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浩 陳 茜 (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 710021)
2014賀歲檔國內外14部動畫電影輪番扎堆上映,整體呈現井噴之勢。前有國外佳作的沖擊,后有國產票房連冠的喜羊羊系列,首次亮相的《熊出沒之奪寶熊兵》勇奪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桂冠,成為國產首部破2億的動畫電影,這匹黑馬為呈現疲軟之勢的國產動畫打了一劑強心針。然影片《熊出沒》的脫穎而出,除了其“線上線下”強有力的宣傳力度,更主要的是其節奏緊湊、構架完整的敘事模式以及具有時代性主題,這種接地氣的動畫新作無疑成為國產動畫的新標桿。筆者試從其敘事模式、敘事結構、主題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敘事學作為一門成熟的理論最早應用于文學作品,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電影與電視這種影像敘事介質增加了敘事的形象化手段。可以說影視憑借其高度自由的視覺符號,成為敘事的最好載體。動畫作為新興產業,動畫敘事又呈現出其自身的一種特殊魅力。黑格爾說:“形式的缺陷總是起于內容的缺陷”。好的影片離不開角色的塑造,好的角色塑造離不開故事對人物的影響和烘托,一味簡單模仿必然會造成作品的空洞,如何做好敘事是關鍵所在。
盡管在《熊出沒之奪寶熊兵》中我們看到不少其他影片的影子,然而觀眾的情緒依舊被影片調動起來,這要歸功于其成功的敘事模式。影片采用好萊塢經典的線性敘事方式,通過設置懸念和沖突來推動情節的發展以及高潮。影片總長93分鐘,采用開端,三發展、兩高潮、結尾的模式。前11分鐘為開端,光頭強的箱子與綁匪大馬猴的箱子陰差陽錯的互換。故事發展也是情感鋪墊期主要分為三個段落,12-31分鐘為光頭強與嘟嘟情感培養;32-46分鐘為熊大熊二與嘟嘟的快樂時光;46-62分鐘光頭強、熊大熊二嘟嘟四人的快樂時光。平緩的情感鋪墊之后達到故事的高潮62-69分鐘嘟嘟被老板搶走,光頭強組合與老板的第一次交鋒,70-87分鐘揭秘老板為何綁架嘟嘟,影片主題升華。88-92分鐘老板因其欲望最終入獄,嘟嘟與光頭強一起過年的大團圓結局。影片整個劇作設置兩次高潮,通過快慢快的反轉節奏來推動情節,并帶動受眾的觀影情緒。影片采用線性敘事的同時穿插一些平行敘事,豐富整部影片的節奏,相對于國產其他影片來說,其敘事結構的完整度是足夠,三次平緩的情感鋪墊,與之后激烈對抗形成對比,強化戲劇沖突,從而滿足觀影的心理訴求。
二元對立是結構主義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它不僅僅表現為物質性的區別,更有理念性上的區別,可以說二元論是對客觀世界的至關真實的映射。這種理論在影視敘事的結構中的應用也是不難見到的。例如《白雪公主》中公主與王后的對立,《藍精靈》中藍精靈與格格巫的對立。這種對立強化了作品的戲劇性和沖突性,從而達到豐富作品層次的效果。
