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項目標書中的客觀表達

■專家名片

黃浩明,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2008年榮獲全國優秀慈善工作者稱號,2011年榮獲人民社會責任杰出貢獻獎。
不同資助機構對項目標書有著不同的設計要求,資助機構的要求可作為項目設計工作的指南和大綱。雖然由于機構要求不同,項目可行性報告的格式多種多樣,但其內容都很類似。一般來說,項目標書文件分為主報告和附錄。這里簡要介紹項目標書文件的主要內容與格式。
1.項目標書的概要
標書的第一頁是整個標書文件最重要的部分,是所有重要信息的一個概述,旨在使評審者相信應當對這個項目提供支持。通常它包括項目名稱、實施地點、項目周期、項目投資(包括外援和當地配套資金)、實施機構、項目負責人和項目簡介。
其中項目簡介包括:問題——簡要陳述申請者發現并準備解決的問題或需要;解決辦法——簡要描述項目,包括采取哪些行動、有多少人受益、運作的方式、地點和持續時間、以及由哪些人辦理;資金需要——解釋項目所需的捐贈金額以及未來的資金渠道;組織及特長——簡要說明申請單位的名稱、歷史、宗旨和業務,并強調組織執行這份標書的能力。
2.項目實施組織的信息
標書的最后部分通常應附上組織的簡介。這部分簡要介紹機構的名稱、歷史、宗旨、組織架構、法定地位、資金來源、財務制度、聯絡方法、項目和專長等。這些信息能夠說明申請機構的專長,尤其是與標書中的事項有關的專長。這些陳述可以表明項目的設計符合機構宗旨,以及實施項目標書的能力。項目負責人的有關經驗、背景和履歷也可以一同附上。
3.項目結束語
標書應用一到兩段結束語,對捐贈實施后的情況進行展望。這部分內容可以提到可能采取的后續活動,讓出資人為申請機構的下次籌款請求做準備;也可以說明在沒有更多資助的情況下,項目將如何開展;或者為這次項目申請做最后的請求,例如簡要重申項目的重要意義、資金申請的必要性等。在這個階段可以使用略有情感化的語言。
這一部分要舉出事實和證據,證明項目的必要性。其內容包括:
1.描述及論證項目的由來;
2.描述及論證實施項目的必要性或策略性;
3.陳述其它相關工作,分析它們與此項目的關系;
4.詳述項目對象與項目的情況,包括項目所在地的基線數據,例如地理位置、面積、人口、民族組成、交通通訊條件、生產力結構、自然資源、人均收入水平、教育及衛生狀況;項目將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有關的因果關系及結論;當地有助于問題解決的可用資源評價;
5.說明選擇項目對象與項目的原因。確定受益人群,明確提出項目目標群體以及相關篩選標準。簡述項目受益人情況,說明誰是最初受益人,目標群體與當地其它群眾存在的關系。在描述這些內容時要考慮五個事項(詳見表1)。

