。把握師德建設的倫理精神、探索師德建設有效途徑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人才培養質量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師德建設決定我國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決定我國整個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為此,教育部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提出了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及主要措施,這對推進高校師德建設必將產生積極的指導意義。
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是培養德才兼備人才的根本保證
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在吉林大學的講話中強調:“高校要以‘育人為本,要全面加強師德建設,培養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高校教師師德狀況,不僅直接影響到高等教育質量,而且對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具有長遠的影響。加強師德建設也是高等教育提升內涵,尤其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高質量人才和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客觀要求。
(二)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是形成良好教風、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
教風是教師的職業道德、專業知識水平、教學方法、教學技能等基礎要素的綜合表現,反映教師集體的精神風貌和工作態度,是教師整體素質的體現。師德狀況如何,不僅反映出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而且影響學風、校風建設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了高尚的師德,教師才能熱心于教育教學改革,不斷研究教學內容,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才能以良好的教風來促進良好的學風。
(三)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是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關鍵
教育部原部長周濟指出:“要想把教育辦好,決定性因素是教師,而在教師素質中最重要的是師德。”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而教師的素質如何,關鍵在師德。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是促進教師綜合素質提高的動力,是提高高校師資水平的關鍵。
(四)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是師資隊伍建設實際現狀的需要
總體而言,教師隊伍的師德狀況是好的,積極向上的,絕大多數教師都能夠自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愛崗敬業,愛生育人,為人師表。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師德狀況在保持好的主流旋律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負面影響,如個別教師教書育人意識淡化、為人師表意識弱化、敬業奉獻精神缺失、學術道德誠信失范等。
二、全面把握師德建設的四種倫理精神
(一)教書育人精神
教書育人精神就是既為業師又為人師,這是師德建設的核心。教師的神圣使命是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追求崇高的人格。
(二)愛崗敬業精神
教師應當做好人師和業師,不僅應德行高尚,而且要術業精深,這就必須愛崗敬業,這是師德建設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師要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師德修養,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用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以人類最進步、最高尚的道德培養和教育學生,敬業奉獻,甘為人梯。
(三)樂于奉獻精神
樂于奉獻精神就是能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教育事業的關系,不被權位財色誘惑。教師也有七情六欲,也要謀求生存與發展。問題是以什么樣的態度、什么樣的方法對待這類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教師要不斷培養自己樂于奉獻的精神。
(四)疑舊求新精神
讀書只有善于質疑,方能長進。疑舊不是否定一切舊的東西,而是破舊立新,標新立異,把義理中陳腐的“舊見”清除掉,來創發新說。
三、積極探索師德建設的有效途徑
(一)健全機制,優化師德建設的外部環境
1.高校要把師德建設放在教師工作的首位,成立師德建設領導組,加強領導,統一規劃,使其貫穿于學校管理工作的全過程。
2.高校要完善師德建設的管理體制,優化師德評價體系,將師德建設的內容具體化、規范化,把師德教育的導向性體現在學校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各項管理制度中,使教師的職業道德實踐具有真實的內容,克服學校在考核教師業績時重科學研究,輕教學態度和教學效果的弊端。
3.健全師德建設的工作機制。高校要把落實關于開展師德建設的有關政策、審議師德領域內獎懲對象、指導檢查各院系師德建設工作的開展情況等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明確化。形成上下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提高師德建設工作的實效性。
(二)不斷強化教師自律,提高其自身道德修養
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修身立德是高校道德建設的根本。因此,高校師德建設應主要依靠教師自身進行。江澤民同志提出的“四自”是教師修身立德的最好方法。
1.自重。教師要尊重自己的職業,只有將自己的三尺講臺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連在一起,才能自重自愛、樂教善教、甘為人梯,從而得到社會和人民的尊重。
2.自省。教師要經常捫心自問對教育工作是否盡職盡責、全心全意,時刻檢查反省自己,找出差距,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
3.自警。教師要經常警戒自己,是否認真自覺遵循了黨的教育方針,是否認真履行了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是否做到了為人師表、爭當師德的楷模。
4.自勵。教師在面對繁重的教書育人任務時,一定要勇于克服各種困難,勇往直前,敢于探索,開拓進取,以崇高的理想、遠大的目標追求不斷激勵自己,奮發前進,形成一種教師特有的精神力量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是一種極好的無聲教育。
【參考文獻】
[1]趙子萌.師德建設與當今社會發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廖沉玉.舍師德與師德建設[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3]田建國.以人為本與道德教育[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
[4]徐少錦.中國傳統師德及其現代價值[J].道德與文明,2002(05)
【作者單位:商丘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