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鉑 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
計算機信息技術在油田中的應用進展
溫鉑 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
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在油田企業中的應用涉及到油田生產的方方面面。在具體的開發方案編制過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數據收集、統計以及匯總分析等,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其中,不僅能夠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還可以提高準確性。在油田的井下作業中不斷開展系統的信息化建設,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信息技術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為油田企業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最終實現信息帶動技術以及管理的創新。
計算機信息技術;油田企業;方案編制;施工管理;地理信息
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在油田企業中的應用涉及到油田生產的方方面面。對于油田的開發來說,編制開發方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對生產規律進行總結,確定開挖的方向。在具體的開發方案編制過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數據收集、統計以及匯總分析等,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其中,不僅能夠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還可以提高準確性;另外,對于合理預測開發指標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1)地質資料網絡化管理。為了尋找油田的潛力區,應該充分利用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對老油田實施深度開發。以經濟產量為指導,對未來的年度產量實施部署,提高開發方案編制的水平。為了保證信息資源在油田生產中發揮作用,應開展多層次應用軟件開發。
(2)計算井組剩余可采儲量。在很多油田的開采區地下依然存儲有大量的原油,應用剩余可采儲量軟件可以實現對油層剩余油分布規律的分析和研究,從而找到余油的富集區。相關軟件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在平面上,井間的分流線周圍、邊緣的相帶處、微構造相對比較高的位置以及井網中控制比較差的地方有剩余油的富集。
(3)依據經濟評價軟件確定開發指標經濟界限值。為了實現在特高含水開發階段依然可以取得高效益的目的,應根據具體油田的開發特點,制定出有效的開發技術政策界限。首先是對老井經濟極限含水以及產油量進行確定。對該數值進行確定具有重要的意義,經濟評價軟件的作用即在此。其次是新井的經濟極限出產量的確定和增產油量的經濟界限值的確定,這些數據對于油田的經濟高效益運作來說都是非常關鍵的指標,科學合理地確定這些參數對于油田企業來說意義重大。
在油田的井下作業中不斷開展系統的信息化建設,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信息技術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為油田企業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最終實現信息帶動技術以及管理的創新。
(1)作業數據中心的建設。在作業數據中心的建設中,油田實施統一化規劃和整體性設計。在管理上實施集中管理,為了滿足專業應用,統一了標準和數據。另外,數據資源中心能夠覆蓋整個井下生產的過程。它不僅能夠實現數據中心的數據上傳和下載,還能夠滿足油田內部管理的要求,最終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
(2)四項集成應用系統的建設。該集成應用系統包括生產科研系統、經營管理系統、后勤保障系統以及綜合辦公系統。對于生產科研系統來說,它圍繞油水井作業施工,可以實現業務的網上協作以及管理。對于經營管理系統來說,它作為公司核心的業務之一,主要目的是在整個公司推廣生產經營監督管理系統,實現各個子系統的銜接,最終實現公司計劃、財務等各項管理業務的網絡化。后勤保障系統包括車輛管理子系統、作業設備管理子系統、物資管理子系統等,該系統設備、物資的動靜態管理和后勤保障系統的優化,可為企業提供優質的后勤保障。綜合辦公系統結合各生產管理的實際情況,以知識的管理為核心,依據工作流,實現集個人信息管理,公文的制定、分發、傳閱以及相關業務為一體的辦公平臺。
(3)綜合決策支持體系的建設。井下作業數據中心的建設能夠實現公司生產和管理的信息化。以此為基礎,進行生產預測數學模型以及專家系統的建設,形成一個支持各階段決策的綜合決策體系;同時建設相應的應用平臺和知識庫,從而形成一個完整、全面的決策支持環境,據此可以進行分析預測模型和分析方法的建立,將其應用于生產經營以及決策中。
(1)地理信息技術。隨著油田勘探開發規模的不斷增大,要求地理信息具有更高的精度。空間基礎的地理數據能夠幫助人們掌握實際的作業環境,為地面工程的設計施工、生產部署以及方案的制定等提供重要信息。另外,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實現數據的三維可視化展示和表達,實現數字化油田。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包括數字高程模型、數字正射影像、數字柵格地圖以及數字線劃地圖等。基礎地理數據庫能夠為油田各項工作提供準確、詳實的基礎資料。
(2)全球定位技術以及遙感技術。根據地面工程信息采集的特點,對地理信息數據的來源種類進行分析,確定合適的油田地面工程數據庫數據采集方式。地面工程設施可以分為兩大類:埋地管道和地面上的可見管道以及建筑物等。對于前者而言,采集空間位置數據的方式為探測方式;對于后者而言,進行空間位置數據采集的方式有三種:高分辨率航測遙感圖片處理采集、從現有的大比例尺地形圖上采集以及利用GPS技術現場定位采集和測繪。通過實際的運用可以看出,全球定位技術以及遙感技術的應用可以避免歷史數據不全面的問題,為地面工程數據的完整性提供保障。
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出現可以幫助管理者對員工實施有效的培訓,通過信息化多媒體教學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對職工培訓的優化。首先,信息化多媒體是重要的輔助手段。由于其具有文本、圖像、動畫、視頻等多種表達方式,可以改變傳統靜止、分散的模式,給培訓職工更多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受。將一些抽象概念具體化,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新技術更易于掌握。利用計算機進行課件的編制,能夠實現準確、高效、快速的目的。其次,通過信息化多媒體的運用,教師在培訓過程中可以傳授更多的知識。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快捷方便地獲取信息,其具有存儲信息量大的優點,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光盤的方式讓職工了解相關技術的背景等信息。
(欄目主持楊軍)
10.3969/j.issn.1006-6896.201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