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兆磊,姜勇,王娟,何建成
(1.北京科技大學資產管理處,北京 100083;2.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北京 100160)
基于AMESim的礦用汽車全液壓轉向系統建模與仿真
孟兆磊1,姜勇2,王娟2,何建成2
(1.北京科技大學資產管理處,北京 100083;2.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北京 100160)
以SGA170礦用汽車全液壓轉向系統為研究對象,利用AMESim仿真軟件對全液壓轉向系統進行機械-液壓耦合建模,并進行動態特性仿真分析,獲取了各種工況下的全液壓轉向系統與轉向執行機構之間的動態特性及其仿真曲線,為大型礦用汽車全液壓轉向系統的合理設計和分析提供理論參考與技術支持,具有重要的工程應用價值。
全液壓轉向系統;AMESim;動態特性;建模與仿真
轉向系統是礦用自卸汽車最為重要的系統之一,其功用是操縱車輛的行駛方向,既要能保持車輛沿直線行駛的穩定性,又要能保持車輛轉向的靈活性[1]。轉向性能是保證車輛安全行駛的重要因素。礦區道路狀況一般都比較惡劣,為了減輕駕駛人員的勞動強度,在重型礦用自卸汽車上,全部都采用全液壓動力轉向[2-3]。
文中以SGA170礦用汽車全液壓轉向系統為研究對象,利用AMESim軟件對全液壓轉向系統進行機-液耦合建模和仿真,獲取全液壓轉向系統與轉向執行機構之間的作用機制和動態特性,為全液壓轉向系統的設計和分析提供理論參考和技術支持。
全液壓轉向是在轉向盤與轉向操縱機構之間,不需要用連桿連接的一種液壓動力轉向型式,具有操縱輕便靈活、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整機安裝布置方便等優點[4-7]。全液壓轉向系統由液壓泵、轉向器 (及配用閥塊)、安全閥、雙向緩沖閥、單向閥和導向輪等部分組成。全液壓轉向系統與其他轉向系統相比較,具有如下特點:
(1)用來操縱方向盤的力矩小,操縱輕便靈活,可大大減輕駕駛員的勞動強度。
(2)轉向系統組成元件少,元件尺寸小,質量輕,使整個轉向系統結構緊湊。
(3)轉向器與轉向油缸之間僅用油管連接,布置靈活方便,不受機構位置的限制。
(4)能在發動機熄火的情況下實現人力轉向。
圖1所示為4種典型全液壓轉向系統回路圖??筛鶕嶋H需要進行選擇。圖 (a)為開芯無反應式轉向回路;圖 (b)為閉芯無反應式轉向回路;圖 (c)為靜態信號型負載傳感轉向回路,必須同時采用靜態信號型負載傳感轉向器和靜態信號型優先閥;圖 (d)為動態信號型負載傳感轉向回路,必須同時采用動態信號型負載傳感轉向器和動態信號型優先閥。

圖1 典型全液壓轉向系統回路圖
SGA170型電動輪礦用自卸汽車轉向系統采用的是全液壓轉向系統,系統液壓原理如圖2所示。

圖2 典型全液壓轉向系統回路圖
該系統流量大壓力高,采用插裝閥,同時插裝閥還具有結構緊湊、集成化程度高等特點。為實現應急轉向,采用常壓式轉向液壓系統,不轉向時,轉向液壓泵1向蓄能器12中充液;轉向時,蓄能器向轉向器供油;發動機不工作時,蓄能器中的油液可以實現應急轉向。轉向器閥塊10中的雙向緩沖補油閥保證當轉向輪受到較大沖擊時,轉向動力缸中的油液及時溢流,保護轉向機構不受破壞。由于轉向系統流量大,充液閥不能滿足要求,這里采用壓力繼電器對蓄能器充液進行控制。當蓄能器壓力低于14 MPa時蓄能器充液;待蓄能器壓力達到17 MPa時,自動停止充液。
SGA170全液壓轉向系統大致分為轉向器模塊、轉向機械執行部分模塊、控制元件類模塊和壓力源類模塊等4個模塊。根據SGA170全液壓轉向系統原理圖,建立基于AMESim的全液壓轉向系統仿真模型[8-10],如圖 3 所示。

圖3 全液壓轉向系統仿真模型圖
對全液壓轉向系統仿真模型中各個參數進行設置,對每個元件采用AMESim中的優先模型子模型,總時間為 4 s,間隔為0.001 s;選擇標準步長積分器,單信號仿真,其他都采取系統默認的條件,模擬方向盤給出的信號是階躍信號,即模擬駕駛員在突然轉動方向盤時整個系統的動態響應。輸入信號如圖4所示。
2.2.1 轉向器動態特性及其仿真分析
全液壓轉向器的4個節流口由輸入的信號決定開口狀態,從而通過不同形式的輸入信號來替代轉向器不同的工作方式。圖5—7所示分別為轉向器節流口在不考慮蓄能器和膠管彈性、不考慮蓄能器作用但考慮膠管彈性、同時考慮蓄能器作用和膠管彈性下的進油口壓力變化曲線。

圖4 輸入信號大小隨時間變化曲線

圖5 轉向器節流口進油口壓力隨時間變化曲線 (不考慮蓄能器和膠管彈性)

