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一方下落不明 如何討債或還債

現實生活中,有的債務人為躲債或為達到惡意逃債的目的而一去不返。同時,也存在著債務到期,債務人急于還款而找不到債權人的現象。遇到這些情況后該怎么辦呢?
【案 例】 2010年9月,鄭某因翻建房屋找沈某借款3萬元,借款期限為2年。還款期限屆滿前的3個月,鄭某夫妻雙雙到外地打工,且一去不復返,到現在已經2年了,鄭某父母也不知道他的下落。那么,沈某怎樣才能要回這筆借款呢?
【說 法】 對于債務人下落不明的借款案件,債權人可以通過以下兩條途徑討回欠款:
一是在訴訟時效期限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在立案后一般采用公告送達的形式傳喚債務人應訴。公告期屆滿,債務人不應訴的,法院即對借貸關系明確的案件經審理后可作缺席判決。缺席判決后,經債權人申請,法院可以采取拍賣債務人房屋或財產的辦法為債權人清償債務,實現債權。
二是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債務人為失蹤人,然后由其財產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借款。我國《民法通則》第20條規定:“公民下落不明滿2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因此,沈某有權向鄭某居住地法院提出宣告失蹤的申請。法院受理后依法發出尋找鄭某的公告,公告期屆滿,如果鄭某沒有出現,法院就會作出宣告鄭某失蹤的判決,并從鄭某的父母、關系密切的親屬、朋友中確定鄭某財產的代管人進而要求財產代管人從鄭某的財產中支付欠款。
【案 例】 2年前,蔣某因購房向謝某借款6萬元,約定利息為銀行同期利息的3倍,借款期限為2年。借款期限屆滿時,蔣某去向謝某還錢,才知道謝某到外地做生意去了,而且沒有人知道他的確切地址。那么,債權人下落不明,債權人該如何歸還借款和利息?
【說 法】 借款到期后,因債權人原因導致債務人無法還款的,債務人可申請辦理提存公證。
我國《合同法》第101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一)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二)債權人下落不明;(三)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護人;(四)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標的物不適于提存或者提存費用過高的,債務人依法可以拍賣或者變賣標的物,提存所得的價款。”辦理提存的機關是公證機構。
根據上述規定,蔣某可以申請辦理提存公證。辦理提存公證應當向債務履行地的公證處提出申請,公證處經審查認為符合提存條件的,即予以受理并辦理提存公證,此時蔣某就可以將借謝某的本息劃入公證處提存賬戶內,由提存機關按法定程序交付給債權人謝某。自提存之日起蔣某與謝某的債權債務關系消滅,就不用支付逾期還款的利息了。根據《合同法》規定,提存期間,標的物的孳息歸債權人所有,所需支付的提存費用由債權人承擔。
潘家永(律師)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 2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