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輝
(延安大學 陜西延安 716000)
延安市社區體育健身運動開展狀況調查研究
任永輝
(延安大學 陜西延安 716000)
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延安市社區體育開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社區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投入力度較大,活動參與人群日漸增多,但仍存在社區體育活動參與人群結構不均衡,社區體育活動經費少,社區體育組織管理機構不健全等方面問題。針對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了對策研究,以期為延安社區體育和諧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和諧;延安;社區體育;現狀
延安時期的新民主主義體育在中國近代體育發展史中占有不可忽視的歷史地位,為新中國成立后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社區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社區體育是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城市社會文明高度發展的重要標志。社區體育以獲得健康生活為主要動力,起到融洽社區生活氛圍,增強社區居民的體質,推動社會政治、經濟的綜合發展的作用。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意識不斷增強,社區居民對公共體育設施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社區作為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基本環境,也是開展群眾體育運動的主要場所。本課題通過對延安市社區體育健身運動開展現狀進行調研,查找和分析各種制約因素,以期為延安市社區體育運動和諧開展與建設提供有益探索。
根據研究需要抽取了延安市寶塔區10個社區為研究對象,即楊家嶺社區、南關街社區、東關街社區、寶塔山社區、七里鋪社區、向陽社區、棗園社區、蘭家坪社區、柳林社區、東苑社區。主要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發放問卷1400份,回收問卷1360份,回收率為96.8%,有效問卷1344份,有效率96%。
2.1 延安市社區體育發展現狀
2.1.1 社區體育基本情況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體育人口標準,延安全市體育人口達到70多萬約占全市總人
口的33%。略高于我國城市體育人口的平均水平(我國體育人口總數約為31.20%左右),這說明延安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相對較高。根據此次抽樣調查顯示,參與社區體育活動人口年齡段中老年人占主體,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延安市已步入老年型中期社會。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

表1 延安市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人口年齡結構與有關數值標準對比表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延安市常住人口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39522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即老齡化程度)達到6.38%,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上升了1.72個百分點,老齡化速度加快。2010年普查延安市人口年齡結構與有關數值標準對比,少年兒童人口系數、老少比和年齡中位數顯示,延安市人口已經處于老齡化(見表1)。調查得知其中許多缺少體育鍛煉的中年人和青年人更多選擇了“缺乏余暇時間”。
從此次對10個社區體育開展情況調查中得知,男性鍛煉者占43.7%,女性鍛煉者占57.6%,女性多于男性,其原因在于越來越多的女性擺脫了家務勞動和封建傳統觀念的束縛,利用余暇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從年齡結構看,社區體育活動中50歲以上的老年人(多數為退休人員)占62.3%,退休后有固定的收入,閑暇時間多,通過體育鍛煉身體,聯絡感情,增強體質,愉悅身心,延年益壽;25-50歲的中年人則不一樣,他們正處于事業的黃金時代,家庭、事業負擔較重,沒有過多的時間、精力來參加鍛煉;25歲以下青少年兒童(多數是學生)占28.1%,由于學習的需要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只能以體育課、周末及節假日參加體育鍛煉。從職業結構看,行政事業職工最多占23.8%,作息時間固定,能夠合理安排鍛煉時間,也能夠緩解壓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凸顯了社區體育的娛樂性;學生和自謀職業者所占比例相對較小,分析其原因是學生的業余時間多是被各種家庭作業、補習班占去了而自謀職業者由于受自身經濟等各種因素影響,多忙碌于各種其它事務性活動,無暇顧及體育鍛煉。
2.1.2 社區居民每天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項目、場地選擇狀況