圖6 轉向器節流口進油口壓力隨時間變化曲線 (不考慮蓄能器作用但考慮膠管彈性)

圖7 轉向器節流口進油口壓力隨時間變化曲線 (考慮蓄能器作用和膠管彈性)
從圖5—7可以看出:考慮膠管的彈性對進油口的壓力波動有非常明顯的改善,再加上蓄能器的緩沖作用使壓力波動很小。當然同時不考慮液壓管和蓄能器的作用只是理論的狀況,在現實中不存在。同時通過這3個圖還可以看出:在考慮了膠管的彈性和蓄能器的緩沖作用后,響應出現了一定的延遲,即液壓系統的響應速度降低。
2.2.2 轉向缸動態特性及其仿真分析
轉向缸是全液壓轉向系統的機械執行部分,轉向過程中轉向缸內各個參數的變化是非常復雜的。通過轉向系統仿真模型可以看出液壓缸工作腔和轉向器節流口1之間由一根液壓管相連,所以可以得出兩者的壓力變化情況也是一樣的,因此在3種條件下 (不考慮蓄能器和膠管彈性、不考慮蓄能器作用但考慮膠管彈性、同時考慮蓄能器作用和膠管彈性)轉向缸工作腔的壓力變化情況如圖8—10所示。

圖8 轉向拉桿受力隨時間變化曲線 (不考慮蓄能器和膠管彈性)

圖9 轉向拉桿受力隨時間變化曲線 (不考慮蓄能器作用但考慮膠管彈性)

圖10 轉向拉桿受力隨時間變化曲線(考慮蓄能器作用和膠管彈性)
從圖8—10可以看出:3種狀態下 (不考慮蓄能器和膠管彈性、不考慮蓄能器作用但考慮膠管彈性、考慮蓄能器作用和膠管彈性)呈現類似的變化,不同的是在t=1 s左右出現波動后在t=2 s時再次出現波動,主要原因是轉向缸工作腔內出現了第二次壓力的上升,所以引起了轉向拉桿受力的波動。
2.2.3 輪胎動態特性及其仿真分析
圖11—13為礦車輪胎加速度隨時間變化曲線,這3張圖的曲線變化規律原理等同上一節的轉向拉桿受力情況,不同的是在這3張圖的對比中,輪胎加速度值出現第二次波動的延遲現象非常明顯。

圖11 輪胎轉向加速度隨時間變化曲線 (不考慮蓄能器和膠管彈性)

圖12 輪胎轉向加速度隨時間變化曲線 (不考慮蓄能器作用但考慮膠管彈性)

圖13 輪胎轉向加速度隨時間變化曲線(考慮蓄能器作用和膠管彈性)
液壓系統對轉向系統性能的影響是兩方面的:一方面可以緩沖汽車行駛過程中轉向機構受到的沖擊載荷;另一方面又會引起轉向響應速度的遲緩。進行轉向液壓系統設計時,要權衡這兩個方面對液壓膠管的要求,通過試驗選用液壓膠管合適的尺寸和性能參數,使其對轉向響應時間的影響限制在某一范圍內,又能使其盡可能多地吸收車輪受到的沖擊載荷。
[1]王常友.汽車轉向系統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北京汽車,2007(3):7-10.
[2]楊耀東.礦用自卸汽車液壓舉升和轉向系統仿真與優化[D].北京:北京科技大學,2005.
[3]趙遵平.SF33900型電動輪礦用自卸車液壓系統設計與動態分析[D].長沙:中南大學,2008.
[4]雷軍波.全液壓轉向系統的靜動態理論建模仿真[D].泉州:華僑大學,2006.
[5]王浩孚,張榮昌.擺線式全液壓轉向器困油的研究[J].機床與液壓,1994(3):156-160.
[6]曾輝,趙靜一.自行走全液壓載重車轉向系統仿真與實驗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2009(2):103-108.
[7]胡殿琴.重型車輛全液壓轉向系統的故障分析與排除[J].裝備制造技術,2008(8):159 -160.
[8]姜勇.基于AMESim的復合輪式海底車液壓驅動系統建模與仿真系統建模和仿真[J].機床與液壓,2012,40(13):140-142.
[9]付永領,祁曉野.AMESim系統建模和仿真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6.
[10]王康康.基于AMESim和Simulink的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聯合仿真[J].機床與液壓,2008,36(6):128-130.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Full 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 in Mining Truck Based on AMESim
MENG Zhaolei1,JIANG Yong2,WANG Juan2,HE Jiancheng2
(1.Assets Management Department,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2.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 Metallurgy,Beijing 100160,China)
The full 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 of SGA170 mine truck was used as research object,i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was simulated by AMESim,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mulation curve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and the steeringmechanism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which provided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to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full 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 of the heavy-dutymine truck,and had important value in engineering.
Full 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AMESim;Dynamic characteristic;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P242.6
A
1001-3881(2014)10-111-3
10.3969/j.issn.1001 -3881.2014.10.034
2013-04-17
孟兆磊 (1979—),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資產管理、實驗室管理等。E-mail:mzl@ustb.edu.cn。通信作者:姜勇,E-mail:jiangyong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