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會興
大慶油田采油八廠
大慶油田第八采油廠高壓線路地處野外,共有6~10 kV高壓供電線路94條,總長度2 546 km,其具有線路長、分支多、網絡結構復雜、短路和單相接地故障較多等特點。當故障發生時,若依靠人工巡線逐桿查找的方式處理,查找故障點的時間大大超過修復故障所需時間,故障停電時間長,工人勞動強度大,影響了油田的正常生產及系統安全運行。
通過對線路故障處理自動化技術的深入研究,確定了試點項目三項基本目標:運行監控——配電線路和設備的正常監控、在線診斷;故障檢出——配電線路的故障自動快速定位;快速復電——配電線路的故障自動快速隔離和自動轉移供電。按照不同區域供電模式和設備情況提出具有普遍適用性的系統設計:①易于實施、投資少、見效快,能快速實現故障檢出的故障定位系統;②針對單相接地故障,應用新型的檢測原理和判據的接地故障檢測系統;③可進行大面積推廣,可靠性高,不依賴通訊,可就地實現故障查找、故障點隔離、非故障區段快速復電的智能自愈配電終端。
根據系統建設總體原則及其所承載的基本任務,結合試點項目配網現狀及投資規模等選擇以下2種工程模式。
系統實現的目的:實現故障快速定位,減少故障巡查和處理時間。
方案描述:以故障指示器自動檢測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的功能為基礎,通過增加通信功能,將其動作信息通過短距離無線通訊匯集到就地安裝的通信終端上;通訊終端再將采集到的信息通過公共通訊網絡的GSM以手機短信方式傳送到前置機,并轉發到主站后臺人機監控系統。故障處理的快速反應可以大量節約故障查找時間,減少用戶停電時間,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系統實現的目的:利用線路現有的終端設備,實現接地故障區段的準確定位。
方案描述:在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后,安裝在變電站或者變電站某一組出線的信號源主動向母線注入一個特殊的編碼電流信號,這個特殊的信號在接地點和信號源構成的回路上流過,故障指示器檢測到這個特殊信號后翻轉指示接地故障。信號注入法是唯一注入法,不受系統運行方式、拓撲結構復雜性、中性點接地方式以及故障隨機因素等的影響,不需要給故障指示器設定門檻值,是在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后主動發送信號檢測單相接地故障的方法,對于現場干擾不敏感,具有較強的魯棒性。
通過對上述2種配網故障處理組合模式的實施與探索可知,為解決配網故障快速查找和定位問題,可以大范圍覆蓋經濟實用的一遙故障定位監控點,再實施配合信號注入法的接地故障檢測模式,切實提高接地故障檢測準確率;同時可以通過建設分布式智能饋線自動化系統,實現非通信條件下故障自動隔離及非故障區段快速復電,進一步提升配網故障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