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主要在清晨和傍晚,活動時間安排在早上占53.3%,晚上占28.7%,表明了居民在鍛煉時間主要集中在早晚,且老年人較多的集中在早上進行鍛煉,這也與老年人早睡早起的習慣有關。調查結果顯示:鍛煉時間在30-60min人數多達55.7%,符合我國體育人口判定標準“每次鍛煉時間30分鐘以上”之一條件,起到了鍛煉身體的價值。參加體育活動的項目多以健身操、廣場舞、太極(拳、劍)、秧歌項目為主體,中老年人多以健身秧歌為主,久負盛名的陜北腰鼓卻比例相對較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器材攜帶不方便,動作幅度大,活動強度較高等原因也不適宜老年人群體。而青少年則喜歡運動量較大對抗性較強的項目,如足、籃、排、輪滑等運動項目,說明了不同年齡段的人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應自己身心發展的體育項目。從選擇場地情況看,居民選擇比較多的是公園、廣場、街道社區場地和街頭巷尾空地占69.3%,大多數居民喜歡在室外鍛煉,其主要原因在于室外場地不收費,空氣清新,陶冶情操。
2.1.3 社區體育設施資金來源以及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
社區體育的設施資金以政府資金為主體,為了解決經費不足問題,社區需要建立多渠道經費來源,形成社區體育經費來源于多元化局面。調查結果顯示,87%的社區認為體育經費嚴重不足。組織體育活動,從宣傳發動,到前期籌備,到正式進行,再到總結表彰,都離不開
經費的支持。各地投入體育基礎建設的經費也非常有限。缺乏經費是社區體育發展所面臨的最大困難,已成為制約社區開展群眾體育活動的瓶頸。居民參與體育鍛煉主要動機是為了健康,強身健體,所占比例54.3%。緩解壓力,釋放心情占27.3%,表明人們對體育認識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呈多元化趨勢。
2.1.4 社區體育指導員與社區組織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專業社會體育指導員在社區體育活動中的比例最低,僅占14%。未受過專門訓練或不具備資格的人員進行指導活動的情況相當普遍,這對社區體育活動科學開展產生了不利影響。而我市在十一五期間培養了994名社會體育指導員,且級別越高文化程度越高,級別越高越是不在社區工作,多是些體育行政干部,沒有達到社會體育指導員應盡的工作。另外,延安大學每年都有社會體育專業的畢業生,并每年都培訓大批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這部分人員畢業后很少進入社區工作,多是轉行或者進俱樂部工作,這對區域社區體育發展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損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缺少組織機構和管理人員,60%以上社區沒有建立社區體育組織,沒有配備足夠數量的體育(文體)專干和社會體育指導,如果沒有人組織,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就很難開展起來,極大地制約社區體育的發展。
2.2 制約社區體育開展的主要因素
2.2.1 公共體育設施較少,體育人口分布不平衡
由全國第五次體育場地普查的有關數據得知,我市共有各類體育活動場地363個;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有70多萬,約占全市總人口的33%。但是由于受到地理環境和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體育場地的分布極不合理,現有的體育場地有70%分布在城區,而且大部分都是建于上世紀70年代,建設規模大小不等,功能單一,有的縣區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塊標準的田徑場,有一部分場地由于缺乏維護,目前基本上不能使用,人均體育用地不足1平方米。現有的70多萬體育人口,基本上全都分布市、縣,參加體育鍛煉人群的年齡結構極不合理,老年人約占62.3%,青少年占28.1%,而成年人所占比例不到10%。通過走訪調查得知,影響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有場地設施占48.2%,96%的社區“每年1次社區體育活動”都難以有效實施。
2.2.2 有組織的體育活動和比賽較少,參加的人次也少
舉辦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不僅給群眾提供了親身參與、體驗體育的機會,而且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吸引人們參加體育鍛煉。因此,體育比賽不僅是群眾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群眾體育整體水平的重要手段。《延安市體育先進縣標準的細則》對鄉鎮體育工作規定,每年組織體育競賽不少于2次,鄉鎮參加人數不少于總人口5%。而實際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與標準相差較大。通過調查結果得知,影響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組織管理占16.9%、缺乏專業指導員占11.6%、個人因素占13.8%。
2.2.3 體育場地、體育設施少,質量差,無法滿足體育活動和鍛煉的需要
基本的體育場地和設施是組織體育活動、進行體育鍛煉不可缺少的條件。全市大部分鄉鎮都沒有200米跑道及以上田徑場,鄉鎮所屬學校的體育場地很多通常都不對外開放,僅限于學校自用。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所有的籃球場、乒乓球臺以及棋牌室等,也僅限于本單位職工及家屬使用,絕大多數都不對外開放。由此算來,真正供社區群眾使用的體育場地少之又少。此次調查十個社區中,社區體育健身場所多集中在設施比較好的小區,健身器材也是政府下撥的,但是還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器材有位置放,有人用,維護保養卻少有人管理。一旦社區居民在健身室發生意外,糾紛就會出現,而且這種案例也屢見不鮮,所以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3.1 結論
