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麗燕
合作學習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倡的最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分工協作、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策略。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可以培養學生大膽發言,敢于爭論,還可以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總結了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一點經驗,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合作學習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當前課堂教學最為推崇的學習方式。但是,筆者在與很多同行交流中發現,大多的課堂教學仍然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現象,導致了小組合作學習沒有達到實質性的效果,主要表現在:1.內容不符,時機不當,生搬濫用。2.小組分工不明確,目標不明確,教師指導不得力,學習機會不均等。3.合作學習時間倉促,中途草草收場。4.教師評價缺乏,忽略情感體驗。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化學課堂有效的教學方式,它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合作互助、交流互補、建構新知、增強體驗,但是如果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忽略了一些關鍵的細節,往往會導致教學效果不佳,甚至適得其反。
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設計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以小組學習為主要組織形式,根據一定的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學習,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體意識,促進學生在認知、情感等方面得以發展的教學策略。
1.建立結構合理的合作小組
建立結構合理的合作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是小組間綜合水平均衡,組內成員各有差異、各有特點。小組人員分配一般以4到6人為宜,每組設一名組長。組與組之間的實力盡量均衡,小組之間在公平的前提下競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搭配,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借鑒,相互交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
2.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習慣是合作學習有效進行的必要條件。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表達、學會傾聽。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發現問題并深入地思考,形成自己新的想法;通過思考、討論和探究,把各人的意見和想法在小組內大膽表達,達成共識,還要以小組為單位在班上表達,把各組的意見進行交流,最終達成知識互補;教師要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耐心仔細地傾聽且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要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言思路和結論做出判斷,實現合作互補。
3.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和責任分工
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和責任分工是進行合作學習的關鍵。小組合作學習,不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交流,互相協作,共同進步,最終達成預期的學習目標。這就需要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優化組合,責任到人,全員參與,并明白各自擔任的角色,各盡其職,使合作學習有序又有效地進行。角色不能固定,要輪流,如組長、數據員、報告員、操作員、記錄員,由每個成員輪流擔任,每個學生的角色平等,心中都充滿自信。
4.教師的及時指導
師生合作關系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環節。小組合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及時指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始終處于指導地位。首先,在小組合作學習技巧上及時指導。小組合作學習在進行分工時,難免會出現不同意見和分歧,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必要的協調和指導分工,促成小組內部和諧,共同溝通,團結協作,來共同完成任務。其次,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困難時及時指導。在合作學習中有時由于某個角色的知識經驗不足出現了誤差,或者整個小組由于思路不清導致出錯,此時就需要教師及時指引,指出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引導學生朝正確的方向去思考、去討論、去探究。
5.科學合理的評價
科學合理的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成功的動力。每一位學生在做任何事情時都希望獲得成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因此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結果的評價也應該以激勵性的評價為主。教師要對整個小組分工是否精細、合作是否友好、整體參與是否積極給予科學合理的評價。首先,本小組成員間可以互評,可以讓學生對整堂課中表現最突出或進步最大的同學進行評價,甚至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表現作出一定的評價。其次,老師對學生的精彩發言要充分地肯定和贊賞,同時對學生一些知識性、常規性的錯誤也要及時指出。最后,教師除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綜合評價以外,更要注重對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進行評價,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學、互動、互補、互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提高合作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它對構建有效的化學課堂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提高。作為教師,應加強研究,努力探索,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和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