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 燕

忙活了一年,作為行業媒體從業者的我,似乎一直都在奔走著,經過了無數的城市,遇見了無數中央空調這個行業圈子的人。在此,我向2013年接受過拜訪、電話采訪的每一位行業朋友說一聲謝謝。雖然這其中有很多人也僅是一面之緣,或者只是我們身邊的匆匆過客。但是請相信,每一次的交流,每一次的采訪,都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一抹色彩。許多年后的某個瞬間,我依舊能記得你的一個神情、一個細微的動作或者說過的一句發自肺腑的話。
吐槽與感謝似乎并不相搭,但不得不說是一對“好基友”。在一番感謝以后,也請讓我發泄吐槽一下。做媒體的就是不斷地與人打交道,與人交流。這期間,你在與對方交流時,需要與對方建立信任關系,這樣才能得到更多信息。即便是通過電話采訪,聲音也能傳遞出自己的情緒與感情。因此,我們總是用著最為坦誠的心渴望與每一位目標對象交流溝通。
以《2013年度中國中央空調市場總結報告》為例,在著手報告的2個月時間里,我們花費了近2/3的時間與精力與自己的行業關系進行交流,期望能夠盡可能真實地還原這個市場。還是那句話,在采訪交流時,如果我不問,那是我的失職;如果你不答,也是你的失職。因為如果你自己不提供信息,其實是失去了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因為,深諳這個行業圈的朋友也會有告知關于我們所希望獲取的信息的。
當然,更多的行業朋友給予的是支持與協助。
可能,這其中,也有一些人只是不善于交流而已。比如我今年曾采訪過的一位行業專家。這位行業專家是一個很和藹的人,客氣有禮。或許是因為是理工科與生俱來的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該師的回答簡單、精煉,使得那次專訪顯得簡潔甚至窘迫。我必須追著問:“是不是……”、“……怎么樣?”幸好當時有備采訪提綱,再怎么樣,也要硬著頭皮問下去。作為媒體從業者,處變不驚是必須要有的。
所以,拋開工作的功利性,我更欣賞這個圈子里懂得交流的朋友,他們哪怕回答的內容沒有料,但用他們的友善與幽默彌補了我們工作的枯燥、辛苦和不時出現的虛無感。再次感謝你們,對于我們工作的支持與協助。
2014,我們將與你們一起見證這個行業,請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