表1 :說明選擇項目對象與項目的原因時應注意的事項
這部分內容應當包括:目標、方法、人員配備、管理、評估和可持續性。目標和方法共同決定人員配備和管理方面的要求,后兩者繼而成為評價項目執行效果的核心標準。項目的可持續性直接取決于它能否成功以及能否吸引其他的支持。這5個部分共同描繪出整個項目互相關聯的景象。
1. 項目目標
項目目標包括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總體目標應該具備長遠目的,比較概念化和抽象化。具體目標是可衡量的計劃效果,即在一定期限內,利用有限資源,針對前面分析的目標群體存在的核心問題,通過項目活動帶來的改變。具體目標必須切實、具體、確定、可衡量,并能夠在特定時期內實現。標書的設計者經常將具體目標與長遠目標相混淆。因此,一定要非常清楚地說明目標的具體內容,避免出現空話,成為紙上談兵。例如,可以使用數字、著重號或縮進空格解釋正文的目標。最重要的是設定切合實際的目標。避免承諾辦不到的事。
2.項目活動
目標闡述已經向出資人說明了項目可以實現的效果。因此,這一部分描述應說明如何實現這些目標、解決項目問題的方式、工作策略和行動路徑,分析選取這些活動的原因,說明主要活動內容及負責人員安排,制定活動的時間計劃表。這部分內容可以幫助項目評審者評判項目設計的可信度。
3.項目風險與管理
在此應闡述實施項目預期出現的潛在風險和相應的應對措施,以便將項目風險降到最低。這不僅可以體現項目申請機構對項目所采取的客觀、務實和科學的態度,還可以為資助機構提供決策依據。同時,這部分還要提供項目管理架構圖,以期說明受益人群如何參與項目管理和資金管理制度。
4.項目監督與評估
在標書中加入評估方案表明項目申請機構對實現目標的嚴肅態度。監測是一種管理手段,它根據制定的計劃來衡量、記錄實施的進程,因此,它是計劃實施的一部分。評估是根據規劃出的發展目標體系來系統地、客觀地分析實施活動的相關性、效率、效益及效用的過程。它同戰略規劃一樣,有助于非營利組織調整和改進其計劃。這部分也要說明受益人群及其它相關群體如何參與項目監測與評估,說明資助機構接收有關報告的時間。
5.項目預算
項目預算有3個重要功能,一是說明對單獨活動或者相關負責人資源的分配;二是說明為了實施計劃所動員的必要資源;三是確定預算最高限額,同時確定從收入角度講應該得到什么。這部分應該明細資金來源,包括申請金額、其它資助、申請團體、當地社區或政府配套等;還應明細支出預算。
準備項目預算時,可以列出所有與項目運作有關的人員和非人員事項。值得注意的是,不僅要列出項目被資助后出現的新費用,還要列出該項目分擔的管理性支出。項目預算中涉及的各項支出和對各項金額的計算應匯總成報表,以備標書撰寫,以及未來與資助方討論和匯報相關工作情況所用。
以民政部2012年中央財政專項購買社會力量服務的標書為例,結構上共分為承接社會服務試點項目申請表、申報單位基本情況、項目方案、項目背景、項目預算、承接社會服務試點項目信息摘要表等五項,內容類似于國際標書,但設計形式有所差別。事實上,項目流程無論是國內的資助機構,還是國外的資助機構,其內容基本相同,只不過問題上略有合并,詞語略有改革。
標書中最難的部分是項目問題的提出,簡稱叫“項目問題金字塔”。做這項工作時要注意目標和任務的動詞關系,學會動詞的轉換關系,同時還要保證邏輯框架上的合理性。一般來說,制訂一個項目目標金字塔需要五個步驟:
(1)重新明確問題。
(2)確定最廣泛或者最重要的目標被放在頂端。比如,不能籠統地表述“北京空氣污染嚴重,霧霾天氣比較多”,還需要表述霧霾產生的原因。如此,前者就成為目標金字塔頂端最廣泛、最重要的部分。
(3)確定較低一級的目標,說明其所支持的對象。
(4)填充空缺的補充性目標。每個目標的層級都需要得到支持,并說明它們內在的邏輯聯系。
(5)確保所描述的關系具有邏輯性和全面性。
1.項目周期與財政年度和稅收制度相關,一般國際上是3-5年,但國內通常是1年。
2.保證申請項目與招標機構性質要求的一致性。
3.慎重對待財務問題。在標書中可能會出現申請資金、配套資金和第三方資助資金,此時一定要注意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其次,項目活動和預算安排要前后一致,切記要專款專用,不能用打醬油的錢拿去買醋;另外,項目的考核、評估、審計工作要專業。
4.民政部提供的表格需要填寫機構的承諾。填寫這部分內容要確保客觀、真實,要量力而行。
5.如果草根NGO缺乏足夠的專業人員,可以聘請大學老師擔任顧問。
6.把專業語言轉化成公眾語言,再向政府提供標書時,英文應注意使用括號。
總之,項目標書的設計是一項非常專業和系統的工作,項目管理人員既需要有全局的觀念和理論的指導,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修正和學習;同時,學會與項目資助機構的溝通和交流,從根本上了解項目資助者的真實意圖和想法,從而提高項目中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