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山縣財政局深化政務公開改革側記"/>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通訊員 胡明升
把權力“曬”在陽光下
———湖北省竹山縣財政局深化政務公開改革側記
●通訊員 胡明升

村委會里設有“財政專管員辦公室”方便群眾查詢

縣財政局局長方顯春(左二)查看村務公開專欄
“要提高財政部門公信力,就要自覺地把財政權力曬在陽光下。”湖北省竹山縣財政局局長方顯春如是說。
曬,是近年來興起的一個熱詞。面對公眾的不解和疑惑,公開透明,就是曬。
四月中旬,走進竹山,正是陽光明媚、桃紅柳綠的季節。由竹山縣財政局黨組導演的,一場規范財政權力、讓權力見光的大戲早已緊鑼密鼓地上演。
“法規稅政股、監察室要加強協同,對近年來財政部門出臺的各類制度、規章、辦法精心梳理,應該廢止的及時公告廢止,能夠繼續執行的,要及時修訂和完善”。接著,結合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制定公務接待、差旅費、伙食費管理相關細則的責任,也一一落實了承辦單位和人頭。
以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無疑是規范權力運行的有效途徑。竹山財政局黨組深諳此道。
時間推至2011年,方顯春初到財政局長任上時,就把規范權力運行、防范財政風險作為施政首要,從他做起,領導帶頭。此時,他初履新職,沒有絲毫燒“三把火”的沖動,而更多的是源自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
人們通常把財政與“錢”聯系在一起。事實上,也不無道理。一方面財政部門不僅管著國家的錢,而且管的錢很多,另一方面各部門單位想錢的多,要錢的多,用錢的也多。可是,“錢”的誘惑力太大,外在的、內在的諸多因素,使“錢”顯示權力的門道多,因此出問題的也多。以此故,作為財政資金主管部門的班長,自感責任重大,無怪乎要強化措施、防患未然。
是要這些門道,還是要人生平安?這道選擇題,雖然不具針對性,乍聽還是那么刺耳、尖銳,甚至有些尖刻。但竹山財政局黨組并沒有回避。
所謂門道,說白了就是管理工作中的漏洞,也是易出、多出問題的地方。竹山財政局黨組把這些門道,統稱為一個名詞——財政工作“風險點”。
唯物辯證法的原理告訴人們:不管外因如何,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打鐵,還得靠自身硬。自覺地把那些所謂門道找出來,曬出來,使其不能再成為門道,外部因素便沒有空子可鉆,風險點也變成安全點。
隨后,各股室、各專業對照各自職能職責,開始自覺地尋找那些可能顯示權力的門道,一一列舉出來,匯編成冊,輔之以各項工作流程上墻,并公開公示到門戶網站。
繼之,旨在規范各類資金管理、規范各項業務運行的10多項規章制度,得到修改完善,并及時落實執行,從而拉起一張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大網,各個“風險點”得到有效管控,形成風清氣正格局。該局在歷年財政預算審計中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在各級各類重點項目、資金的檢查中沒有查出任何問題,干部隊伍也沒出過一起腐敗案子。更可喜的是,該局蟬聯湖北省“文明單位”,連續三年獲得全省財政績效考核“A”類等次。
生活常識告訴人們,衣物要經常拿出來曬曬,不曬,是要發生霉變的。
而作為一項改革,一個“曬”字,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動詞,而是諸多要素組合的變革。該局從五個方面布局、推進:
抓服務。以開展行風政風民主評議、作風建設年、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打造“清廉、務實、為民”財政。從推行首問負責制入手,在全體財政干部中實行“遇到誰、誰負責”,由“你說,群眾跑”轉為“群眾說,你跑”。從接手到脫手得負責到底,從找領導簽批到協調股室辦理,給前來辦事的群眾提供全程服務。
抓教育。建立每周四固定學習日制度,實行各股室、各專業派員輪流講課,集中組織學習財經業務知識和法律知識。以黨組中心學習組、機關黨支部定期集中學習為平臺,組織全體黨員干部系統學習黨紀黨規和黨的基本理論知識。開設財政干部“道德講堂”,采取辦夜校、課堂提問、現場測試等方式,強化干部思想教育,提升思想和道德素質,錘煉干部作風。抽調紀檢、監察、人事教育等專門力量,組成機關事務巡查小組,開展定期不定期巡查,杜絕遲到、早退和上網玩游戲、炒股等現象。
