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菊 彭 華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151)
《建筑工程測量》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
張冬菊 彭 華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151)
項目課程是當前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向,其內涵教學適合高職教育規律,本文以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進三年《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學為例,探索了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在高職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實現中的優勢。
項目化課程;任務驅動;項目導向
建筑工程測量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操作很強的基礎課,其工作貫通于建筑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竣工驗收的始終。按照理論以夠用為度,強化操作技能訓練的高職教育理念和實際實用的教學原則,建筑工程測量必須改變過去以學科性體系和以理論為主的教學方式,改為以“工學結合,行動導向”的體系和為突出崗位技能為主的教學方式 ,三年來,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土木系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在教學中采用了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以項目為導向,以崗位能力為目標,以真實工作任務為驅動開展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職業綜合能力,讓學生直接參與到“項目”過程中,保證了“教中學,學中教,做中用,用中做”相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表2 課程能力訓練項目內容
根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要培養施工一線的管理人才和實用技術人才,其專業主要對應的崗位為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造價員,測量員和材料試驗員等崗位。而測量員正是本課程的對應的崗位,而測量工作在建筑施工中,主要是在基礎施工,主體工程施工及施工驗收的環節中須要應用??紤]到所對應的崗位及其具體的工作過程中的應用,依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培養建筑測量員為目標,在通過對建筑施工企業進行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確定《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能力目標, 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
在課程教學中把這些目標進行具體化,通過學生完成一個個的項目來實現。我們選擇了一棟建筑大樓的施工測量工作為本課程的綜合貫通項目,以建筑施工測量員的崗位工作內容將該貫通項目劃分為建筑物±0的測設、建筑物軸線的放樣及建筑物的沉降監測三個分項目。
以工作任務為核心選擇課程教學內容是項目化課程的特點,傳統建筑工程測量在教學時,教學內容完全與工作崗位的任務脫鉤,很難擺脫學科體系的痕跡,被深深打上了"實踐是理論的延伸和應用"這一思想的烙印。教學效果欠佳。
按照高職教育應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素質和可持續發展為目的,以工作任務過程為導向的要求,在教學中以典型產品為載體,以任務驅動,以項目為導向“的項目法課程教學,具體的項目內容如表2。每一個能力訓練項目都有要實現的能力目標和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還有要提交的作品。學生最后提交了合格作品也即完成了該項目。
1.項目的教學準備。整個建筑工程測量采用信訪大樓的建筑施工測量為一個載體,教師先把信訪大樓的施工圖紙,既建筑平面圖、一層平面圖、基礎平面圖,基礎詳圖發給學生,在學校布設好相關的控制點,以使用來施工放樣。在上課實習之前,把一個班級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以4-5人為宜,選出學習積極且有一定組織能力的人擔任組長,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好實習用的耗材,如放樣開挖線(以石灰灑線)、放樣樁(木樁代替)、±0標高線(紅油漆、毛筆)、方向線等物質。
2.項目的具體實施。項目的實施過程遵循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采取先從感性入手,從實際崗位任務出發,循序漸進,以學生完成該任務為驅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建筑物±0的測設項目的實施過程:
在教學時給學生提供圖紙,先講解建筑工程中±0的概念,教會學生從圖紙上找到±0的相關信息,以此來引出高程的概念、高程的計算,再引出水準儀測量高差,計算高程。按著就采用實訓的方式,教師先演示用水準儀測高差,學生分組操作水準儀測高差,學生通過邊做邊學,邊學邊做的形式來學習,這一階段,教師給出已知點的高程,學生依±0的標高數據,用水準儀直接可以測量出±0的位置。接著,教師不再在施工區域周圍給出已知點,在遠離施工區域的地方給出一個已知點,這時,就引出高程控制測量的概念,再講水準測量的數據處理,近似平差計算,測量工作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由感性到理性。采用項目法教學,學生學起來有興趣、做起來有目標、做完有成就感,教師教起來也有針對性、目標性,教學效果要好很多。