從劇情設置上看,二元對立動畫影片主要表現為兩類。第一類,主角與配角的對立。這種類型主要受欲望亦或是利益所驅使,呈現出一種個體對立形式,集中展示的智慧或是成長。這種對立在例如動畫電影《蘭戈》中,因水資源蘭戈與響尾蛇的對立。《蟲蟲總動員》中螞蟻與蚱蜢的對立。在《熊出沒》的劇集動畫中,二元對立是光頭強與熊大熊二對立,主要集中表現為伐木工光頭強去砍樹,熊大熊二進而阻撓光頭強的砍樹行為。整個人物設定為扁形的二元對立模式,光頭強為影片的反面角色,做壞事。熊大熊二為影片的正面角色,做好事,實現符號化轉型從而完成角色的能指和所指。第二類是主體與群體的對立。這種對立的敘事結構,多以展現團體合作、智慧、角色關系的塑造以及角色與社會的關系,進而突出情感的元素。例如在《飛屋環游記中》中卡爾這一釘子戶的形象,卡爾與拆遷人之間的對立,這里對抗無疑也是主體與社會群體的對抗,進而展現當下社會中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熊出沒之奪寶熊兵》首次將劇集動畫中對立者聯合在一起,光頭強攜手熊大熊二共同對抗邪惡老板。從俄國形式主義大師什克洛夫斯基的藝術陌生化理論看,影片打破觀眾對于光頭強這一壞蛋的符號化形象,形成認知上的陌生化,反面角色的符號轉變間接給受眾一種全新的心理體驗。將光頭強與熊大熊二置于相互對立又互為補充的一種的平衡狀態,從而間接打破劇集動畫中光頭強這一扁性人物形象,賦予符號更加豐富的性格特征,增加受眾對角色的忠誠度。
主題是一部影片的靈魂和關鍵,它將影響整個劇本構架、角色設計、甚至是風格等。主題的缺失,影片也猶如死尸般沒有活力。明確的主題定位不僅能牢牢抓住兒童觀眾,更能牢牢捕獲成年觀眾內心的童心。
影片一定程度上取得合家歡效果,筆者以為很大層面取決于其明確的主題思想,其在整個文本創作過程中主要體現為以下兩個特點。首先,影片緊貼時代的脈搏,抓住現下社會關注問題。藝術源于生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反映現下的生活,而動畫憑借著其虛擬能動性強的特征,所營造出情感氛圍恰恰是彌補心靈的一種方法。面對當下中國現代都市快節奏的生活,無形的壓力使人們疲于奔波。在繁華和美的現代社會光環之下,情感的缺失成為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在社會發展的快節奏和高壓力之下,孤寡老人問題更加尖銳,老人渴望兒女陪伴,對于親情的渴望與依賴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社會需求。其次,畫龍點睛的情感升華。如何從平凡的題材中挖掘出不平凡的內涵,創造出新的藝術觀賞角度,是每一個動畫人應該去努力挖掘的。親情是人類內心的最軟處,不難看出影片的中所謂的寶,其實就是老爺爺給女孩嘟嘟遺留的照片和信件,里面記錄著爺爺與自己兒子之前的回憶,由于影片本身的扁性設計,最終兒子依然沒有領悟這其中的真諦,這也是使觀眾為之唏噓的一點。影片如果缺失親情與愛這一情感主題,恐怕整部影片只會呈現出一種鬧劇狀態。
當《冰雪奇緣》《怪物史萊克》等影片不斷涌入中國市場,這些致力于打造電影級別,做成內涵與形式俱佳的精品,無疑俘獲國內影迷的心。一直以后,大多數國產動畫因低幼的故事內容成為其軟肋,無法與國外大片所抗衡,然而《熊出沒之奪寶熊兵》這匹黑馬憑借其超前的制作理念,強有力的宣傳力度,立足于本土文化,把握時代的脈搏,腳踏實地的研習優秀作品的敘事藝術,并將經典的敘事模式、敘事結構在創作中融合起來。雖然與國外動畫大片仍有一定差距,然而我們已然看到了國產動畫前進的步伐。然國產動畫僅僅憑借接地氣來抵御國外的優秀作品是遠遠不行的,如何滿足兒童心中的真,完成成人心中的夢,如何講故事成為國產動畫發展的難點和重點。
[1]祁建.透視動畫電影的“賀歲檔”井噴現象[J].銅陵學院學報,2014.
[2]周明,沈浩.動畫創作主題的審美嬗變[J].電影文學,2012.
[3]龔小萍.影視動畫敘事研究[J].浙江大學,2009.
[4]劉子建,李莉,米高峰.解讀動畫電影《僵尸新娘》的主題表達[J].電影評介,2006.