抓公開。積極開展每年3月的“惠農政策宣傳月”活動,采取組織宣傳車、向農民發放政策宣傳資料等方式,全面推行財政“政策下鄉”,把財政政策向群眾公開。利用竹山財政公眾信息網站、竹山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把財政政務、各類資金及時向社會公開。對重點民生項目和強農惠農等民生資金,利用報紙、電視等媒體,實行動態化、滾動式宣傳,曉諭社會各界。在全縣254個行政村,普遍建立了“村務公開欄”,對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資金、農村低保、新農合等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事項,通過舉辦專欄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公開公示到位。
抓平臺。構建財政服務平臺,打造社會服務窗口。首先,把財政行政審批事項,一律納入竹山縣行政服務大廳,專人值班,“一站式”辦理。其次,積極打造鄉鎮財政服務平臺,在全縣17個鄉鎮財政所建立了“便民服務大廳”,各項財政政策、工作流程上墻,農村惠農政策資金兌現、土地流轉,新農合基金征管等主要業務實行“柜臺式”辦公。同時,全面推行鄉鎮財政專管員駐村制度,在各村委會設立專門的“財政專管員辦公室”,并向全縣10萬農戶發放記載著駐村專管員姓名、電話等內容的“專管員名片”,便于群眾隨時、就近聯系工作。再次,在縣財政局機關辦公樓一樓臨街建立“國庫收付中心”、“農村土地流轉交易中心”、“財政非稅收入收繳和票據管理中心”等服務窗口,就近方便辦事群眾。
抓機制。財政“四項改革”實現全覆蓋,優化財政運行機制。全縣76個一級預算單位全部納入部門預算改革范圍,嚴格按照“一把尺子”預算。取消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全面建立財政單一賬戶體系,所有資金運行國庫“一個漏斗”,集中收付。積極推進“收支兩條線”管理,各項收入“稅收收入進金庫,非稅收入進專戶”的格局業已形成。著力加強政府采購改革,形成了管采分離、集采規范的機制,政府采購統一受理,采購資金實行國庫直達供應商。
別人越想知道的,也是你越不想讓人知道的;你越不想讓人知道的,也是別人越想知道的。這是個體神秘感、公眾好奇心在生理學上的普遍反應。
人越想知道的,和越不想讓人知道的,交集起來就成了熱點。一旦公開透明,神秘感不再,好奇心頓消。可見,讓熱點不熱,才是“曬”的本質意義之所在。
財政預算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如何切“蛋糕”事關各方利益分配,更是“眾望所歸”。該縣財政部門認真做到依法向縣人大報告,年度財政預算草案、預算調整及時報告并經縣人大批準。在此基礎上,推行財政預算編審與執行分開改革,預算股負責指標,國庫股負責執行。大力推行部門預算,嚴格“兩上兩下”程序,全縣執行統一的預算定額和標準,個個都能明白。積極推行績效預算,在預算項目支出上,“明人不做暗事”,由部門和預算單位自行編制項目支出績效預算,提交縣人大、常務副縣長、縣財政局長、相關財政業務股室、預算單位“六方會談”,面對面評審,全程公開。
專項資金管理是另一個熱點。眾所周知,專項資金渠道多、種類多,管理難度大。該縣根據專項資金性質、來源,實行“五統一分”,即統一區域規劃、統一勘測設計、統一招標采購、統一項目實施、統一檢查驗收、分頭報賬。更為可貴的是,該縣各類專項資金實行財政封閉運行,在資金支付上,統一由國庫直接支付到項目單位和供應方,從源頭上防控財政資金截留、挪用,保證了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由此,在專項資金的使用環節,多方參與,公開公正,規范運行,財政部門好做人,各方也滿意。

惠農政策到農家
凡是沾邊建筑領域的,要想不熱都很難。財政投資評審就是其一。該局積極爭取縣委、政府支持,以縣政府公文形式出臺了相應的地方性規章,規范財政評審行為。積極推進財政評審機構改革,實行評審監管和業務執行分離,設立了財政評審股負責監管,設置財政評審中心負責評審業務。同時,引入“第三方”機制,面向全省公開招標社會中介評審機構。2014年專項安排中介評審經費150萬元,培育和開放評審市場。
都說春雨貴似油。可2014年的第一場春雨后,竹山又陸續下了幾場雨。山像洗過,樹像洗過,到處氤氳著微微草香水汽。就這樣,在這個春雨彌漫的時節,我們看著竹山財政人漫步春天。
(本欄目責任編輯: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