3.1.1 延安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相對較高。居民參與體育鍛煉人群以老年人為主體,時間主要集中在早晨,鍛煉時間在30-60分鐘左右,鍛煉動機主要是強身健體,且對體育認識呈現多元化趨勢;選擇的鍛煉場所是主要是在室外,鍛煉的項目豐富且具有濃郁的陜北的傳統體育項目特色。
3.1.2 影響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有場地設施占48.2%。政府對居民的身體鍛煉的場地、器材設施投入很多,但仍不能滿足居民健身需求,參加體育鍛煉人群的年齡結構存在不合理,體育人口分布不平衡。
3.1.3 體育場地、設施少,質量差,經費不足,無法滿足體育活動和鍛煉的需要。選擇的鍛煉場所是主要是在室外,鍛煉的項目豐富且具有濃郁的陜北的傳統體育項目特色。
3.1.4 有組織的體育活動和比賽較少,參加的人次也少;影響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是缺少組織機構和管理人員以及專業社會體育指導員。
3.2 建議
3.2.1 加大政府在社區體育經費上的投入,加強社區體育組織建構建設,建立健全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宣傳推廣體育健身條例,提高政府宏觀調控職能,促進體育人口均衡發展,適應市場機制,調整社會資源,形成社會化的運行機制,保證社會體育發展的正確方向。
3.2.2 加強社區體育指導員的培訓管理,引導社區居民科學健身習慣的養成,在突出陜北特色健身項目的同時,進一步加工,改造傳統項目,并引入新興項目,形成特色鮮明,項目豐富的社區體育健身項目格局。
3.2.3 政府繼續加大對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器材及管理組織投入,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加強延安市社區體育指導員的隊伍建設,有助于引導市民養成良好的健身生活方式和科學的體育活動方法。
3.2.4 推動學校場館設施進一步開放,解決現行社區體育資源不足現狀,實現整體與資源共享,滿足群眾健身需要,推動社區體育和諧發展。
[1]吳秋林,繆洲生,宋平,等.江西省社區體育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M].中國體育科技,2005,41(1):73-75.
[2]葛芳方.浙西地區大眾體育鍛煉的現狀分析及對策[M].浙江體育科學,2004,2(26):49-50.
[3]林潔.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體育科學,1997(5):49-51.
[4]楊勇,徐大可,王家駒,等.城市社區體育活動調查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10):79-82.
[5]邵義強,宋允清.廣東省社區體育設施建設和群眾體育活動現狀調查[M].中國體育科技,2005,41(1)7-10.
[6]宗有智,等.和諧社會視域下延安市社區體育發展現狀調查[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6(6):74-76.
The survey on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fitness sports in Yanan City
Ren Yong-hui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716000, China)
This study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conduct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in Yan’an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munity sports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get into the larger efforts, participation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but the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sports activitie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is not balanced, the community sports is short of funds, the community sports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nd other issues. Aims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earch of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in Yan’an.
harmonious; Yan’an; community sports; present situation
G806
A
1000-9795(2014)01-0432-02
[責任編輯:陳懷民]
2013-12-03
任永輝(1991-),男,陜西臨潼人,從事體育教育方向的研究。
2013陜西省教育廳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