建筑物軸線的放樣項目的實施過程:
采用項目法教學的過程,我們一改傳統的學科體系,直接先把圖紙發給學生,布置任務,把圖紙上的建筑物軸線在實地上放出來,并灑上石灰線。開始的時候,把已知點,放樣的角度,距離,坐標等數據給學生,帶領學生邊教邊做,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用中教”,來掌握基本的用全站儀、經緯儀放樣軸線的方法。在學生掌握了用全站儀和經緯儀放樣軸線之后,采用加大難度的訓練方法,任務還是依圖紙放出建筑物的軸線點,但這次不再給出放樣的角度,距離和坐標,學生必須自己計算出放樣的相關數據,這時可以講述方位角,坐標計算的相關知識,來引導學生計算放樣數據,再用這些數據去放樣。
待學生掌握這一技能之后,再加大難度,任務還是依據圖紙放樣出建筑物的軸線點,但這次既不給已知放樣數據,也不給放樣區域附近的控制點只給遠離放樣區域兩個已知點的坐標數據,這時,學生放樣時就覺得沒有已知點了,怎么辦?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引出小區域控制測量、導線測量的相關知識,帶領學生自己去布設一個控制網,再利用這些布設的控制點來放樣建筑物的軸線,通過這三個階段的 “做中學,學中做”學生既可以完全掌握放軸線建筑物的方法,也可以理解相關的知識。
與傳統的以期末考試試卷為主的考核方法不同,項目法教學考核講究過程考核、技能考核、作品考核。具體到建筑工程測量來說,我們每一次的實訓都會給學生做一次小的過程考核。比如±0放樣考核,放樣數據計算考核,軸線放樣操作考核等過程的考核,占考核比重的是最后一個的作品考核——給學生提供施工圖紙,學生依圖紙在實地放樣出建筑物的±0位置及軸線的位置,以這兩個位置的正確與否來檢核學生的學習效果。
我們對課程的考核改革主要體現以下三個方面。
1.抓好過程考核。課程按“項目法”教學時,我們改變了以往的期中,期末考試的考核方式,而改用每個項目都進行過程的考核,甚至有時在項目中的一些關鍵步驟,我們也進行了過程考核,旨在通過過程考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能力。例如,在建筑物±0的測設的項目中,我們進行了水準測量操作的過程考核,在建筑物軸線的放樣項目中,我們進行經緯儀、全站儀操作的過程考核。
2.強調技能考核。在“項目法”教學時,我們按照課程的能力目標、技能目標來進行考核,一該以往的重視知識、理論考核的方式,如建筑物±0的測設項目,我們重點考核學生掌握用水準儀測量高程及放樣建筑物底板高程這兩個技能點,在建筑物軸線的放樣項目中,我們重點考核學習點位放樣,放樣數據計算這兩個技能點。
3.突出作品考核。我們以”學完會做什么,能做什么”來進行課程的改革。改革的主要目的提高就業能力,那么到底要通過什么方式來達到目的,我們主要是學生完成一件“作品”來考核學生是否已掌握課程所希望的能力目標。在建筑物±0的測設的項目中,最終學生必提供“作品”為按圖放樣的±0位置線,建筑物軸線的放樣項目中,學生需提交按圖計算的坐標數據及實地放樣出來的輪廓線。
總之,我們通過抓好過程考核、強調技能考核、突出作品考核,這三個方面的考核,一改過去的試卷考核的模式,學生的技能水平、實際操作水平,上崗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通過學校對學生的測評,學生認為這樣更貼近實踐,學生學起來有興趣,上課不再枯燥。畢業生跟蹤調查和學生頂崗實習企業的調研,我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在從事建筑施工測量員崗位時,能直接上崗,且綜合能力強。
[1]徐國慶.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理論與開發研究[J].中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httр://www.cvae.com.cn.
[2]仇恒佳,等.園林測量課程項目化教學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版),2012(23).
[3]戴士弘.職教院校整體教改[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5.
[4]戴士弘.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05).
Teaching reform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urvey" project course
Zhang Dong-ju, Peng Hua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Changsha Hunan, 410151, China)
The project course is the direction of current occupation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he connotation of teach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aw,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of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three years "construction survey" cours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superiority of project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in goal realization in occupation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project course; task driven; project oriented
G712
A
1000-9795(2014)01-0210-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1-24
張冬菊(1980-),女,湖北棗陽人,講師,從事形變監測理論方向的研究。彭 華(1979-),男,湖南漣源人,講師,從事測繪工程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