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松,王小玲,趙梅
(甘肅武威解放軍第十醫院,甘肅733000)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介入治療體會
呂松,王小玲,趙梅
(甘肅武威解放軍第十醫院,甘肅733000)
目的:應用導管技術治療股骨頭無菌壞死的療效觀察。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穿刺,經旋股內、外動脈,閉孔動脈灌注溶通藥物治療股骨頭缺血壞死28例。結果:介入治療1-3次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礙減輕消失。結論:介入治療股骨頭無菌壞死仍是一種簡便、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股骨頭缺血壞死;介入治療;溶通藥物;血管造影
股骨頭無菌缺血性壞死較為常見,病因也較復雜,目前認為主要為過度飲酒、使用激素、外傷、遺傳等原因,總結我科近一年來共對28名患者進行了血管內介入治療,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有兩例為雙側,其余均為單側,病程3個月-4年不等,11例有酗酒史,8例有長期使用激素史,外傷3例,其余6例原因不明。臨床癥狀均以髖關節疼痛伴活動受限、跛行等,勻經X線片、CT、MRI及臨床確診病人,其中X線診斷Ⅰ期6例,Ⅱ期15例,Ⅲ期5例,Ⅳ期2例,共行49次介入治療。
1.2 方法及藥物
采用Seldinger穿刺技術,經對側股動脈插管,將4F或5FCobra造影導管分別超選旋股內、外動脈、閉孔動脈進行造影,用800mA血管造影機進行點片采集,觀察患肢股骨頭供血情況,造影后術中給予注入尿激酶30萬U-50萬U,低分子右旋糠酐10-30ml,復方丹參注射液10-30ml,注畢再行造影以觀察治療前后股骨頭血循環變化,術后靜脈點滴尿激酶5萬U3天,低分子右旋糠酐500ml3天,同時口服魚肝油及鈣片1個月左右以加強療效,有利于股骨頭骨質修復。
①本組28例介入灌注治療后,臨床均見癥狀緩解,疼痛減輕或消失,本組癥狀消失的8例,癥狀明顯減輕的14例,減輕的有4例,無明顯改變的有2例。
②骨質診斷標準,參照Ficovt和Arlet對股骨頭缺血壞死在平片診斷標準分期,Ⅰ期:平片正常或輕度骨小梁模糊改變;Ⅱ期:股骨頭輪廓正常,平片顯示囊變、骨硬化;Ⅲ期:股骨頭變扁;Ⅳ期:關節間隙變窄,有繼發性髖關節炎性改變。常規均進行X線平片檢查,部分進行了CT及MR檢查,MR檢查對于X線片及CT掃描優點在于股骨頭無菌壞死早期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對于軟組織特別是骨內軟組織、骨髓腔病變的顯示,MR優點明顯。
③隨訪觀察,我們在治療后6-24個月,對24例(4例失訪)進行了隨訪,均進行了1-3次介入治療不等,復查X線片及部分進行了CT及MR檢查,其中Ⅰ期4例及Ⅱ期12例基本恢復正常,2例Ⅱ期及2例Ⅲ期見有新生骨形成,2例Ⅲ期及2例Ⅳ期Ⅲ期骨質改變不明顯(臨床癥狀有減輕)。且治療后血管造影顯示股骨頭供血血管數目明顯增多,靜脈像顯示較治療前明顯豐富。
3.1 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對股骨頭缺血壞死,有人將其分為創傷性和非創傷性兩大類[1],創傷性股骨頭缺血壞死,是股骨頭血管阻斷所致,是髖部損傷的常見后遺癥,最常見于股骨頸囊內骨折,其次是髖關節脫位[2]。非創傷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病因較復雜,其中已經明確的有長期使用激素、酗酒、減壓病、血液系統疾病、動脈源性疾病、全身性結締組織病、骨關節發育不良、痛風和高尿酸血癥、鐵中毒、靜脈源性疾病、糠尿病等[3]。目前其發病機制仍不太清楚,多數學者認為是由于動脈灌注不足、靜脈回流不暢、脈管炎導致的血管壁損傷、脂質代謝紊亂、骨髓內出血等,從而導致骨質硬化、壞死和囊變,而介入治療股骨頭缺血壞死的原理[4]是將大劑量溶栓擴張血管藥物直接注入股骨頭供血動脈內擴張血管,改善患骨的血液供應,增加側支循環和溶通股骨頭血管,使壞死骨質吸收,創造股骨頭新生骨生長修復的條件。從造影前后血管比較,治療后血管微循環明顯變豐富,使股骨頭血液循環改善、股內壓降低、疼痛得到緩解或消失,活動功能隨之改善,均說明此法對治療股骨頭無菌壞死有明確價值[5]。
3.2 適應癥及療效觀察
介入治療股骨頭無菌壞死適用于凝血機制正常,無嚴重心腎功能不全的各期患者,本組28例,結果可以顯示對Ⅰ期和Ⅱ期效果最明顯,一般一次治療即可消失,從而說明對于Ⅰ期和Ⅱ期患者,由于病程較短,骨質破壞較輕,在經過介入治療以后,供血系統微循環恢復較快,骨質修復比較快且完整;對于Ⅲ期與Ⅳ期患者,由于病程長,骨質恢復較慢,雖然進行了2-3次治療,但療效仍較差,但臨床癥狀及功能恢復均有明顯改善。所以說介入治療的關鍵在于早期診斷治療,防止股骨頭塌陷變形,關節間隙變窄,必將不同程度影響髖關節功能恢復。
介入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修復是一個緩慢復雜的過程,進一步探索阻止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發展,促使血液循環恢復,保持髖關節功能恢復的方法,仍是目前臨床和基礎研究的重要課題。由于介入治療股骨頭缺血壞死方便、快捷、創傷小、并發癥少,近年來在臨床應用中均取得了比較滿意的遠期療效,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1]蔡汝賓.近十年來關節創傷性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1 9 8 1,6(9):5 5 9.
[2]李喜東,范力學,諸建國等.股骨頭缺血壞死的介入治療(附1 5 2例療效分析)[J].中華放射學雜志,1 9 9 5,2 9(1 1):7 5 6.
[3]孔愛萍,王立富,黃文諾.動脈插管介入治療股骨頭缺血壞死(附68例療效觀察)[J].黑龍江醫學,20 04,2 8(10):74 2.
[4]曹來賓.實用骨關節影像診斷學[J].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 9 9 8:6 8 8.
[5]王澤鋼,李喜東,張澤霞.介入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102例報告[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 9 9 5,1 5(1 0):6 1 1.
R816.1;R651.1+5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4.03.07
201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