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 凡
夸夸爸媽,勝過好禮
文/陸 凡

提到孝敬父母,很多人都會在給老人買禮物上動腦筋。其實,如今大多數老人已經不會為了吃穿而發愁。與其挖空心思為父母拉一份孝心禮單,還不如給爸媽送一份好心情,而經常夸獎一下老人,就是一個既貼心又有效的好方法。
秦阿姨的女兒最近出嫁了,本來是件喜事,可因為一些瑣事,母女倆在婚禮當天鬧得很不愉快,秦阿姨甚至傷心地覺得這個女兒是白養了。女兒度完蜜月回娘家那天,秦阿姨的心情也沒有好轉,可聽了女婿進門后說的幾句話,她的臉上沒過多久就“多云轉晴”了。
“媽,您的氣色真好,看樣子我和貝貝在韓國給您買的化妝品,您根本沒必要擦了。”“媽,您裝飾房間的品味真是好,過兩天您給我們家也參謀參謀唄。”秦阿姨本來還想給女兒擺擺臉色,可女婿恰到好處的幾句夸獎,馬上讓她打消了這個念頭,臉上再也繃不住,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人到老年,交際圈子開始變窄,家庭和子女變成了生活重心,很多老人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的存在感,體驗到被人需要的感覺。如果得不到家人的肯定和認同,往往情緒會變得十分消極和負面,甚至覺得生活的意義和自我價值也變小了。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鼓勵和夸獎來確立老人的自尊感和自信心,讓她(他)的情緒轉為積極正面,就像秦阿姨的女婿所做的那樣。
當然,對老人的夸獎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假惺惺和阿諛奉承,而是一種生活的藝術和孝心的真誠表達。
有些為人子女者認為孝敬父母做出來就好,不一定非要說出口,但很多時候,老人是非常希望能從孩子的嘴里聽到他們對自己的肯定和贊賞,“愛要說出口”指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子女不要在口頭上對父母吝嗇,多夸夸自己的父母。
很多人年齡大了之后,會產生一種“無用”之感,認為自己對社會、對親人已經失去價值,心情因此變得十分苦悶。這種時候,身為子女者就需要了解內情,對癥下藥了。
身為工程師的李先生退休后一直有點消沉,兒子看了很著急,并為此想了不少辦法,而他最主要的策略,就是虛心向老爸請教問題。
家里抽油煙機的電機出了毛病,他準備好工具請老爸出手修理,修好之后還不忘送上一句“還是您厲害,老將出馬,一個頂倆”,聽得李先生心里很是舒暢;同事正在準備職稱考試,他拿出一道題遞到老爸面前請教,得到答案之后他連聲贊嘆:“這道題就連我們同事的輔導老師都沒做出來,我替我同事謝謝您。”一句話,讓李先生感覺身上的每個毛孔都被熨平了一樣的舒服,心頭的郁悶也消除了大半。
沒有人不愿聽夸獎自己的好話,尤其是一些年輕時曾有過值得夸耀往事的老人,更是如此。老年人都喜歡回憶過去,身為子女者可以用求教和崇拜的姿態讓父母給自己講講他們當年的不凡故事,再翻翻從前的老照片,這些都能讓老人感到自己仍被孩子們所重視,對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利的。
當然,夸獎父母,為父母送一份好心情,也可以從細節入手。劉大爺一到雙休日就特別興奮,因為兒子一家都夸他炒的菜特別香,每個周末都特意來吃他炒的菜,這讓劉大爺心情倍爽,就連長期困擾他的失眠都好了大半。所以子女沒事的時候多夸夸父母,有些時候,這比貴重的禮物更能讓老人獲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