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受關注的我省“兩會”于1月23日閉幕。“兩會”期間,經濟發展、教育公平、就業形勢、交通治理等成為與會代表委員們口中的“熱詞”。這些“熱詞”,關乎民生反映民情傳達民意,唱響了“兩會”好聲音。
【改革發展】
2013年,省委提出“要著力構建多點多極支撐”,“做強市州經濟梯隊,做大區域經濟板塊”,邁出了全域全面開發、多點多極共興、重塑經濟版圖、實現強省之夢的步伐。我省構建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格局從哪里破題?
聲音:將“國”字號平臺創新復制到全省
省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經濟委員會委員鄭鈜: “國”字號平臺有其獨到優勢。建議應該更多借助綿陽科技城等這些“國”字號平臺進行創新,進而復制到全省其他區域。全省各地資源稟賦不同,除技術創新之外,更應該著力的是制度和工具性的創新,這樣才能發揮出“探路”作用。
省政協委員、攀枝花市政府副秘書長李明: 首先應在試驗區中選準“主戰場”和“領頭羊”,通過國內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以釩鈦產業命名的特色省級高新技術園區——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的升級來切入。以釩鈦產業園區為建設載體,將有利于整個攀西地區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對全省經濟發展的貢獻巨大。
【教育公平】
近幾年,國家、省上對學前教育非常重視,硬件投入大,新、改建了大批幼兒園。但目前,幼兒教師隊伍的軟件沒有跟上,存在師資力量薄弱、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建設滯后等問題。
聲音:加強邊遠地區幼兒教師隊伍建設
省政協委員、巴中市恩陽區副區長朱俊:建議各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合理確定師生比,核定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逐步配齊幼兒園教職工;建立健全幼兒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公開招聘具備條件的畢業生充實到幼兒教師隊伍;切實維護幼兒教師權益,制定落實幼兒教職工工資保障辦法、專業技術職稱評聘機制和社會保障政策。把幼兒教師培訓納入教師培訓體系,建立幼兒教師常規化的入職、培訓、晉升、流動、考核等事項的登記制度。健全貫通職前和職后教育的立體化、全覆蓋的幼兒教師培訓網絡,提升幼師專業化水平和科學保教質量。
省人大代表、成都嘉祥實業集團董事長向克堅: 各地在每年的教師招聘計劃中適當增加幼師的招聘比例,解決幼兒園幼師嚴重缺編缺員的問題,同時對目前各類幼兒園在崗又沒取得合格證的幼師,進行分期分批培訓,并將幼兒教師納入中小學基礎教育教師隊伍體系,使其享有與中小學教師同等的地位和待遇。
【養老問題】
在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三種方式中,目前的政策給予機構養老不少優惠政策。但事實上,在各種形式的養老服務中,出于中國文化傳統等多方面原因,居家養老成為絕大多數老年人首選方式。但對于居家養老,各級政府和社會組織重視程度還不夠。
聲音:居家服務需更進一步
省政協委員、樂山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范黎: 中國式居家養老,必須基于有效的社會支持體系尤其是有力的社區支持系統,才能保障老人的生活質量與健康安全。這些都需要政府“再進一步”,加大基礎投入,讓老人們在家門口都能享受送飯、洗衣、基本醫療等服務。政府在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更加科學、便捷等方面還需要更大的決心。
省政協委員、省殘疾人聯合會巡視員丁二中: 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單靠政府力量難以解決養老問題。政府在做好基礎性服務工作的同時,應該放手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進來。
省政協委員、省社科聯黨組書記趙英:政府更應積極引導、培育社會組織為居家養老服務,通過政府購買家政服務、康復理療、心理咨詢等養老服務,讓更專業的隊伍來照顧老人。
【醫療衛生】
省衛生廳進行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看病難”仍然是群眾最關注的話題。到大醫院看病,號難掛、隊難排,而醫生看病時間卻只有三五分鐘是不少患者的感受。“看病難”到底有沒有根本解決之道?
