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
大慶建筑安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管道穿越是指長距離輸氣管道通過公路、鐵路、河流、湖泊、水庫、溪渠、沖溝等自然和人為的障礙時,從工藝和施工角度經技術經濟論證,并綜合考慮業主和地方有關部門意見采用的一種從其下面通過的地下敷設形式。管道穿越公路設計的一般要求如下:
(1)管道穿越公路,應征求公路交通主管部門意見,進行必要的公路條件、運營狀況、擴建規劃及環境影響調研,本著統籌兼顧、符合法規、安全第一的原則進行設計。設計時,還應遵循有關文件、規定等的要求。
(2)管道穿越位置,宜選在穩定的公路路基下,應盡量避開石方區、高填方區、路塹和道路兩側為半挖半填的同坡向陡坡地段。管道穿越公路時,除管道專用隧道、橋梁等建(構)筑物外,不得利用公路原有的建(構)筑物。
(3)管道穿越公路,一般應垂直交叉通過。必須斜交時,斜交角度宜大于60°;特殊地段如山區或狹窄地形地段,斜交角度也不應小于30°。
(4)管道穿越高速公路或I、II級公路時,應加保護套管;穿越其余等級公路,視其重要性也可采用無套管穿越。管道在濕陷性黃土地區通過公路時,宜采用箱形涵洞穿越形式。
(5)管道在公路路基下或路基填壓管道時,管道(或套管)頂距公路路面距離一般應大于1.2 m,最低不小于1.0 m,距公路邊溝底面不應小于0.5 m。穿越管道保護套管的兩端應伸出公路、坡腳或排水溝,延伸長度不小于2.0 m。
(6)穿越公路的管子材質和標準,一般應與線路相同,同時應盡量減少公路路面下穿越管道的對接焊縫。管段焊接時,應按《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 50251)》中有關規定進行。穿越管的全部對接焊縫,必須進行X射線無損探傷檢查。焊縫質量應符合《鋼熔化對接接頭射線照相和質量分級(GB 3323)》中的Ⅱ級焊縫標準。
(7)管道穿越公路時,路基下面的管段不允許出現轉角或進行平、豎面曲線敷設。
(8)穿越管道應提高管子的外防腐絕緣等級,防腐標準一般與線路相同,當穿越公路用頂管法或水平鉆孔法施工時,保護用的鋼套管及無套管穿越的輸氣管宜采用與施工法相適應的耐久耐磨防腐絕緣材料。穿越公路管道應有電法保護措施。
(9)管道穿越公路采用保護套管時,套管兩端與內管之間的環形空間應進行防水密封。防水密封材料要密實、抗滲透水,有一定的粘聚柔軟性。
(10)經技術經濟論證,管線專用電纜(通訊電纜)可敷設于套管內。電纜必須有可靠的安全保護措施。
(11)高速公路、I級公路和其他重要公路兩側外的管道上,可與線路閥室設計結合,有快速切斷氣源進行穿越管道事故搶修的功能。同時,應從套管的一端向下風向引出一根排氣檢漏管。該管的排氣檢漏口距公路肩不宜小于20 m,且設置于地面標高相對高處。排氣檢漏口距地面的高度宜大于1.5 m,并用遮雨罩保護。
(12)有套管穿越公路應設置管道穿越公路標志牌(樁)。標志牌(樁)內容應符合《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 50251)》中的有關規定。
(13)采用開槽法施工時,應防止輸氣管段或套管的不均勻沉降。溝槽開挖后,應將素土基礎夯實,鋪墊一層200 mm厚的工程砂及300 mm厚的碎石。開槽敷設,應特別注意處理有地下水、稀泥及膨脹土槽底。
(14)穿越公路采用開槽法,應進行溝槽回填及公路的路面、留用地和標志的復原工作。公路路面的恢復標準不應低于原有標準。回填材料一般應采用原挖掘出的材料或代用改良材料,并分層充分地進行夯實。
(15)穿越公路常用的施工方法有開槽法和不開槽法兩類。不開槽法又分掏挖法、頂管法和水平鉆孔法;掏挖法分豎井法和隧洞法;頂管法有手工出土頂管和普通頂管。具體采用哪種方法,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決定。
(16)穿越公路管段一般采用直埋、保護套管、專用隧溝(洞)三種敷設方式。保護套管可為鋼管、鋼筋混凝土管。保護套管的直徑視具體施工方法決定,一般來說,套管最小內徑為:①穿越管道外徑小于200 mm時,套管內徑應比內管外徑大100 mm以上;②穿越管道外徑大于200 mm時,套管內徑應比內管外徑大200 mm以上;③采用頂管法手工出土施工時,套管最小內徑不應小于1 m,且應符合上述條件和滿足施工要求。
(17)穿越公路管段應單獨進行強度及嚴密性試壓。試壓介質、壓力和時間要求按《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和現行輸油,輸氣管道穿越工程設計規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