聲音:醫院簡化流程有很多辦法
省政協常委、省人民醫院院長李元峰:緩解“看病難”,并非是一個“無解”的命題。作為醫院方,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打破傳統的就醫模式,利用現代化手段,簡化流程,建立起方便患者的有效機制,盡可能縮短患者候診、取藥、等結果的時間。比如省醫院近幾年就采取了預約掛號、增加窗口、實行“先診療后結算”、開設病員服務中心等舉措,在一定程度上讓患者更方便,也更節約時間。
省政協委員、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趙聰: 門診預約制,是緩解“看病難”的一個好辦法,但從實施到現在,還有很多市民并沒有接受這一方式。患者應轉變觀念,適應新的就診方式,醫院與患者之間相互配合,看病難這一矛盾是可以解決的。
【交通治理】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 (俗稱“電馬兒”)數量猛增,其交通違法行為和引發的交通事故也大量出現。以成都市為例,去年成都發生的交通事故中,3成死亡事故涉及到了電動自行車。怎樣規范電動自行車交通行為?
聲音:修法嚴管“電馬兒”
省政協委員、省電力公司調度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建: 現在對非機動車交通違法的處理是罰款5—50元,這個處罰力度太輕,違法者根本不會在乎。希望有關部門在增加警力,加大處罰力度的同時,對原有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進行修改完善。建議在法律修改時,將電動自行車與自行車分開來,單獨進行約定管理,制定不同的處罰標準。
省政協委員、北京盈科(成都)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曾文忠: 電動自行車應與機動車一樣,啟動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建議對購買電動自行車實行實名登記,對那些已流入市場沒有車架號和電機號的電動車,可考慮參照以前管理自行車的方式,賦予獨一的車架號和電機號,或以號牌的形式確定該車的唯一性,方便其購買交強險。
【就業形勢】
今年,全省高校畢業生將達到37萬人,比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的2013年還多3.15萬。省委經濟工作暨城鎮化工作會議指出,在經濟社會轉型的階段,尤其要抓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在全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仍存有難度的情況下,就業工作到底怎么抓,如何破解就業難這個老題目?
聲音:牽住高校畢業生和失地農民的“牛鼻子”
省人大代表、廣元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翟峰: 高校畢業生和失地農民,是目前就業工作中的“牛鼻子”。牢牢牽住這個“牛鼻子”,對破解就業難這一問題具有關鍵作用。
省政協委員、四川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教授何一民: 政府相關部門除了堅持目前已有的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進行跟蹤幫扶外,更重要的是要創新思路來解答這一老題目,比如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高校畢業生要想順利就業,在校學習期間,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并使之與用人市場需求對接起來。
省人大代表、達川區人大常委會農業工作委員會主任岳方明: 幫助中青年農村勞動力、失地農民實現就業,勞動技能培訓是關鍵。應該針對這部分人群自身特點和用人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相應的勞動技能培訓。此外,要從政策、資金等方面提供幫助,鼓勵那些有經驗、有見識、有能力的返鄉農民工創業,通過創業帶動就業。
【單獨二胎】
單獨兩孩政策已作為今年省政府突出抓好的19件大事之一。“兩會”期間,網友紛紛在多個網站論壇留言詢問,單獨兩孩政策何時啟動實施?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后,我省會不會產生嚴重的生育堆積現象?
聲音:力爭今年上半年實施
省政協委員、省人口計生委主任姚義賢: 目前,全省單獨兩孩政策具體實施方案正在報審,經省委、省政府研究和國家衛計委備案后,將提請省人大審議,力爭今年上半年啟動實施。
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是一項復雜的民生工程,單獨兩孩政策啟動實施后,堅持再生育審批制度,人口計生部門將做好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符合政策的夫婦,根據各自家庭、年齡及健康等情況,依法申請再生育。我們將優化工作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為群眾提供便捷、優質的政務服務。
同時,人口計生部門將為符合單獨兩孩政策的家庭,特別是農村家庭提供多項孕產服務。將免費為農村符合單獨兩孩政策、有意愿再生育的夫婦,提供終止避孕節育措施咨詢指導、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科普教育等服務。(本刊綜合 責編:裴佩)(本版供圖:李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